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财政工作成绩显著
全市财政工作成绩显著
【全市财政工作成绩显著】 2000年,为确保各项财政工作任务的完成,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立足市场经济,全面推进各项改革
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工作。调整了政府采购操作办法;扩大了集中采购范围,对大部分集中采购项目实行资金集中支付,实现节约资金留归财政;建立了政府采购网络系统;制定定点采购管理办法,规范了采购人和商家行为。全年全市共完成采购项目256项,节约支出6 709万元,节支率为11.27%。二是完成财税库联网一期工程。如期完成全部软硬件建设,建成工资统发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企业、工商、税务一体化系统。三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明确了费改税后新体制农业税的征解程序,制定村级预算管理办法,实行农村财务预决算制度,清理村级债权、债务。四是积极推进会计委派制。加强了对市级委派人员的后期管理,扩大了县级会计委派试点范围;实行财务总监试点,成立总监组,向国有全资或控股企业派驻财务总监,开创了对国有资产监管的新模式。五是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根据《大庆市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重点规范了广播电视集团、大庆日报报业集团的财政、财务和资产管理。六是启动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出台《大庆市政府预算管理改革方案(试行)》,实行了部门预算。在编制2001年预算时,采用零基预算法,早编、细编以部门预算为基础的综合财政预算,并将开发区(视同部门预算单位)、教委、科委、公用局、农业局五个部门的预算报市人大审议。七是配合有关部门,深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市级实行养老保险费地税征收并直缴财政专户办法,收缴率达99%;实行了企业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对县级调剂补助387万元;积极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继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推进职工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以政策鼓励粮食企业扩大销售,减少了地方政府应承担的粮食风险金支出。此外,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和公务用车、住房制度等各项改革。
(二)涵养培植并举,推进财源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双富工程”。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确定并启动14个项目,全年增加财政收入 367万元。二是继续实施乡镇财政收入晋档达标工作。总结1999年乡镇财政收入晋档达标工作,兑现奖励,调动了各乡镇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三是支持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按工程进度拨付小城镇建设资金 840万元,并加强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推动了县区20个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规划设计工作,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强化税费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一是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积极协调税务部门,采取发票摇奖等办法使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增收 7 119万元;通过举办房产交易会及实施“征收改变办法、收入转换级次、机构合署办公”等措施,使契税增收 1 286万元。二是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完善并向县、区全面推广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直缴财政运行机制;与人民银行配合,清理整顿了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加强票据管理,对全市包括石油管理局等大企业的票据准购证进行了清理;在市区范围内开征城市公用事业用电附加;全面启动乡镇预算外资金“零户统管”工作,把乡镇教育、派出所、城建等15个部门纳入财政统一管理,撤消其预算外资金账户。全市实现预算外收入4.02亿元,其中,市本级实现3.28亿元。
(四)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大财政周转金清理回收力度。制定了财政周转金回收方案及呆死周转金核销办法,继续以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回收,全年清收各类到期周转金 1 700万元。二是加强企业国有资产及国有股股权收益管理。与24户改制企业签订了国有股出售合同,签订金额 4 178万元;对市属38户改制企业的非经营性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共清理国有非经营性资产16项,账面价值 550万元。三是积极清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对1999年开展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进一步加强了各单位的财务基础工作;结合预算管理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
(五)加大重点支出保障力度,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一是努力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发放。克服困难,筹措资金,消化了中央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的支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实行了财政统一发放。全市共有 1 257个行政事业单位、40 047人纳入统发范围,保证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特别是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二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对东城区优质饮用水一期工程、时代广场、人民医院及环境保护等重点项目给予了资金倾斜和政策保证。三是保证农业、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的需要。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综合开发,集中使用支农资金,发挥了使用效益。除预算内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同比增长 26.6%外,教育系统收取的预算外资金全部返还,弥补教育经费。市本级科技支出完成5 760万元,同比增长10.6%,有力地促进了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
(六)强化监督管理,严肃财经纪律
一是加强会计监督管理。通过举办培训班、利用新闻媒介等各种形式全面宣传和贯彻《会计法》;全面实施建账监管制度,为全市 7 468户企业办理了建账登记手续;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二是严格执行《预算法》,开展专项检查。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出的 2 169.5万元违纪资金按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开展基本建设工程决算审查工作,审查了39个建设单位、78个施工单位和 180项单位工程,节约资金11 507万元。
(蒋发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