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基本内涵和推进对策研究报告3 二、大庆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进程预测和战略步骤
(一)大庆与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目标的差距
用全市2000年度指标与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见表 5),可以看出,大庆与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根据2000年统计数据加权计算,全市综合得分为66(标准值为100)。其中,人均GDP仅为标准值的62.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标准值的2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标准值的53.2%,R&D经费占 GDP比重仅为标准值的10%,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仅为标准值的43.9%,公共教育经费占 GDP比重仅为标准值的16.5%。
表5 2000年全市指标与标准值对比表
下面,再把市区2000年度指标与高科技现代化城市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见表 6)。可以看出,市区与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差距相对全市就小得多。根据2000年统计数据加权计算,市区综合得分为74.2(标准值为100)。人均GDP、人均铺装道路面积、每万人科技人员数、社会保险覆盖率、基尼系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等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标准值。差距比较大的主要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R&D经费占GDP比重、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
表6 2000年市区指标与标准值对比表
为进一步认清发展差距,我们又与深圳市进行了对比。深圳建市刚刚20年,但发展速度非常快。199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6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排位中,深圳排在第9位,大庆排在第42位。1999年,深圳的GDP达到1 436亿元,而大庆为666亿元,两者比例为2:1;深圳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819.8亿元,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为 75.1亿元(与深圳口径不同);深圳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93.6亿元,大庆为71.3亿元,两者比例为 9:1;深圳进出口总额为504亿美元,大庆仅为6 143万美元。深圳提出到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市。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奋起直追,差距会越来越大。
(二)制约大庆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大庆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型经济的特征还比较明显,2000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8:89.7:8.5,石油、石化、地方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90.3:5.2:4.5。特别是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比重低,制造业产值、增加值分别仅占 31.1%和8.8%;制造业中非油产业规模小,有一半以上是石油加工业,非油产业的产值、增加值分别占全部工业的34.3%和10.7%,而且产品层次不高,缺少知名品牌;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欠发达,增加值仅占制造业的9.5%。旅游业、信息业、新型流通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仅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8%。
2.城乡差别大。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平衡,比较发达的城市经济与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同时并存。市区经济实力较强,居民生活比较富裕,2000 年市区人均GDP达到10 889美元;农村比较落后,四县人均GDP只有365美元(仅占市区的3.4%),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67个县市中处于中下游水平,还有2个贫困县和1个财政补贴县,尚有11万贫困人口。
3.地方科技和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科研单位和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大企业,地方的科研单位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特别是缺少高新技术专业人才,懂经营、善管理、能闯市场的企业家和外经外贸人才。高等教育比较落后,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全民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54万多人,占总数的75.8%。
4.体制问题比较突出。自1983年大庆政企分开后,计划经济长期积累的一些体制性矛盾一直没有解决,而且随着国有大企业的重组改制,有些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由于分配体制上的原因,政企分开20年来,市一级独立的财政体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大庆可支配的财力十分有限。大庆属于商品和资金同时净流出地区,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54%是净流出,商品净流出389亿元,资金净流出总量385亿元。从人均可支配收入上看,1999年大庆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 090元,在全国地级和地级以上城市中居第 4位。但是大庆可支配使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 675元,只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50.6%,而同年上海为98.7%、深圳为 96.4%、北京为98%、天津为88.3%。从地方财政收入上看,1998年全国地方财政收入占GDP 的6.4%( 包括中央财政收入共占12.4%),沿海开放城市一般占8%以上,上海占13.2%,深圳占12.8%,而大庆仅占2.8%,即使在同一类型的资源型城市中也是最低的(克拉玛依占6.2%,东营占 3.4%,盘锦占2.9%)。大庆人均财政收入只有1 331元,仅相当于深圳(13 276元)的1/10、上海( 3 152元)的 1/3略多一点,以及广州、厦门、珠海、宁波、大连、海口的一半左右。因此,财政体制不独立和收入来源不稳定,是制约大庆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如不从解决分配体制入手增加地方财源,将无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科技教育、治理环境、城市建设以及分离企业办社会等所需资金。另一方面,石油企业重组改制以后,分开分立后的存续企业面临严重局面。由于主营业务不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良资产所占比例较大、市场竞争能力弱、企业负担和社会负担沉重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整体将处于巨额亏损的境地。存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三)实现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目标的可行性。
大庆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加快,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大庆带来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的机遇。我国已经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国出现新一轮加快发展热潮,给大庆带来了加强与省外地市合作,拓宽外部发展空间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把大庆列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提出建设哈大齐牡石化产业带,给大庆带来了加快发展石化产业、壮大地方经济的机遇。未来几年,石油、石化大企业仍将保持较高发展水平,这是依托石油、石化优势发展替代产业的极好时机。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已着手研究解决大庆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为大庆争取上级支持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大庆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经过40年开发建设,大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石油、石化工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综合实力较强,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兴工业城市,为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1999年大庆市(市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6亿元,在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5 强城市中名列第11位;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61 535元,在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5强城市中名列第2位。“九五”期间,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发展创改革开放以来最好水平,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3%。2000年全市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 029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1999 年大庆市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并再次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大庆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新成就,为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在大庆二次创业总体思路探索形成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市人民已经把思想统一到大庆二次创业思路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实践中来,为大庆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同时,大庆有明显的石油、石化产业和科技优势,丰富的地热、天然气等地下资源和草原、湿地、芦苇、药材等地面资源,再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越来越优越的投资环境,等等,都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比较优势。
