教育基础教育基础教育 【概况】 1999年,全市共有小学、中学、职业中学、聋哑学校1 152所,在校学生399 763人,比1998年减少28 723人。有幼儿园235所,在园幼儿35 216人。全市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到187所。全市基础教育系统(含幼儿教育)教职工总数40 681人,其中专任教师32 186人,在专任教师中,公办教师30 682人,民办教师360人,代课教师1 144 人,民办教师(含代课教师)占中小学、职业中学教师总数的3.69%。全市基础教育毕业学生为100 804人,其中小学57 154人,初中31 319人,高中9 084人,职业中学3 222 人,聋哑学校25人。有省级重点高中6所,市级重点高中7所,其中1999年新批准2所。省示范初中12所。标准化小学53所,省示范幼儿园23所,省级重点职业高中1 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3所。 (孙迎春)
【幼儿教育】1999年,全市有幼儿园235所,比1998年增加3所,在园幼儿35 216人,比1998年减少1 567人,下降4.62个百分点。有教职工4 486人,比1998年减少751人,下降14.3个百分点,其中专任教师2 803人,比1998年增加246人,上升9.6个百分点。到1999年底,全市有23所幼儿园达到省示范园的标准,93 所幼儿园晋升为省一级幼儿园。省二级幼儿园有47所,省三级幼儿园有45所。全市幼儿园达标率88.5%。 (孙迎春)
【小学教育】1999年,全市有小学927所,比上年减少12所。招生36 033人,在校学生235 920人,比上年减少21 498人,减少8.35个百分点。当年毕业生57 154人,比上年增加1 089人。小学教职工总数17 866人,专任教师15 575人,其中民办教师30人,代课教师857人。小学教职工数比1998年减少3.68 个百分点,专任教师数比1998年增加4.81个百分点。1999年,全市平均万人口拥有小学生数952.91 人,其中城市为888人,县镇为906.3人,农村为1 004.1人。
(孙迎春)
【中学教育】 1999年,全市有中学195所,比1998年减少2所。其中初中157所,比上年增加1 所;高中38所,比上年减少3所。全市初、高中毕业生40 403人,其中初中毕业生31 319人,比上年增加85人;高中毕业生9 084人,比上年增加33人。全市中学共招生65 045人,比1998年减少455人。其中初中招生55 563人,高中招生9 482人,分别比1998年减少218人和1 174人。年底,全市中学在校学生182 075人,比上年增加22 252人,增加13.9个百分点,其中初中152 351人,高中29 724人。全市平均万人口拥有初中学生数为615.3人,其中城市为621.7人,县镇为657.7人,农村为601.7人。全市平均万人口拥有高中学生数为120.1人,其中城市为259.6 人,县镇为251.6人,农村为2.7人。 (孙迎春)
【全面完成“普九”任务】 1999年是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攻坚啃硬的一年。年初,魏兴柱副市长召集各县区领导专门研究“普九”工作。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先后对9 个乡镇、30多所学校进行了实地检查。肇源县、林甸县分别召开了“普九”工作会议,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市里继续实行以奖代拨的政策,投入“普九”专项资金130 万元。各县也多方努力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配齐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11月,林甸县通过省“双实”验收,全市实现了“双实”普及市的目标,学生分组实验率达90% 以上,教师实验教学演示率达到95% 以上。进一步完善了“控流”和各项规章制度,采取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相结合综合治理。召开控流现场会,交流经验,举办补偿班,使流失率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认真贯彻有关条例,抓好特殊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维护残疾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受教育的权利。1999年,杜尔伯特县通过国家“普九”复检,肇源、林甸通过验收,红岗区通过“普九”年检。至此,从1990年开始,历时近10年的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全面实现,“普九”区域人口达标率100%,它标志着大庆市人口受教育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孙迎春)
【德育工作收到实效】 1999年大庆市教育系统把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抓典型,树形象,促转化,取得显著成绩。中学生思想品德优秀率达52% 以上,合格率达98%以上,涌现出市级三好学生486名,优秀学生干部96名。一是抓好常规德育工作。与团市委联合举行了由5 000名中学生参加的18岁成人仪式,并在世纪大道旁栽下了1 000棵成人树,使广大中学生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各中小学还组织广大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台湾在我心中”征文和“迎澳门回归祖国”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修养教育和法制教育,组织了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五区四县 9个代表队参加了市里的决赛。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得到控制,无重大案件发生,违法犯罪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建立了后进生档案和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开展了向十佳中学生、十佳小学生学习活动。在全市继续推广龙凤区家庭教育工作区域性推进经验。与市妇联联合召开了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表彰会,对70名先进个人、20个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奖励。二是加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参观12处德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更加了解大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市教委还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编写了中学《大庆精神》补充教材,2000年初将下发使用。三是培养和树立了以十七中为代表的一批典型。5月,在十七中、怡园小学组织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 各中小学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先进,取长补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全市涌现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51个和大批先进个人。四是加强师德教育,树立教师良好形象,经过层层选拔、推荐,评选了全市十大模范教师标兵、优秀班主任和先进德育工作者,教师节召开了表彰大会,对模范教师标兵予以重奖。同时深入开展纠正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的活动,对错误行为予以纠正,促进良好教育风气的形成。 (孙迎春)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999年大庆市教育系统在继续抓好英语一体化、计算机教育、小学整体改革等实验的基础上,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一是进一步改革课程教材。修改完善了计算机教材第三册、第四册和德育课教材1—5册,修定了初中计算机教材上下册和高中计算机教材,侧重学生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审定了英语一体化实验四、五年级教材,突出了交际能力的培训。根据国家指导意见,着手编写现代科技常识课程教材。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鼓励广大教师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十六中在初中实行分层次教学,四十中推广张思忠英语教学法等多项改革都取得了成功,得到省和国家的充分肯定。东风中学计算机辅导课堂教学多机交互模式在全省介绍经验。八中创造的四段八字作文教学法和三十中语文阅读十二点辐射法被省教委称为两个拳头产品。三是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大减负工作力度。1999年,市里共投入2 300多万元,完善7所中小学及电视大学、艺术学校、体育学校校园局域网。