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总体工作

经济管理

总体工作

总体工作





 
  【全市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01年,全市工业战线围绕市委、市政府“油化立市、项目强市、工业富市”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攻坚啃硬,狠抓落实,克服诸多困难,在原油、天然气减产以及原油、成品油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使工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地方工业实现了年初预期的目标。全年全市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 314.55亿元,同比增长7.2%;完成工业增加值915.21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 210.27亿元,同比增长 3.4%;完成工业增加值878.13亿元,同比增长7.4%。全市和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均保持了平稳增长。
  中省直企业克服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生产继续保持增长,对全市目标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中省直企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69.6亿元,同比增长 6.5%。其中,油田公司完成工业增加值783.55亿元,同比增长1.5%;石化公司完成工业增加值25.45亿元,同比增长17%;炼化公司和黑龙江石油化工厂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 25.83亿元和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1%。地方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5.74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长幅度较大。开发区对地方工业的增长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5.6亿元,同比增长 38.2%,占地方工业增加值的34.1%。
  在经济效益方面,2001年,全市中省直企业实现利税650.77亿元,同比下降 13.3%;实现利润482.56亿元,同比下降 14.8%。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原油产量减少、原油和成品油价格降低的影响。全年原油比上年减产 150万吨,全年原油平均价格同比下降约200元/吨。受这两方面因素影响,油田公司利税总额比上年减少112.12亿元,下降15.3%;利润总额比上年减少95.41亿元,下降 16.4%。成品油价格下跌对石化企业产生影响,但石化公司和炼化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了乙烯、树脂、聚合物和农用化学肥料等产品产量,有效地抑制了效益下滑的局面。石化公司实现利税11.07亿元,比上年增加12.89亿元。炼化公司实现利税 15.26亿元,同比增长9.2%。地方工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全市地方工业实现利税10.56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 33.5%。地方工业的快速增长,得益于近几年全市招商引资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的达产达效。
                                     (庄丽荣)
  【项目开发建设见到成效】 2001年,市经贸委在推进项目开发建设上,本着立足当前、考虑长远、建立项目良性运行机制的原则,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1.项目开发因地制宜。从大庆的实际出发,采取建设载体摆项目,培育市场上项目,利用资源引项目,发展高新技术做项目和盘活资产换项目等举措,加快项目的开发建设。2.项目推进多策并举。一是实行市、县(区)两级重点项目制,由专人负责,在质量上把关。二是实行项目汇报例会制,了解情况,提出要求,在思想上督促。三是实行项目管理规范制,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四是实行项目推进责任制,组织工作落到实处。3.服务项目千方百计。加强舆论宣传,提高项目知名度,争取上级支持;在资金上扶持,保证及时到位;在技术上支持,请专家指导。全年全市共实施工业项目79项,完成投资17亿元,同比增长84%。 新增销售收入6.4亿元,拉动地方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20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已实施16项,完成投资13亿元。大庆油田长垣管业公司钢骨架复合管、大庆金锣食品有限公司骨素、大庆太福集团 5万吨聚丙烯、华科集团


