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000年,由于国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提高,黑龙江石油化工厂上半年出现了近 3 000万元的亏损。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工厂领导居危思变,提出了加强管理,提质降耗、苦炼内功、挖潜增效等一系列扭亏措施,精心组织落实,使亏损的形势得到遏制,生产经营出现转机。
  一是狠抓资金管理。严格控制资金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任何一笔资金,使用单位都必须提出使用计划,明确资金数额、用途,财务部门提出使用意见,分管厂领导及厂长审批,从而建立起有效的资金使用监督制约机制。实践证明坚持严格审批制度,不但杜绝了在资金使用上的违法、违纪行为,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不合理支出,降低了产品成本。他们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加大清欠力度,清欠办及法律顾问处全年共清回陈欠款 1 327万元,盘活了资金,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工厂各项经济指标明显提高,其中资本保值增值率为 184.82%,同比增长89.83%;总资产报酬率为1.43%,同比增长0.54%;资产负债率为69.92%,同比下降11.34%;销售利税率为10.25%,同比增长2.22%。
  二是强化经济责任制考核。针对各基层单位的生产和工作特点,采取了不同的经营承包措施,机修分厂、运输科等与主体剥离,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催化、常压等生产车间采取承包经营,包生产指标、包消耗定额,取得了增收节支的效果。对辅助生产车间、后勤服务单位、机关处室实行费用承包。为确保调整后新的承包方案落实,厂领导亲自带领职能处室的工作人员按季、按月对承包方案进行严格考核,并与奖金挂钩。由于严格经济责任考核、加大承包力度,全年管理费下降879万元,销售费用下降276万元,制造成本下降 1 423万元,各种费用均有降低。
  三是严把各类物资采购关。全厂一年外购原油、辅助材料、设备、零配件及建安工程多达几亿元。控制和使用好采购资金,事关工厂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为此,该厂继续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标制和物资采购评估制度。凡工程造价40万元以上,物资采购 2万元以上的项目都要经过招标评估小组审议决策,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积极介入,开展效能监察和审计,法律顾问处严把合同审签关,尽量避免产生纠纷。在订货时坚持货比三家、价比三家的原则,少花钱多办事,减少物资采购环节的损失,全年在物资采购方面共签订167笔采购合同,采购金额9 000万元,降低采购成本550万元。2000 年原油价格不断上涨,计划部门争取计划外原油8 万多吨,几笔较大额度的原油都是在价格相对较低时购进的,为工厂节省资金1 300万元。
  四是加大计量工作的力度。计量部门努力工作,严把产品出厂和原料进厂关,提高计量精度,减少各种损耗,全年创经济效益 300多万元。工厂投资60万元改造、安装生产装置计量仪表,使装置物料计量准确度达 99.8%,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厂能源计量仪表的配备率达到98.1%,准确度达到96.5%,全面反映了水、电、汽等各种能源的消耗情况,为各项经济责任制的考核提供了数据保障。
                                     (金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