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市信息化建设登上新台阶

全市信息化建设登上新台阶



  【全市信息化建设登上新台阶】 2000年,全市网络基础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各专业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功能日臻完善。电信网、油田通信网完成扩容改造;有线电视网经过二次改造,将开展数字电视传输;金融数据网现已开通同城票据实时清算处理系统;医保等社会保障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已形成一定规模,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大庆已被批准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发展高科技产业,对大庆产业结构提升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年初,全市确立了“通过发展信息化带动其它各业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积极申请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以此作为全市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提高全市信息化工作的水平和速度。经努力,8月8日,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正式发文,批准大庆为首批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现已完成试点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经国家批准后付诸实施。
  二、政府上网工程被评为全省样板工程。1998年政府网络一期工程完工,市政府部分部门上网,1999年完成二期工程,实现政府楼内全部部门上网,2000年重点推动三期工程建设。大庆市政府网建设模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得到信息产业部的肯定,被省政府列为全省政府上网工程样板工程,在全省推广。该网可覆盖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各个部门及各县区;带宽可达1000兆,传输能力较高;整个网络将以一个出口联入 Inter-net。各部门联入政府网后,不需再到电信部门租用DDN专线,每年可节省租金500万元。开发区管委会、让胡路区、大同区、龙凤区的政府网络也已建成并接入市政府主网。
  在政府网维护、管理过程中,年内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对网上服务内容、信息需求、各部门能提供的信息等做了调查。对网络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和扩展,设计80多个页面,上百个栏目。主页新闻在类别、信息量方面进一步扩充,增强其可读性;新开辟了信息化、决策参考、市长信箱、违法行政举报信箱等栏目。二是为市委、市政府各部门提供广泛的网上服务。在网上设立了公告栏,为市委、市政府各部门提供通知、公告、机动车闯红灯违章曝光等功能,方便用户查询;为一些部门和单位办理了服务器托管业务,既节省了这些部门的网络投资,又有效地利用了政府网络资源;为政府40多家开通了电子信箱服务,扩大了各部门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三是为了增加市政府网站的点击率,主管部门与全国各大名站联系,建立友情链接,扩大了网络导航范围。四是对网络安全、运行状况实时监控与维护。累计排除故障 180多次,为市委、市政府各部门提供广泛的技术支持,以保证网络的畅通无阻,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三、积极推进多项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1.加快Ic卡管理系统建设。1998年 6月,大庆市被建设部正式批准为全国建设系统IC卡应用首批试点城市。因此项工作跨行业、跨部门,涉及范围广,难度较大。市主管部门在进行市场调研基础上,协调市公用局、交通局、物业公司、供水公司、公共汽车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了《大庆市IC卡综合信息系统实施方案》,已着手分阶段启动IC卡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提高。2.推进全市的电子商务。为把握加入 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发展大庆对外经济贸易,借鉴外地经验,制定了全市电子商务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引导、扶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重点支持开展网上服务、网络交易,鼓励各类咨询机构上网并尽快形成规模。年内,油田公司、石油化工总厂等大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网系统,已完成电子商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商务活动全过程的电子化、信息化处理。开通了一批电子商务网站。3.完善农业网等专业网络建设。全市财、税、库网络系统实施后,实现了企业、工商、税务管理系统化,堵塞偷逃税款的漏洞,减少税收征解入库环节,确保税款及时准确入库。并使政府对财政收入的预测、分析、监管职能得到加强,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财、税、库网络系统的大型系统软件也在年内开发完成。市农业网建成后对全市农业发展起到很大拉动作用,二期工程建立大庆市农业信息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功能,扩大覆盖面,将各县、区农业局和70余个乡镇覆盖上网,通过X.25联入市农业信息中心。70个村通过拨号或通过 163登录大庆农业信息网。
                                     (孙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