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区
大同区
大同区
【概况】大同区位于松嫩平原中西部,大庆市区南部。全区总面积2 412.8平方公里。总人口24.4 万人。区辖4镇6乡,86个行政村,318个自然屯。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执行“突出一个中心,把握两个重点,做好五篇文章”的总体思路,带领全区人民真抓实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199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农村合作经济总收入实现7.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 63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8%和10.1%。全区财政收入实现1.64亿元,比上年增加2 782万元,增长21%。
农业。农林牧副渔重点向牧业和林业倾斜,种植业生产重点向以瓜菜为主的高效农业转变。全区粮豆总产实现26.4万吨,瓜菜产量实现32.5万吨,比上年增长1.5%和2%;全区完成造林面积4万亩,义务植树65万株,绿化村屯95个,绿化道路55条,建设林网779个,使全区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81.5%,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全区共放养“三小”禽类195万只,发展“三小”专业屯42个,专业户3 066户;投资220万元的“大祝”小区续建工程如期完成。
工业。不断加大产改工作力度和企业配套改革力度,推动了乡镇企业和地方工业的快速发展。1999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实现1.59亿元,利税总额实现4 0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5%和11.9%。目前,全区44家工业企业中6家企业实行了股份合作制,吸纳股金185万元;27 家企业实现了整体出售,盘活存量资产5 700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通过采取积极的政策扶持,个体私营经济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 311户,总数达到16 365户;新发展私营企业29户,总数达到146户;个体从业人员21 421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 368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营业额2.35亿元,产值7 940万元;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累计1.29亿元,私营企业注册资金 4 416万元。产业结构由原来的餐饮服务型向生产加工型等行业延伸。
招商引资。区委、区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效果。1999年,全区共与投资者达成意向性协议240项,形成正式合同项目133个,合同引资额6.34亿元,在全市招商引资“贡献杯”评比中获得银杯。这些项目的引进和达产达效,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乡建设。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全区共筹措资金 2 700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进行了小城镇建设,开展了灾后复建和地方道路养护修建等工作。重点开展了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管理等项工作,巩固了爱国卫生工作成果。
各项改革。在企业改革上,国有、集体企业向民有民营企业转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农村改革上,土地二轮承包全部完成,机电井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新造幼林基本实现了民有民营;在财政、人事制度改革上,实行了政府采购制和会计委派制,改革了毕业生分配制度;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上,实行了社会保险“五保合一”,全区有4 612人参加医疗保险,1 068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农村参保人员达到28 803 人次,有147名破产企业职工享受失业保险救济。
社会事业。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先导,基础教育工作得以巩固提高。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效果,服务质量,院风院貌有了很大改善,经营状况有了明显好转;灾后防疫灭病工作扎实有效,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初签订的责任状指标;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举行了全区性体育运动大会、千人火炬传递、庆“十一”文艺晚会、篝火晚会、迎澳门回归文艺汇演等大型文体活动。
社会治安。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0人,打掉犯罪团伙14个,抓获在册逃犯75人,妥善处理和解决了“法轮功”问题,在全市首家开通了“148”法律服务热线,促进了社会秩序稳定。
【党政领导人名单】 中共大同区委书记谷春毅,副书记石荣耀、李若臣、张连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泽田,副主任杨文、朱玉侠、李登石、沈全义、李文赫;区人民政府区长石荣耀,副区长常春、栾莹、李振、于忠诚、贾贵龙;区政协主席林海泉,副主席王玉岭、裴景江、吕殿学;区纪检书记王志贵。 (徐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