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八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八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五”期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总体思路是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促进资源可持续开发
  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通过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缓解有限自然资源与经济持续发展的矛盾。
  ——合理利用油气资源。在国家油气开发总体战略部署指导下,努力为油田勘探开发、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延长油田稳产期。加强大企业与地方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共同开发利用外围小油田,繁荣地方经济。
  ——有效开发地热资源。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利用好地热资源。主要是以林甸温泉城建设为重点逐步向周边地区扩展,完善地热资源的科研开发、综合利用机制,形成以供热、种植、养殖、洗浴、旅游为一体的地热经济,把这一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坚持开源节流、保护利用并举,以节约为主的方针,调整水资源配置结构,建立节约型用水模式。通过引水、活水、净水、蓄水、节水等手段,实现地表、地下联合调度,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鼓励农村重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支持工业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质量,改善农村人畜饮用水条件。
  ——稳步实施国土整治。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同步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国土开发整治。加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做到治理与利用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统一,重点做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工作。
  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十五”期间,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是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实施草原植被恢复、植树造林、泡沼治理、湿地保护“四大工程”,力争到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13.6%,使大庆步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先进市行列。
  ——恢复草原植被。重点是采取浅翻轻耙、人工种草、围栏封育等措施全面开展治沙、治碱和天然草场保护工作,大规模恢复油田草原植被,有效遏制草原破坏与退化。计划恢复草原植被210万亩,草原改良180万亩,围栏育草85万亩,建设优良牧草种子基地1万亩。
  ——大规模植树造林。补齐“三北”防护林,加强松嫩两江干流和农田草原防护林的建设,完成人工造林75万亩,封沙育林20万亩,播种造林5 万亩。全面实施建城区绿化工程,按照“见缝播绿、全民参与”的原则,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打一场“绿我家园”的人民战争,力争到2005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
  ——整治市区泡沼。主要是通过采取对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城市污水节流处理及回注、主要泡沼综合整治、泡沼连通水系改造和清洁水的引入等手段,消除水域污染,实现“水清、岸绿、流动、通畅”的目标,满足城市和景观用水的需要,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十五”期间,完成南湖、三永湖、万宝湖、碧绿湖等市区主要湖泊的综合整治工作,使建成区地面水体环境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加强湿地保护。按照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保护湿地的独特景观和珍稀水禽等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化。
  三、积极发展其它各项社会事业
  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卫生、体育事业
  ——卫生事业。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发展,使市区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提高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到2005年全市建成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合作医疗,改善农村服务体系,到2005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50%。
  ——体育事业。坚持政府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的方针,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群众体育,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完善一、二级城镇体育设施,在东城区建设一座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综合性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具备承办大中型综合性体育比赛和单项国际比赛的能力。到2005年,市区人口体育锻炼达标率达到93%以上,四县达到87%以上。
  (二)文化与广播电视事业
  ——文化事业。按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计划,繁荣文化市场,不断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加强文化网络建设,完善县区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文物和无形文化资产的保护与利用,建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范文化市场,依法打击各种非法经营活动;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文化产业,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坚持“稳步、协调、科学”的发展方针,不断扩大广播电视的无线覆盖率。加快广播电视光缆专用网建设步伐,在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质量的同时,加快网络综合业务的开发和普及。到2005年,全市城、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 90%,网络开展的综合业务要形成产业规模。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
  继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转变生育观念,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思想,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十五”期末,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到7‰以内,人口总数控制在260万以内。
  (四)防震减灾与人民防空
  加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市生命线工程以及社会整体抗御地震能力。重点完成大庆地区断裂探测研究系统、震害预测系统和防震减灾指挥系统等。到2005年基本实现国家提出的防震减灾十年目标,达到国家抗御 6级地震的综合社会防震减灾能力的要求,工程设防按大庆地区基本烈度复核结果,达到国家要求的设防标准。
  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强人民防空建设。重点完成人防指挥自动化网络系统、城市人防指挥系统和市辖区、县人防指挥部建设等工程,逐步实现人防体制民防化,管理体系法制化,指挥通信自动化,防空演练军事化。到2005年,人民防空建筑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使用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基本达到I类重点防空城市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