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外经贸工作新局面
开拓外经贸工作新局面
【开拓外经贸工作新局面】 2000年,由于国家对石蜡出口等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全市原来出口石蜡的公司成建制划归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出口量统计在中央直属企业项下,从大庆和黑龙江的统计中划出,仅这一项全年就使大庆对外出口减少800 万美元。加上大庆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三环集团等大型企业和外贸企业重组改制带来的阵痛,直接影响了外贸进出口的增长。针对诸多不利因素和实际困难,全市外贸企业从实际出发,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保证了全年各项业务目标的完成。
一是进行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巩固石化、轻纺等传统出口产品的同时,又新开发了液体石蜡、柠檬酸、乙腈、古龙贡米和机电产品出口。大庆吉泰集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大庆古龙贡米打入澳大利亚和美国市场。大庆华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腈产品已打入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二是扩大外贸经营主体,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年初以来,市外经贸系统加大了对有经营实力的企业申办商品进出口经营权的力度。会同工商、乡企等有关部门联合召开会议,宣传国家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申报,对重点企业实行跟踪服务,陪同企业跑省、进京帮助申办经营权。全年又有16家企业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到年末,全市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达到45家。按企业性质划分,已经形成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多种体制共存的外经贸体系;按经营权划分,具有商品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40家,有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权的 5家。全市较大的生产型企业,如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林源炼油厂、黑龙江石油化工厂、油建公司等均获得商品进出口自营权和对外工程承包权,并已陆续开展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业务。
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经济贸易洽谈活动,努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市外经贸系统把创造宽松条件,千方百计使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加国内外各种经贸洽谈活动作为工作重点。较成功地组织企业参加了广州春季、秋季商品交易会,大连五金化工专业展销会和第十一届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广州春交会是全国历史久、规模大、成交率高的经贸盛会,参会条件严格。通过多方联系,争取到5个展位,成交额达720万美元。 5月份,市外经贸部门作为大连五金化工专业交易会的协办单位,组织大庆石油管理局等10家企业42人参会,收到较好效果。 6月15日至21日第十一届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召开,全市抢前抓早,在展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到53个展位,展位数占黑龙江交易团200 个展位的四分之一。参展企业 257家,参展人数 1 068人,是全市历年来规模最大、参会人员最多、企业最广泛、成交额最多的一年。同时,还组织企业同国内外大企业对接,促进相互合作。12月份,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应邀来大庆考察,与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联谊石化厂等大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签订协议 7项,为今后合作奠定基础。10月11日至19日在中国国际第二届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组织企业广泛接触外商,全市企业与11 家客商签订协议,金额达2 680万美元。大庆进出口公司与香港航毅集团签订进出口合同额达1 800万美元。
四是不断探索新的贸易方式,努力向高领域、深层次、多方式转变。市外经贸部门在原有开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技术贸易及服务贸易。全年共审批来料加工贸易10项,技术贸易 2项,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大庆公司与美国索罗门联合有限公司签订关于大庆石化公司烯烃装置性能评估报告合同,为贸易方式的转变探讨了新途径。
五是加快出口产品基地建设。根据国际市场要求,建立和完善各类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高科技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依托石化总厂,建立精细化工生产基地。经过外经贸部门与有关单位联系,在肇源县规划用地 3万亩,确定为国家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年初与客商签订合同,年底收购,绿色产品基地的产品,在原价格的基础上,加价5%,确保农民利益,不断向定单农业发展。同时,还相继建立了杜尔伯特绿豆生产基地,林甸白瓜子生产基地,龙庆集团北药生产基地。
(杨纯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