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 自1959年松基三井喷油发现大庆油田迄今,经过41年的开发,大庆油田已经进入水驱与聚驱(注聚合物驱油)并举的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油田开发状况突出地表现了7个特点:
一是原油年产量继续保持高水平,但水驱产量递减加快,聚驱产量进一步增加。2000年全油田共生产原油5 300.09万吨,其中喇萨杏油田水驱产量为3 746.53万吨,比上年下降261.12万吨,综合递减为8.74%,比上年增加3.69个百分点,产量递减明显加快;聚驱产量为 906.79万吨,比上年增加104.62万吨。全年措施增油109.47万吨、投产新井增油117.06万吨。
二是外围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进一步增加,但是由于资源质量差,动用率较低。2000年在葡西地区上交探明储量 6 559万吨,使外围油田累积探明储量达到12亿吨,但目前仅动用地质储量3.82 亿吨,动用率31.64%,主要原因是剩余储量丰度低、物性差,难以动用。
三是采油速度较高,储采失衡严重。截至年底全油田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达到 8.21%,储采平衡系数为0.66。油田储采失衡严重,矛盾13益加剧。
四是油田综合含水、产液量上升速度过快。全油田综合含水86.49%,年含水上升值 0.89%;年产液38 298.41万吨,年产液增幅3.55%。其中喇萨杏油田水驱部分综合含水88.03%,年含水上升值1.01%;年产液30 274.14万吨,年产液增幅 3.22%,虽较上年有所控制,但增幅还较大。综合含水和产液量的持续增长,对油田控制成本、提高开发效益极为不利。
五是部分区块注采比和油层压力偏高。2000 年全油田年注采比为1.16,累积注采比为1.08。据统计,喇萨杏油田有78个区块年注采比超过1.2,有85个区块累积注采比超过1.1,分别占统计区块的48%和52%。喇萨杏油田有1 460口井超破裂压力注水,占统计井数的17%。从分层压力资料来看,部分井、部分区块地层压力超过原始地层压力,压力值偏高,部分井存在异常高压层,层间压力差异较大,需加快调整与治理。
六是油田年投建井数较多,但产能明显下降。年内全油田共新钻井2 851口,基建2 842口,建成产能265.25万吨,年内油田产能下降82.22万吨。每建百万吨产能需较前增加油水井173口,这是由于新建的老区二、三次加密井和外围“三低”油藏开发井油层薄、物性差、单井产量低造成的。
七是措施工作量较大,但措施补产作用减少。全年实施油水井各种增产增注措施 4 384井次,其中老井主要增产措施2 225井次,比去年减少287井次,年增油109.47万吨,比去年减少 47.58万吨。其中喇萨杏油田老井虽加大了压裂井选井选层和措施优化工作力度,但单井年增油量仍比去年下降29吨。措施补产和控制含水上升的作用正在逐年减少。
(权哲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