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联谊集团走出困境

联谊集团走出困境



  【联谊集团走出困境】 2000年,大庆联谊集团在企业效益严重下滑的困难形势下,实施“延长化工链条,发展精细化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多路突围”的战略,经过全体员工一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走出困境。全年实现工业产值6.56亿元,同比增长59.3%;销售收入实现5.7亿元,同比增长33%。全年减亏5 600万元,上缴税金 6 000万元,实现收支平衡,使企业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大庆联谊集团拥有员工2000多人,总资产15.9亿元。控股有大庆第一家上市公司——大庆联谊石化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至1997年是企业发展最辉煌的阶段,工业产值每年都以 30%的速度增长。近两年,由于国家石化产业政策的调整及联谊股票案的发生等因素,使企业错过了两次融资发展的机会,生产陷入困境,亏损额高达2亿多元。
  联谊集团广大员工在困境中不气馁,脚踏实地,按市场规律运作,把石油化工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培植,在全力支持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同时,投入 2 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聘请原大庆石化总厂厂长王昱等一批化工专家为顾问,定期研讨“化工链条”的拉伸问题,并利用哈大齐牡石化产业带的优势,积极发展石化产品深加工及精细化工项目。他们紧跟市场需求,开发系列沥青产品,去年仅沥青就销出2万多吨,减亏1 000多万元。
  联谊集团领导层还从降低风险、减轻主业压力的目标出发,将企业旧有的元素重新组合,化解风险,多路突围。他们把从石油加工主业上分流下来的富余人员和一些闲置资产重新组合,成立了建筑安装公司、绿化公司、对外贸易进出口公司、运输公司、空心砖厂等13家企业。这些企业都是由集团控股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在新项目新产品开发方面,2000年投入2 000 万元,开发了用代码管理的热表、水表、电表、汽表等产品,这些新产品可替代IC卡表,市场前景看好,现已在北京、温州及大庆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了10余条生产线,预计2001年可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成为集团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鲍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