大庆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有着巨大发展潜力。未来20年,大庆可以找到并形成一些拉动力强、市场前景广的新经济增长点。第一,石油产业仍是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国家已经确定,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管线经过大庆,部分原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为大庆利用。这在大庆原油、天然气产量逐渐下调的形势下,必将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特别是,石油企业抓住重组改制契机,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科学管理,开拓国内外市场,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将实现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第二,石化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大庆石化产品绝大多数属于原材料,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实际原油加工量只占原油加工能力的一半左右。加大石化产品开发力度,进行深度加工,促进石化工业提档升级,前景十分广阔。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规划确定,把大庆石化公司聚乙烯和大庆炼化公司聚丙烯的生产能力分别扩大到 100万吨,将大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聚烯烃生产基地。这不仅会进一步壮大全市石化产业规模、形成集聚效应,还必将带动和促进下游产品加快发展,延长石化产业链条。第三,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地方经济是最主要的增长点。从大庆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看,石化产品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制药、特种建材、电子信息业有着良好发展条件和广阔市场前景,最有希望成为支柱产业,牵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地方经济的龙头,目前已经进入发展提高的新时期。进一步发挥政策、技术、人才、环境优势,搞好主体区内创业园、医药园、软件园、农牧高科技园等园区建设,办好宏伟、兴化、林源三个化工园区,发展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完全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腾飞。此外,石油、石化大企业的多种经营发展速度一年比一年快,按照规划,今后仍将以每年 10%以上的速度递增。尤其是重组改制以后,存续企业还有几百亿元的存量资产,通过深化改革进行盘活,必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能,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第四,地热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林甸县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静止储量达到 1 800亿立方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特大型中低温地热田。地热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性新能源.在世界各国的应用已达30多个领域,创造的产值占世界新能源的40%。围绕地热的综合开发利用,目前已在种植、养殖、供暖等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进一步发展地热经济,将地热资源更广泛地应用到旅游、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潜力十分巨大。第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通过实施城镇建设战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仅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也带动了商业流通、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今后,城镇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加,都将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第六,新兴第三产业及个体私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人们生活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形成新的投资和消费热点,推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特色旅游、现代服务等产业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新世纪初叶是大庆经济转型、体制转轨、城市转变的重要阶段。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有着良好的机遇、优势和潜力。充分估计大庆未来发展形势,综合考虑国家和省对大庆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只要我们把工作做上去,实现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
(四)未来20年大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初步预测
为了预测大庆未来20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们聘请专家运用投入产出静态和动态模型,对2020年经济增长总量、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四个方面作了预测。其基本结论是,实现现代化目标,未来20年全市年均经济增长率须保持在7%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须控制在3‰以下,第三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2%左右,总投资年均增长须达到8%。7%的经济增长速度,看起来似乎不高,是过去20年已经达到的速度,但如果扣除原油开采业,非采油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 10.9%,其中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第三产业的速度则要更高,这是超常规发展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明确指导思想,采取有效对策,通过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来实现。
据分析预测,到2010年市区现代化实现程度可由2000年的74.2%上升到93.6%,上升19.4个百分点,基本上达到现代化目标。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可能是所有指标当中的弱项,共影响总分 3.3个百分点;在市区的带动下,全市现代化目标实现程度可由2000年的66%上升到83.3%,上升17.3个百分点。到2020年,全市现代化目标可达到98.9%,10项主要指标可达到99.7%,基本上实现现代化目标。
我们所说的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只是全市的平均水平,并不是所有县区、所有单位都达到了现代化标准。根据预测,我市四县到2020 年的现代化水平只有70%左右,与现代化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农村要实现现代化还需要更长一段时间。
全市现代化指标预测结果见表7。
表7 全市现代化指标进程情况预测
全市现代化主要指标预测结果见表8。
表8 全市现代化主要指标进程情况预测
市区现代化指标预测结果见表9。
表9 市区现代化进程预测表
(五)大庆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战略步骤
根据上述对形势的基本分析和对发展趋势的初步预测,我们考虑大庆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到2010年,市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任务是,确保市区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替代产业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城市功能完备,市民素质较高,达到或基本达到市区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值,使大庆成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二步,到202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任务是,确保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主导产业,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共同富裕文明,达到或基本达到全市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值,使大庆成为高科技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