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主要医院
市级主要医院
市级主要医院
【大庆油田总医院圆满完成医疗任务】 大庆油田总医院(大庆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60年,是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大庆惟一的三级甲等医院,又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医疗中心。医院占地面积1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10.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3.9亿元。1999年有职工2 6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 962人,博士1人,硕士35人(还有44人在外攻读硕士),具有本科学历的科技人员占总数的32%,有正高职10人,副高职116人,中级职称492 人,护士大专学历70人。开放床位1 215张。临床和医技科室设有55个专业,其中一级科室22个,二级科室19个,机关党政科室共有17个,所辖龙南医院设23个专业,一级科室15个,二级科室10个。该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百佳医院”、庭院绿化“四百佳”单位;全国石油系统“文明医院”、“八五”期间医疗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文明单位标兵”、“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抗洪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大庆石油管理局开发建设35 周年“功勋集体”;大庆市“放心满意医院”、“全国百佳医院”等称号。1999年油田总医院共完成门诊诊疗991 472人次,比1998年增加102 177人次;住院手术10 857例,比1998年增加1 283例;出院病人31 002人次,比1998年增加3 008人次;医疗总收入达2.39 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谭瑕瑶)
【培育优势专科】 1999年,总医院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齐头并进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培育专科优势的战略性转变,一个以具有高新技术的优势专科为龙头,带动全院各专业稳步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心内科的介入治疗全年完成了PTCA100 例的自定目标,居省内领先水平;心胸外科在心内科的大力支持下,年内实施冠状动脉搭桥15例,受到集团公司及黑龙江省同行广泛赞誉;血液内科成功地开展了大庆市首例骨髓移植,填补了大庆市的空白,进入黑龙江省先进行列;神经外科开展的颅内动脉瘤微创手术和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治疗颅内肿瘤,定位准确,对正常组织损伤小,病变切除彻底,展示了该院神经外科的实力;骨科在脊柱、创伤、先天畸形、关节置换方面的专业成就在全市骨科学术会议的交流,又一次证明总院骨科专业的绝对优势;介入放射科一年内相继开展腰间盘、股骨头、子宫等器官介入治疗,使医院介入治疗水平大大提高,一举改变介入病房床位使用率不足的局面;妇产科在引进腹腔镜不足6个月的时间内自己完成50 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代表了该院设备引进的方向;泌尿外科应用德国“小巨人”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病人74例,均一次成功,达到了平平安安保肾、干干净净碎石的效果;龙南医院脑血管疾病康复中心成立时间不长,但克服专业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集各种康复手段,方便病人,方法科学,降低了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促进了早日康复,得到社会的认可。优势专科的建设促进了该院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各专业大力开展科研和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一批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临床,不仅为病人解除了痛苦,也给该院带来了良好的声誉。 (谭珮瑶)
【加强科研与新技术应用】 油田总医院广泛开展科研和技术练兵与技术竞赛活动,一大批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一批技术能手活跃在各个岗位。尤其是学成归来的研究生们开展的项目无论从质量还是档次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1999年该院完成市(局)级科研59项,完成院级科研、新技术230 项。是历年来完成最多的一年。全院共发表论文361篇,其中9篇在国际学术会上发表,110篇在省(部) 级以上杂志发表。同时,还开展了“百项技术”、“百人一针见血”等技术竞赛活动,促进了广大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谭珮瑶)
【市人民医院建院和医疗均创佳绩】 大庆市人民医院(原市第七医院)新建于1999年 3月,该工程是1999年全市三项重点工程之一, 是一所集医疗、 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建筑造型新颖别致、功能设施齐全、人才设备一流的花园式大型综合医院。医院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新建的大庆市人民医院建筑造型采用集中组合、高低错落的结构特色。门诊楼4层,住院楼9层,顶层有2 300 平方米阳光浴室;医技楼3 层位于门诊楼与住院楼之间,诊疗便捷,功能完善。医院内部建设标准高,装备了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BAS),综合布线系统(PDS),计算机网络系统,连续供电系统 (CPS),自动化消防系统,智能化医患呼叫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气动传输系统和先进的安保系统等。设有120个座位的三种语言同声传译学术报告厅。门诊采用地面供暖系统,设有大型彩色电子显示屏(LED)和电子触摸查询系统。