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技术开发 增强企业后劲
加快技术开发 增强企业后劲
【加快技术开发 增强企业后劲】 2000年,总机械厂加快技术开发步伐,抢上生产能力,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生产能力建设:一是完善了油管生产线。油管生产线1999年投产,年内进一步完善,已达到3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二是建成了抽油泵生产线。该项目 9月22日正式投产,解决了深孔镀铬、渗碳等核心技术,结束了大庆油田依靠外协组装整筒泵的历史,年生产能力达 5 000套。三是加快了油田专用工程车生产线建设步伐。油田专用工程车,是该厂为适应油田采油工艺变化开发的产品。现已订购45台设备,自制了18套工装,生产专用工程车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该厂又与武汉科联专用汽车有限公司采取联合生产的方式,组建了大庆科联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解决了工程车“落户”难的问题。
2.产品开发:一是注聚油田集输泵的开发。这是“大庆聚合物三次采油成套装备研制”项目中的一个专题。项目开展以来,科研人员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改进泵的结构设计,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了陶瓷、硬质合金耐磨滑动轴承,研制出了陶瓷平衡盘、模片式连轴器等配件,并应用到自行生产的DYT型输油泵上,提高了筒式输油泵的可靠性。该项目于8月份顺利通过了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组织的技术验收。二是油田专用工程车的开发。为提高捞油车的可靠性,并能在不同的施工现场使用, 对整车传动方式、滚筒、减速箱结构、载荷分布、提捞结构等7个方面改进设计,先后设计开发了CYC2000B型和CYC2000C型提捞采油工程车;为满足油田生产中油井加药清蜡工艺要求,与采油七厂合作,开发了KLC5020TJYQ型和KLC5020TJYQ-T型两种型号的气功式活动加药车,提高了加药效率,得到用户认可和好评。此外,还开发出了适应“三低”油田注水工艺的ZS16-7型和KLC5060TZS16型活动注水车,以及KLC52400GZF13 型重晶石粉下灰车等产品,使该厂油田专用工程车产品多样化。2000年生产销售了 6种类型76台工程车,实现产值 2 327万元。三是系列节能型抽油机的开发。按照集团公司对油田今后新增抽油机井一律选用新型节能抽油机和电机,并逐年对老机进行节能升级改造的要求,该厂加快了新型系列节能抽油机的开发步伐。先后开发了 YCYJ8—3—26HB 双驴头抽油机、YCYJ10S—4.2液压双驴头抽油机、CYJP8—3—26HB偏轮抽油机;对油田用量最大的10型常规和偏置型抽油机进行了节能改造设计;对6型抽油机进行了优化设计改进,并当年生产销售了100台。四是开展了油管、抽油泵产品 API取证工作,现已经过注册编号,如果2001年通过评审,有望实现抽油泵产品出口。
3.技术进步:年初以来,总机厂结合生产实际,以提高工厂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加适销对路品种、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集中力量开展了生产工艺攻关。完成了 89H减速器自制工艺设计、32套专用工艺装备及 6种专用刀具的选型,使该厂具备了生产大型减速器的能力;完成了抽油机减速器双圆弧齿轮滚序工艺参数优化及YM31125E滚齿机改造,并于10月份调试成功,满足了生产要求;扩大了CAPP在机械产品工艺设计上的应用,建立起标准的工艺规程语句库、企业设备工装及刀具等数据库、工艺表格数据库,提高了产品工艺设计的效率。同时,实施了油管接箍中温磷化工艺改进、 B型双驴头抽油机生产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装研制等工艺攻关项目;完成了以10型双驴头抽油机、 B型偏轮抽油机、2000C、2000B型捞油车为代表的11大类66种产品的工艺、工装设计;开展了“减速器输出轴毛坯制造方法改进”等 8个方面挖潜增效项目,创经济效益48万元。
(梁文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