经省电子工业厅组织专家鉴定,大庆教育信息网校园网各项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在“减负”方面,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出台了工作方案,要求广大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前,重视教学法研究和指导,同时组织人员对各中小学学生在校滞留时间、课外作业量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促使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明显减少,部分高中将自习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课外作业量、假期补课收费等都得到有效控制。四是改革招生考试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毕业考试,首次提出并实施“3+综合+操作”的科目设置方案,在形式上分笔答、 口答和动手操作三部分,突出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初中升学考试进行“定校配额”改革,市重点高中配额面确定为25%,省重点高中配额面确定为10%。在考试内容上,加大计算机学课中操作部分的比重,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改革小学生毕业考试办法,变知识考试为能力考核;变终结考试为过程考查;变一次性文化考试为全面素质考核;加强了自然、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考核。五是加强艺体卫生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审美修养。在开足开好音、体、美、健康教育课的基础上,成功地举办了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中小学生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速滑赛等活动。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展和现场作画比赛,有4 000人的作品参展参赛。在省中学生乒乓球赛中,大庆市6名选手全部闯入前8名。在北京举办了大庆市中小学生造型艺术展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进行了报道。利用活动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学生身体素质显著增强。 (孙迎春)
【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围绕建设一支适应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注重抓了教师管理和业务提高,收到较好效果。在全市科教兴市大会上,教育系统有4 人获科教兴市突出贡献奖,有9人被评为科教兴市先进个人,有4 人获政府特殊津贴。在电教软件评比、计算机课件评比、各类讲课、赛课、幼教特教技能大赛上,大庆市有 300多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方面,一是强化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了面向21世纪新一轮教师培训计划,加强教师学历教育。认真组织教师自考辅导班,毕业率达98%。 与东北师大、哈师大等高校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班,有 470多人报名参加学习。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能力、科研能力和高中教师综合能力的培训。举办骨干教师计算机培训班14期,培训 631人。聘请外籍教师举办英语培训班,培训英语教师48名。还邀请全国著名教师和专家靳家彦、邱学华、赵中华、刘兼、秦锡纯到大庆市讲学,开展拜师活动。二是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的总体部署,依据《大庆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认定管理办法》,经县(区)、校推荐,市教委组织有关单位严格按认定办法首次确认市级骨干教师1 374 人,涌现出省级骨干教师164 人。三是积极做好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组织对全市教师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建立微机档案,摸清了全市教师队伍现状。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多方征求意见,制定了《全市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和《关于大庆市教育系统实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12月7 日召开了教育系统深化教育改革动员大会,对教育系统改革作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举办校长岗位培训班和提高班,聘请东北师大教授讲学,全年共培训1 065人,使全市现职中小学校长全部实现持证上岗,提前完成了“九五”校长培训提高任务。 (孙迎春)
【油田基础教育形势喜人】 1999年,大庆油田已基本形成完整的基础教育网络。全油田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0所,教职员工14 568人,在校学生106 708人;有3所省重点中学,2所市重点中学,示范以及标准学校和幼儿园的数量居全省首位,石油职工子女高中教育普及率达97.2%。尤其是油田教育培训实行专业化管理以来,加强了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成效明显。1999年,油田所属学校共有3 766名学生参加高考,专科以上录取2 241名,升学率为59.51%,比1998年提高了21.55个百分点;参加中考5 640名考生,升上省市重点高中2 898 名,重点高中升学率达51.38%,比去年提高26.84 个百分点。1999年,铁人中学的一名同学从意大利捧回了第30届世界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银牌,这是大庆教育史上获得的又一块国际奖牌。
(鲍 文)
【依法治教树行业新风】 1999年市教委共编发《纪检监察情况反映》300 期,《大庆教育信访》88 期, 及时解决、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努力把教育管理纳入到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一是加强考风考纪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中实行总主考、考区主考、考点主考三级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成绩真实,学生及家长都比较满意,无一人上访。大庆市被省里定为考风考纪放心免检单位。二是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问题作为1999年行风评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出台了《大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禁止中小学超课时补课收费行为的意见》,加大检查处理力度,使学校收费基本做到规范有序。三是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清理整顿。对符合办学条件的208 所学校进行了换证。以市政办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实施<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了社会办学行为。四是加强学校安全卫生防疫工作。重点整治了学校及周边卫生环境和治安秩序。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集中整治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电话会议,与有关部门配合进行集中整治,收到较好较果。 (孙迎春)
【救灾保学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1998年的特大洪水给全市教育事业造成巨大损失,全市共有311 所学校受灾,其中159所学校经过维修当年投入使用,1998年底前抢建52 所。另外77所学校由于大水未撤无法开工。市政府将77所水毁校舍的重建工作列入1999年重点推进的大事之一,市政府有关领导带领4个组对受灾校舍重建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测定,77 所水毁校舍重建共需资金3 347 万元。为实现救灾保学的目标,在资金筹措方面采取市里补贴一点、受灾县区匹配一点、乡(镇)、村自筹一点的办法,落实了77所水毁校舍重建所需资金,其中市里补贴770万元,县区匹配1 507.5万元,乡(镇)、村自筹1 069.5 万元。市教委对开工的学校实行全过程质量跟踪检查,对质量没达到规定标准的,勒令推倒重建。到年底,77所学校全部及时竣工,检查合格,投入使用。 (孙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