此外,该院内装电梯17部,建有环境优雅的四季厅供患者休闲,病房装有海尔卫浴、中心供氧、中心吸引、闭路电视等。手术室、ICU、CCU、产房等采用空气净化系统,并设有百级手术室1个、万级手术窒8个。特需病房舒适高雅,在满足全市人民防病治病的同时,将为大庆市城市建设增加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是患者治病康复和游人游览的好去处。该院有职工66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4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02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89人;医院开设病床 375张,内设医疗医技机构22个,其中包括为便利社区居民就诊的府明门诊部、府园门诊部、东安门诊部、万宝门诊部。自1999年初,医院先后通过招标采购,配备了新一代核磁共振和高压氧舱等一系列先进医疗设备,其中美国GE公司的MR、DSA、数字 X光机、C型臂 X光机、惠普彩超、电子胃镜、腹腔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细菌快速鉴定系统等总价值达5 500多万元。1999年,该院完成门诊总量273 635人次,比去年增加23.01%;收治住院患者7 167人次,全年完成各种检验97 628人次,比去年增加4.81%;功能检查29 613人次,比去年增加17.95%;放射检查21 278人次,比去年增加10.99%;CT检查6 179人次,比去年增加10.04%;年医疗收入3 373万元,比去年增加10.12%,比年初计划增长29.73%。
(周 冰)
【急诊急救及护理工作水平提高】 1999年,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工作成绩突出,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6月14日,哈大公路上发生一起严重车祸,该院在接到消息后10分钟内,由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 急诊科等人员组成的抢救指挥小组就已全部到位, 并由相关科室自发前来的医务人员迅速组成了57人的抢救医疗队,仅39 分钟,对入院的12 名患者全部完成术前抢救工作,并保证患者脱离危险期,受到社会好评。10月12日,内科1 名患者突然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病情危急。普外科副主任为及时抢救患者生命,毅然改变以往先输血后手术的惯例,在家属的理解下,冒着极大的风险,成功地为患者做了手术,夺回了患者的生命。这都标志着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工作已步入成熟时期。1999年,该院积极改革护理模式,深入开展整体化护理模式病房建设,在 2个病区内推行整体化护理试点工作,以小组分工方式对病人进行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整体护理,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全年完成各种处置总量73 469人次,注射总量144 995 人次;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平均达标96.19%,比去年提高5.9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8.43%,比去年提高2.56%;基础护理合格率96.44%,比去年提高0.2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6.44%,比去年提高0.19%;五种表格书写合格率93.35%,比去年提高0.24%;护理人员年培训率37.1%,比去年增加7.66%;年褥疮发生次数为零。
(周 冰)
【坚持走科技兴院道路】 1999年,市人民医院对人才培养、引进和医院管理方面又有新举措。该院启动人才工程,制定出台吸引人才的多项优惠政策,同时面向全国招聘技术专家和客座教授,实现了医院人员培训的系统性、规律性和连续性。1999年5 月4 日至10月30日,该院科教科利用5个半月的时间对全院职工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每期二周,每班42 人,共培训13期,有529人参加,参加率占全员97.24%。医院全年外派长期进修50人,其中北京31人、上海4人、天津2 人、南京1 人、哈尔滨医大二院12 人。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班、学术会议、参观考察等128人。与此同时,还努力以教学推动“三基”培训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全年接收165名实习生和14名进修生。为创造条件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文化素质,医院还鼓励并大力支持医务人员报考局等院校深造,1999年该院考入研究生班1人,参加本科班学习39人,专科班学习69人,护士自学成才17人,有12名参加本科班学习人员毕业。医务人员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8篇,省级杂志发表论文27篇,其它刊载论文40篇,各级学会交流21篇,是该院建院以来发表论文最多的一年。 (周 冰)
【第二医院完成医疗业务指标】 1999年,市第二医院干部职工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克服诸多困难,确保以医疗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全年实现医疗业务总收入3 155.80万元,完成计划的102.91%;收治病人3 359人次,同比减少612人次;门诊诊疗47 604人次,同比增多1 033人次;治愈好转率96.04%,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高于目标1.04个百分点;床位使用率80.43%,同比下降14.21个百分点,高于目标10.43个百分点;重危病人抢救成功率79.17%;医疗事故发生次数为零。护理工作以质量为核心, 13项指标均达标,且高于历年。在庆祝“5·12”护士节市级医院护士演讲比赛和建国50周年全市护理礼仪表演大赛中双获殊荣,均取得冠军。结核病防治工作不断有新进展,做到了严格执法,加强督导,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水平,采用先进措施,全面完成了省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 (关丽华 刘颖)