石油树脂、10万吨甲醇扩建等9个项目竣工投产,实现销售收入3.96亿元,利税8 614万元。杜尔伯特伊利乳业公司日处理460吨鲜奶、让区汽配城(二期工程)、大庆万峰公司PU革等7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地方企业中的毛纺集团、晓雪啤酒公司、杜尔伯特德吉食品厂、肇源啤酒厂、肇州庆丰糖厂,石油管理局存续企业中的总机厂井下工具厂、采油五厂造纸厂、景山实业公司等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初步启动,近10亿元闲置资产重新发挥效能。通过项目开发建设和盘活企业,使近万人上岗就业。
                                     (庄丽荣)
  【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2001年,开发区遵循市委、市政府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努力发挥工业园区功能,提高聚集企业效应,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年内修订了开发区主体区发展规划,新征 2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划出并启动了医药园、软件园和创业园三个园区的建设。原有的三个化工园区,即宏伟、兴化、林源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已组建管理机构,编制发展规划,进行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马了一批工业项目。 截至年底,入园企业达到17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9亿元,占开发区总产值的23.5%,拉动地方工业增长7.3个百分点。部分县区依据资源和区域优势,也相继辟建了一批特色工业小区,进驻了一批企业。全市初步构筑起以开发区“一区三园”为主、县区工业小区为辅的“园区型”工业经济格局。
                                     (庄丽荣)
  【企业对外经贸活动成果丰硕】 2001年,市经贸委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北京)大庆绿色食品及地方精品展示会”。“东洽会”期间,市经贸委举办了“大庆代表团项目对接暨签约仪式”,共签订合同项目16个,总金额4.49亿元,其中引进资金2.89亿元。此次签约的项目全部是合同项目;加工型项目比重大,占 80%以上;大项目多,金额在1 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0个。 在“东洽会”举办地西安,各县区及大企业积极寻求贸易伙伴,短短几天就签订销售合同6项,成交金额1.2亿元。成交产品涉及粮油食品、建材、化工等5大类,其中油田甲醇厂销售产品达4 250万元。在“(北京)大庆绿色食品及地方精品展示会”上,由市经贸委负责设计的展厅和展示的产品吸引了众多客商,是历次经贸活动中展位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布展效果最好的一次。共有9 个展区,分别展示了代表大庆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精细化工、绿色食品、建筑建材和医药产品等。来自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开发区及五区四县的115个企业的7大类26 011种产品参展,仅绿色食品就有上百个品种。展销期间,共与中外客商签订绿色食品、地方工业产品销售合同22项,总金额达2.8亿元。 年内,通过多次举办对外经贸洽谈活动,扩大了大庆企业的对外影响,加强了与国内知名企业间的合作。继金锣集团、伊利集团落户大庆后,四川托普在开发区建立新企业,让区乳品厂加入伊利集团,晓雪啤酒公司与哈啤合作成功,金运公司与长春开关公司组建大庆永磁电机公司,香港8 分钟集团在肇源建厂,肇州乳品厂参与摇篮乳业集团重组,温州德力西集团租赁肇州丰乐糖厂,宁城老窖购并林甸酒厂,“找帅当兵”、联大靠强呈现强劲势头。晓雪啤酒公司加入哈啤后,做到了生产与建设两不误,当年减亏600万元,初步走出了困境,新投资4 000万元进行的改扩建一期工程进展顺利。
                                     (庄丽荣)
  【地企合作迈出新步伐】 2001年,大庆中直大企业积极参与宏伟、兴化、林源三个化工园区的启动和管理,双方共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开发项目,效果明显。通过积极争取,石油管理局存续企业的一批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部委和省政府管理范围,如油田电缆公司 110千伏交联电缆项目列入国家技术创新计划,油田长垣管业公司钢骨架复合管项目列入国家“双高一优”(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优化产业结构)计划。全年推进的20个市级重点项目中,有5个由存续企业承担,占25%。 龙虎泡、江心岛、台9区块等小油田的地企合作开发,增加了县级财政收入。让区富鑫化工厂与大庆石化公司就承包停产的化纤厂达成协议,开创了大庆民营企业承包大型国有企业的先例。 经市经贸委的积极运作,多次协调,6月29日,市政府与石油管理局共同签署 “大庆市地方企业与石油管理局企业产品市场双向进入协议” ,并形成了《大庆市人民政府、大庆石油管理局第35次会议纪要》。《纪要》对双向进入的原则、时间、方式、保证措施及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等予以明确。全年51户地方企业的 4.3亿元产品销往石油大企业,从而结束了多年来石油管理局对地方产品的“入网证”制度,地企合作迈出新步伐。  
                                     (庄丽荣)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2001年,大庆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总体部署,成立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整顿办制订下发了《全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的七个重点。1.以查办食品、药品、农资、建材、化妆品等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商品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2.以查处规避招标、假招标和转包为重点,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3.以查处骗税、偷税、非法减免税、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加强审计监督,强化税收征管,严肃财经纪律,规范社会中介组织。4.以控制生产、交通、防火、爆炸等重大恶性事故为重点,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消除各种事故隐患。5.以清理压缩音像集中经营场所,查处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机房和非法出版物为重点,整顿文化市场。6.以健全金融机构内部监控制度,加大经营机构的监管力度为重点,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7.以查处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为重点,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强化宣传、大造声势,在国家和省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刊播报道稿件33篇,在市内新闻媒体刊播报道稿件203 篇,为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意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创造了舆论氛围。在工作中,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做到整顿与规范并重、清理与打击并举,狠抓了各专项市场的整顿,并取得初步成效。全年共受理投诉2 993起,出动执法人员5 000多人次,查处假冒伪劣商品120多种,价值总额1 500多万元。立案查处案件6 180起,其中大要案165起。 捣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黑窝点9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08人。收缴非法书刊1 600余册、非法光盘1 900余张、盗版软件光盘3 000余张,清除各类安全隐患近万处。  
                                     (庄丽荣)
  【制定扶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 2001年,市经贸委在认清上情、把握市情、审视下情、外出取经的基础上,起草了《大庆市加快地方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经过上下讨论、十易其稿后,报请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并以市委办公室文件下发。还制定了《大庆市市级重点工业项目推进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颁布实施。这些文件包含了多项优惠政策。按照市政府确定的“以地换税、零价收费、先投后退、比例匹配”的原则,市经贸委还与开发区共同起草了《鼓励中省直企业及各县区到高新区“一区三园”投资创办企业暂行办法》,促进了地方企业与中省直大企业的联合协作。市经贸委还着力扶持中小企业,制定了《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章程》和《担保资金管理办法》,为一批重点项目提供了8 000 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保障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庄丽荣)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企业的支持】 2001年,市经贸委多次带领企业“跑省进京”,做好汇报工作,使一批企业的项目开发得到国家、省的重视和支持。油田电缆公司无微孔无水树110 千伏交联电缆开发项目被列入年度国家重点技术创新计划;天大宏方公司宽带数据传输平台、三维公司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平台、大丰公司跨台区电网数据监测系统3 个项目被列入年度国家新产品试产计划。此外,还为金锣食品公司、长垣管业公司、杜尔伯特伊利乳业公司、让区塑料园、日月蛋白公司共5家企业的2.1亿元银行贷款申请了省技改项目贷款贴息,贴息总额1 200万元。 面对地方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矛盾,市经贸委积极向银行推荐产品有销路、发展有前途的企业,为企业争取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帮助企业获得贷款 5亿元。同时,为晓雪啤酒公司、林甸县乳品厂、肇融亚麻纺织公司、粮食局制油厂申请省扭亏增盈专项资金 150万元,减少了企业利息支出,使这几户企业当年实现扭亏为盈,带动全市的扭亏增盈工作上了一个台阶,保证了全市地方工业企业连续三年整体盈利。
                                     (庄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