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础建设
强化基础建设
【强化基础建设】 2000年,全市继续加强了畜牧业基础建设。一是实施立项开发,加快草原改良建设步伐。全市以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大草原改良建设力度。项目建设中的6项重点工程已全部完工。共完成人工种草5万亩,浅翻轻耙5万亩,退耕还草4万亩,封育治理建设25万亩,营造草原防护林0.5万亩,种子基地建设0.5万亩,修建过路涵洞10座,打机电井7眼。 整个项目达到高标准、高质量,得到国家计委有关领导的肯定。二是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确保大牲畜安全越冬。 8月在大同区召开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重点推广青贮、微贮、氨化、盐化等技术。全市共投入资金695万元,新建永久性青贮窖3 840个,临时性青贮窖4 450个,总容积达5.1万立方米,氨化池和盐化池3 580个,总容积4.5万立方米,新购青切机450台,综合利用秸秆达80万吨,牲畜越冬问题得到解决,农民增加收入,实现了农业损失牧业补。仅奶牛一项全市就增产鲜奶2万吨,增加收入3 000万元。三是加强繁育改良,不断提高畜产品产量和质量。全市重点抓了繁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劣质公牛的去势工作。全市黄牛改良 3.8万头,奶牛冻配3.7万头,马匹人工授精2.7万匹,猪人工授精1.7万头,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0%、107%、102%和101.5%。四是开展防检疫工作,严格控制各种畜禽疫病的发生和蔓延。积极筹措资金、物资,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牲畜 W病防治工作。通过普查、清圈、消毒、强制免疫、设卡检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等一系列措施,全市未发生牲畜W病大面积爆发,各种畜禽常规疫病注射也好于往年。五是加大科技推广工作力度,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全市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70期,培训牧民2.7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0.25万册。12月23日在肇州县永乐镇举办了畜牧业科普大集,通过现场咨询、讲课、传授新技术等多种途径,使700多个养殖户受到教育。
(孙书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