【加快内部改革与基本建设步伐】 1999年,二医院两次派人外出学习考察,注重学习外省市医院改革经验,初步形成了医院改革主体框架,重点落实年初提出的实行“三个管理体系”目标,推动医院改革深化进行。继续实行人事制度改革。5月在第四轮竞争上岗中,有69 人通过竞争聘任到科级干部岗位;聘任专业技术人员602 名。由于目标责任制与聘任制的有机结合,强化了中层干部的领导作用,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造性,推动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会计委派制的试行,加强了科室财经管理力度,保证了医院整体经营状况的顺利运行。加大医院大事实事推进落实责任制力度,全年共计50件大事实事,已经落实46项,其余正在落实之中,促进医院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
在医院基本建设方面,先后完成 3 000平方米门诊楼的建成投产;传染病住院楼内部维修;院外1.8 公里公路的加宽与维修;重新铺设院内1 750米供水管线;新建门诊混凝土场坪2 700平方米,院内柏油路2 400平方米;新建院区围墙450延长米、砖混洗车台 1座;完成锅炉大修和改造;为缓解院内用水压力不足问题,在院内打深水井,待井口设备安装后,即可投入试运行;更换污水处理设备;医院筹集550万元作为职工购房货币补贴,改善职工住房条件。
(关丽华 刘颖)
【第三医院全面完成全年业务目标】市第三医院1999年诊疗患者42 478人次,比上年同期略有提高;住院人数1 15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7 人。患者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6.23%,治愈好转率98.12%,医疗(医技)责任事故发生率为零,医疗纠纷越级上访率为零,急救药品完好率100%,门诊病案书写合格率 95%,住院病案甲级率95%,成分输血率70%,医疗分支机构合格率100%。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8.06%,基础护理合格率98.7%,三基训练考核平均 81.5分。精神病社区防治康复工作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防治科完成诊疗病人10 356人次,随访11 245人次,巡诊查床2 411人次;院内精神病康复工作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康复科训练病人 46 546人次,住院病人康复率35%。精神病人半开放和全开放管理实现加%。 (吕文富)
【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第三医院把1999年定为质量效益年,进一步明确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与发展之本。根据市卫生局的安排,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白雪巍医疗事故大讨论,并开展医疗工作大检查,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贯彻以病人为中心,开展整体护理。1998年,三医院在两个疗科进行整体护理试点,取得相应的工作经验,护理部在此基础上组织制定了整体护理规范、程序和方法,1999年又在全院4 个疗科推广,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引进新的技术设备,努力提高服务水平。1998年引进美国生产的精神病 ECT治疗技术和设备,购进心理诊断计算机系统和经颅多谱勒,现已应用到临床,对进一步提高精神心理疾病的量化诊断水平,推动治疗综合化进程,发挥了较好作用。另外,在心理卫生工作方面又取得新的进展,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开通了一部心理咨询电话,在龙南地区开设了儿童智力开发分部。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加强质量控制,形成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医疗工作中继续抓好三级查房(包括护理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病案管理突出内涵建设,严格执行三级评审。在质量评审方面,临床医疗采用以病例为单位的评审办法,护理工作执行质控方案,防治工作以城市规范化管理为标准,康复工作应用量表测评,门诊、医技、药剂按综合目标管理办法综合评定,使质量管理实现了全程控制。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护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活动,发挥了应有的辅助管理作用。 (吕文富)
【以临床教学带动科研发展】 1998年10月,三医院与齐齐哈尔医学院签订协议,成为医学院临床教学医院,承担精神本科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1999年9月首批36 名精神本科学生来院临床学习,通过临床教学,带动科研学术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1999年《中国七地区精神疾病、精神卫生服务智力残疾调查》科研项目获卫生部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对住院精神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研究》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命信息治疗仪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两项科研分别获得大庆市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专业技术人员撰写论文98篇,其中国际交流 4篇,国家级论文18篇。重点学科建设取得进展,普通精神科、临床心理科、儿童精神卫生科顺利通过市卫生局评审,成为大庆市医学重点学科。
(吕文富)
