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00年,林源炼油厂为适应市场经济和重组改制新形势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方面,作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分清层次,理顺关系,找准工作切入点。鉴于企业行业门类多、差别大的实际情况,对 5个公司和基层单位进行改组改制,减少了管理层次,缩短了市场和决策的距离。1.区别不同情况,逐步对5个公司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4个公司成为全资子公司,另一个成为控股公司, 3个生产厂在大庆开发区独立注册。从而初步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隶属关系,为资本运营创造了条件。改造后的企业享有经营自主权,可根据市场需求,以销定产,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管理;享有内部分配自主权,在保证职工最低工资等级线的前提下,可实行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模式,减少固定性收入,加大弹性分配的比例;享有用人自主权,对科级以下干部自行管理,一般工作人员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这样,全厂形成了以工厂为投资、决策中心,各公司为利润中心,各公司所属车间为成本中心的新型管理体制。2.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改制过渡期,在放权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对不同单位实行财务统管或会计委派制,重大资金的使用由工厂监控。财务集中管理后,各单位的产权关系、生产经营职权、承包指标、内部管理体制及核算方式保持不变,通过强化监管力度,规范了经营行为,克服和消除了财务运行中的一些弊端。
二是引入民营机制,放开搞活小企业。主要是实行个体民营、“租壳卖瓤”等经营方式,以资产参股,按利分红。将资产额较大,个体买断资金不足的内部所有资产作价出租,由经营者个人自主经营,工厂合理确定年度返还率,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条件成熟的单位,国有资本全部撤出,采取自然人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经营方式,其他在职职工可以参股,但不参与经营,经营者与原所在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液化气站已按这一模式成功运作。
三是企业内部重组深入展开。根据“集权管理、分散经营、抓大放小、放开搞活”的经营思路,对龙源公司所属的产业规模小、优良资产少、大众产品居多、负债率高的小企业进行清理。对印刷厂、涂料厂、钢窗厂、电器设备厂、预制件厂实行带资分流,买断资产,有偿解除劳动合同或国有民营;对长期扭亏无望的污油净化厂实施关闭;将修造厂和垫片厂合并,将润滑油和助燃剂厂重组划归油脂化工厂。突出了具有优势和效益的主导产业,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格局,全厂共带资分流近百人,转让资产近千万元。同时,根据地毯公司的经营实际,对其进行内部重组,将原有资产进行整合,优良资产2 351.9万元划给新公司.不再承担原遗留的不良资产的经济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余不良资产或闲置资产共 6 397.26万元,由资产管理办公室专项清理。对新旧责任划清界线,使新企业减少了经营压力,使激励和约束机制落到了实处。
(陈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