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让胡路区

让胡路区

让胡路区



  【概况】 让胡路区地处市区西北部,面积1 191.8平方公里。到1999年底,总户数为110 343户,总人121为327 980人。区辖1个镇8个村,6个街道办事处。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1999年,区委、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加快发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8亿元,比上年增长70.4%,是建区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与1994年比翻了4 番多,是1980年建区之初的300倍,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0.82亿元、14.8亿元、1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2%、83%和61%,保持了较强的发展势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实现37.8亿元,同比增长35.5%。在全市开展的“发展杯”竞赛活动中,连续五年荣获金杯,乡镇经济总量在全省67个市辖区中的排位由上年的第3位上升到1999年的第2位,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兴乡企、奔小康”先进单位;个体私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46.5 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在1996、1997两年连续获得全市“致富杯”铜杯的基础上,1998年、1999年夺得金杯。财政总收入实现1.8 亿元,预算总收入实现1.64亿元,完成预算的121%,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5%,可用财力达1.36 亿元。喇镇农民人均收入实现4 200元,在全市70个乡镇中名列第1位。
  农业。以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为重点,立足于城郊型经济,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构筑产业化经济格局。1.注重发展效益型农业。棚室总量发展到1 782 栋,其中“43”型温室1 026栋。市、区两级投入棚室生产的扶持基金已达1 500多万元。引进开发种植了稀菜、花卉、水果、食用菌等特色品种,棚室总收入达2 000余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800元,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2.努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在新华村开发建设了沙棘种植加工项目和观光农业小区;在繁荣村建设了千亩果园基地;在向荣村建设了千亩种苗基地,并开发特色苗木项目20多个;在宏伟村建设了高效棚室园区,已形成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全省规模最大的高效棚室园区,促进了农业的生态化进程。3.大力发展畜牧业。利用粮食和草原优势,规划建设牧业园区,促进了饲料向养殖、加工的转化。通过东华猪场、紫鹃农牧业公司带动牧业园区,实现了转化增值。4.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1999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 788 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0.25%,完成市下达计划的143%。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科技工作。1.加快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建设。到1999年底,共进驻民营科技企业94家,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新型建筑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为重点的产业群体,技工贸总收入实现7.2 亿元。科研院所达13家,其中油化焊接研究所的不锈钢衬里复合管技术获国际尤里卡金奖。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启动宏伟化工园区。积极与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为石油管理局多种经营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借助资源优势,发展地方化工产业,创办了宏伟化工园区。已注册鑫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庆开发区和义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注册资金达5 971万元。全年技工贸总收入实现1.2亿元。3.筹建塑料编织工业园区。利用太福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规模和市场优势,采取以商招商的形式,在喇嘛甸镇铁东规划辟建了塑料编织工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60 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建设10 万平方米,年产值可达20 亿元。到年底,完成了3.5 公里的路基土方工程。4.建设经科教实验基地。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普及推广新技术,投资120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200亩的经科教实验基地,形成了花卉培植、蔬菜种植、鱼苗养殖、棚室建设四个园区,为农民掌握种植、养殖技术创造了条件。