【第四医院圆满完成各项医疗目标】大庆市第四医院始建于1966年 4月,担负油田西部及杜尔伯特、林甸等县区人口各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医疗防治任务,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市级医院。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医用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有职工983 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798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101 人,中级卫生技术人员328人,初级卫生技术人员369人。医院内设机构44个,其中医疗医技科室24个,开放床位500张,年门诊量达25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 1万余人次,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90%以上,床位使用率85%以上。全院拥有现代化水平的大中型医疗设备 CT、彩超、经颅多普勒、大生化仪等82台套,价值2 600余万元。1999年,完成门诊量248 009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30 027人次;出院病人10 01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 646人次;门诊收治与临床确诊符合率93.14%,高出目标3.14个百分点;临床确定诊断与临床确诊符合率97.86%,高出目标1.86个百分点;治疗有效率96.94%,高出目标1.94个百分点;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0.31%,高出目标5.31个百分点;床位使用率达91.5%,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14.63天,比目标下降3.37天;财政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 (吕长大)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四医院为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各个学科带头人的梯队建设,确保各个专业有雄厚的人才储备,在1999年又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报考研究生,送出14人参加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当年有7人考上国内院校的研究生;为了实现2002年达到临床医生本科化的目标,组织80名专科学历人员攻读医学本科,已有13人在1999年获本科学历;按计划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进行培训,1999年度培训学科带头人15人,完成培训率65.21%,培训中青年技术骨干26人,完成培训率56.52%。在促进医院专业技术整体素质和科研工作方面,采取鼓励创新、激励科研、支持引进、借脑发展的方针。1999年聘请外籍专家来院讲学1次,聘请国内著名医院专家讲学、手术、出诊30多次。引进先进医疗技术5项,引进新设备8台件,专业技术人员向国内各医学刊物投稿100余篇,有20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60余篇在地方级刊物上发表。1998~1999年度有8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有3项获市级二等奖,5项获市级三等奖。 (吕长大)
【优质服务见到实效】 1999年,四医院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创建放心满意医院活动,强化服务意识,广泛收集国内各医院优质服务的信息,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方式,让病人得到更加周全满意的医疗服务。 继实施无假日门诊以后, 开设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为确保危重病人宝贵的抢救时间,医院正式规定:急诊病人一律免除挂号直接就诊,并专门成立一支由6人组成的急诊服务队,配备担架车和轮椅,有危重病人和行动不便的病人进院,服务队就立即投入护送就诊工作;设立迎诊、导诊护士岗位,为病人提供了新颖、方便、有效的服务。医院在12个病区全面推行整体护理,使住院病人真正受到护士全方位的生理和心理护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新模式。 (吕长大)
【第五医院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五医院是一所拥有350 张病床的二级甲等医院。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现有设备328台(件),总资产4 380.1万元。主要担负龙凤地区近20万人口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1999年,全院共完成门诊诊疗149 886人次;收治住院病人6 778人次;完成各种手术1 345例;治疗有效率96.03%;平均床位使用率65.59%;门诊危重病人633人次,抢救成功621人次,抢救成功率98.1%;住院危重病人201人次,抢救成功173 人次,抢救成功率86.07%;门诊诊断与临床确诊符合率95.74%;临床初诊与确定诊断符合率97.67%;全年基础护理合格率93.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3.7%;五种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4.8%;技术操作合格率94.2%;全院医疗、护理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该院1999年在搞好内部挖潜的同时,努力探索与外联合办院,开展特色专科的路子。针对龙凤地区居民患白内障等眼科疾病需要到外地手术的问题,他们聘请北京同仁医院专家联合开办白内障专科门诊,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还开办泌尿系统性疾病专科门诊,解决性病患者有病乱投医的问题。为提高检测手段,引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脉冲整体治疗仪等先进设备。脉冲整体治疗仪,对治疗腰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增生等有明显效果,深受患者好评。
(王桂芹)
【强化人才培养与医学科研】 五医院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医院重组后,设立了电教室,配齐了电教设备,为科技人员提供了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场所。每周四下午在电教室讲业务大课,全院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科带头人,先后选派30多名中青年技术骨干去哈医大等地进修或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技术培训班、学术交流会议,市学科带头人年培训率为40%,后备学科带头人年培训率为30%。他们还注重加强“三基”训练,认真做好全员的培训工作,全员人均培训90学时,根据专业实际,院里每季度对医护人员进行一次业务考核,促进了医务人员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提高。 (王桂芹)
