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制药厂生产经营走出低谷
大庆制药厂生产经营走出低谷
【大庆制药厂生产经营走出低谷】 年初,大庆制药厂因厂房老化、设备陈旧、各项费用增加、产品销售不畅等原因,一连停产 4个多月,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资金周转不灵,拖欠职工工资达半年之久,员工思想焕散。
5 月份以来,在新的厂领导班子带领下,全厂职工团结奋斗,打了三场“攻坚战”,使工厂“起死回生”,重现生机。一是以企业进行《药品生产许可证》换证验收为契机,加强生产软硬件建设,使生产提级进档。在上级公司的支持下,投入200 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扩建,更新设备,完善工艺技术。重新编定各种工作制度、操作规范、工艺流程等70余种,各种报表、记录120多种,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为提高产品质量,从齐市等地外聘3位制药专家进厂指导,使药品产量大幅度增加,药品质量、尤其是优级品率明显提高。经省换证检查验收团考评,认为该厂面貌一新,设施齐备、工艺合理,管理规范,全面达到换证要求,准予继续生产。二是保护和延续“金荞麦”片的生产,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该厂引进的生产品种“金荞麦”片,是荣获1984年国家三类新药的优良产品,曾获巴黎国际医药博览会优秀成果金奖,市场潜力巨大。为延续生产这一中成药品种,该厂经多方联系,由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协助进行“金荞麦”片毒副作用病理实验和药效学实验,并请油田总医院做临床病历检验。实践证明,该药疗效显著,适用范围广泛,为患者信赖。10月16日,“金荞麦”片的中成药保护工作通过专家评审团评审。该厂已着手扩大宣传,组织批量生产,为药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生产品种基础。三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摆脱企业经营被动局面。通过严格管理,全厂生产逐步走上正规,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在全年后7个月里共完成产值562万元。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月提升。厂里还选派 3名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大学生担任销售员,使销售额、回款额不断增加。全年共销阿莫西林胶囊770件,相当于前3年总和的2倍;复方头孢氨苄片450件,是上年销量的2倍。通过精打细算、减少支出,节约采暖费、水电费等累计27万余元。
2000年,大庆制药厂共完成产量3 760万片(粒),产值562万元,上缴利税38.1万元,与上年同期对比,产量增长11.4%,产值增长130%,固定资产原值增长4%,上缴税费增长70%。全年实际亏损32万元,实现减亏69万元。
(柴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