  各项改革。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认真部署,精心安排,扎实运作,各项改革稳步推进。1.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区属49家企业有47家完成了改制工作,其中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23家,整体出售24家,企业改制率达98.5%,改革同时强化了规范运作。2.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收到成效。对区器材站、罐站等3个单位实行了企业化管理;对区动检站等4家单位实行了自收自支;对区统计、审计、乡企、科委等7 个部门进行了职能强化;对区医院、妇幼保健站等6家事业单位实行了财政部分供给:对区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卫生局等7家机关事业单位推行了会计委派制;对大中专毕业生实行了人事代理制;按市里统一要求,完成了党政机关国家公务员过渡工作。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扩展。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企业参加养老保险户数达到213家,参保人数达 4 146人,共收缴养老统筹金2 355万元;医疗保险坚持定点医疗、持本就医、卡式结算、微机管理;在党政机关全面参保的基础上,新吸收企业20家。4.住房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区属30栋住宅楼,共计1 245 户职工全部办理了个人100%房屋产权,售房总面积5.34万平方米,总金额达1 654万元,缴存住房公积金670余万元。同时,为区属困难企业职工解决楼房38户,为21名购买商品楼的职工补贴 154万元。5.政务公开得到加强。对西泰路改造工程、区医院改扩建工程、建材城外网工程等17个较大型基建项目实行了招投标;对处级干部、机关有关部门配备微机,自管楼区安装防盗门等实行政府采购;对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实行了大事实事推进责任制;在全面推行办事公开、接受监督、践示践诺的基础上,建立了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开通了区长热线电话,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4 792件,答复处理4 512件,承办率达90%以上,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招商引资。全年共引进项目270个,超千万元以上的项目8个,超亿元的项目3 个,其中生产加工型项目占16.6%,农业开发项目占18.9%。到位资金实现22.8亿元,完成市下达14亿元指标的185%,列五区四县之首,获得全市招商引资“贡献杯”银杯。与此同时,以建材城、汽配城为重点的载体建设发展迅速,以商招商成效显著。通过招商引资,调整了产业结构,实现了规模经营,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
  社会治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后开展了“打黑除恶”、“追捕逃犯”、“整治油田周边治安秩序”等16项专项斗争。全区共立刑事案件1 199 起,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 697起,其中侦破现案850 起,破案率为70.9%;抓获犯罪嫌疑人674 人,其中逃犯373人,打掉犯罪团伙77个,抓获团伙成员186 人。特别是侦破了“98.11.12”乘风庄特大杀人焚尸案,“99.7.28”电业局附近特大抢劫杀人案等20起杀人案件,有力地震慑了罪犯,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加强安全工作,重点抓防范,抓责任机制,抓投入,抓重大隐患,抓全民安全意识。1999年,全区在生产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中杜绝了群死群伤事故发生,特别是消防安全实现了无重特大火灾、无亡人的控制目标,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加强信访工作,重点解决了个别转制企业、特困企业职工生产和生活困难问题。
  城市管理。从建设文明城区入手,进一步营造经济发展环境。组织编制了《喇嘛甸镇总体规划》,协助配合管理局编制西城区总体规划。还完成了广厦小区、西环路南侧、让铁地区等8 个区域性详细规划,做到城市建设改造规划先行。城区建设以旧城区改造为重点,以设施配套为着眼点,全年开发建设总面积达60 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各类市场5处。喇嘛甸镇筹集建设资金1.5 亿元,建设了以世纪广场、陶园小区为标志的六大工程,加快了旧城区改造和农村城市化步伐。在管理上以市容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开展绿化、美化年活动为契机,全年共清理违章临时建筑3 895户,总拆迁面积达10.67万平方米,集中治理卫生死角死面142 处,对居民区、街路和集贸市场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新增公共绿地11.7公顷,主要街道场所摆放鲜花达20万盆;区政府投资130余万元亮化了长青商服一条街,有近40 家临街单位实行了泛光照明,全区主要街路亮化率达75%, 城市面貌有很大改观。区政府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城市建设管理先进单位。
  文教卫生。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发展城职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加强医药管理,打击游医药贩,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暴发流行。计划生育工作突出了农村和流动人口管理,接受国家、省计生委的检查,获得高度评价,连续10年完成了与市里签订的一档责任状。区文体工作被评为省级文化先进区,区档案馆晋升为省一级标准化档案馆,区双拥、优抚等工作也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党政领导人名单】 中共让胡路区委书记王洪恩,副书记韩文达、吴国林、李汶林;区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张恒志,副主任刘青山(3月逝世)、刘世昌、邓百年、任国钧、万心皴(不驻会);区人民政府区长韩文达,副区长唐永富、陈军(3月调出)、高淑敏、王泽山、姜洪君;区政协常务委员会主席王兆君,副主席祝瑞生、王梦舜(不驻会)、孟繁儒(不驻会)、邹德全;区纪检委书记张海森。                        (赵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