【第六医院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大庆市第六医院位于大庆市龙凤区兴化北街,总占地面积58 86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6 804平方米,主楼7层。有职工489人,编制床位350 张。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市级综合医院,拥有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超声心动仪12导高智能心电图机等各类设备 300余台件,在心血管、心脏、肝、肾、骨外、大面积烧伤及肛肠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较高水平。1999年,完成门诊量 128 977人次,收治住院病人6 471人次,治愈好转出院6 077人次,治愈好转率9r7.02%;完成各种手术1 320例次,抢救危重病人469 人次,抢救成功率门诊为99.06%,住院处为91.33%,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6.21%,临床初诊与确定诊断符合率达98.54%。 住院病案甲级率超过90%,责任事故发生率及医疗纠纷越级上访率均为零。各项护理质量均达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为94.6%, 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5%。全年完成各种检验130 689项次,做8超等功能检查15 742 人次,血库输出血量328 500毫升,做摄片透视等检查22 210人次,全年完成医疗收入1 225万元,比计划超额完成27万元。 (丁俊霞)
【加强科教培训推动科技进步】 1999年六医院积极抓好职工培训,重视人才培养,推进科技兴院步伐。全年共组织专题讲座5 次,院内各科组织讲课累计上百余次,送出进修人员15名,参加各类学习班和学术会议45 人次。有25名在职人员参加大专、本科的学历教育,1名研究生毕业,有一人考入研究生班。全年医务人员共撰写科技论文91篇,国家、省、市级刊物、会议录用35篇。8月,院科协与工会共同组织全院性生产技术运动会,共有15个专业、155人参加,34 人获得“总厂技术能手”称号,93 人被评为医院技术能手。为加快科技兴院步伐,医院围绕医疗中心开展科技新项目,并有20项已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其中外科的《张力带固定治疗膑骨骨折》获市级科技项目三等奖;外科医务人员完成的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APCD)及为19个月息儿做的巨大肾母细胞瘤摘除术,填补了院内技术空白。妇产科的《水针减痛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及《立止血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均获石化总厂技术改进三等奖。烧伤科的《液氮冷冻异体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救治大面积特重烧伤患者的技术,成功地救治了烧伤面积达96%的患者,不仅填补了省、市技术空白,而且在国内也属领先水平。
(丁俊霞)
【市中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达标】大庆市中医院建于1985年,位于萨区友谊大街,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占地面积6.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开放床位320张,设37个科室,在职职工530 人,其中副高职以上67名、省内外知名专家5 人,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世界先进的诊疗设备:如美国惠普公司GP-8500型彩超、射频治疗仪、全外震波碎石机、日本 850毫安X光机(断层)等,设备总价值达580余万元。1999年完成门诊诊疗65 461人次;收治住院患者2 473人次;床位使用率53.6%;床位周转次数8.3次/月;中医治疗率82.9%;治愈好转率98%;入院符合率、处方书写合格率、病案书写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五种表格书写合格率及护理三基训练考核等主要医疗护理指标均达标。
(何传江)
【医疗服务水平有新提高】 1999年,市中医院在医疗业务建设上主要抓了5 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医疗质量,夯实医院发展的基础。该院始终把床位使用率、中药使用率、门诊工作量、处方病案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五种表格书写合格率、业务学习、三级查房、带教学习等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严格按照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临床科室进行管理考核,把考核成绩与 30%效益工资挂钩。二是抓“三基”训练,提高医护人员“三基”水平。积极推进护理模式的改变,向整体护理转轨。通过护理部随时抽查和定期考核,全院护理人员考核率、及格率均为100%。三是抓突出中医特色,注重有发展潜力的科室建设。大量采纳名老中医验方,制成该院独具中医特色制剂。已生产30个品种,均为临床科室的专病专药,疗效显著,深受患者的欢迎。四是抓医疗体制改革试点,探索中医院发展新模式。在口腔科进行全额承包经营试点,经过3个月的运作,口腔科发生很大变化。承包前全科3名职工每天诊治2—3名患者,业务收入不抵器械消毒费用,3 人工资全部由医院承担。承包后,口腔患者不断增多,每天可达10余人,不仅挣回工资,还有部分奖金,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医院今后改革提供了经验。五是抓设备投入,提高诊疗水平。先后购置了火焰光度计、大型离心机、尿液分析仪、消毒高压锅等设备,并申请采购大型X光机,政府已拨款170万元购置800MA大型X 光机。设备的投入,促进了医疗工作和两个效益的提高。 (何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