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统计管理

统计管理

统计管理



  【高质量完成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任务】
  2001年,全市各级统计部门以推行在地统计工作为契机,精心组织,圆满地完成了工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业、贸易业、服务业、科技开发、劳动工资、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物价、工价、住户、企调、地调、农调等18个专业统计年报及16个专业的定期报表编制上报工作任务。在报表编制上,抓了三项工作。一是狠抓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落实。市、县区统计局分别召开了各专业年报会,认真部署国家、省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制度,做到对报表制度变化清楚、统计指标含义清晰、上报时间和任务明确,并层层贯彻落实到基层。二是强化业务指导,严格管理程序,把好报表数字质量关。市局各专业科室面对实施在地统计后统计报送渠道的变化,分兵把口,加强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派科室人员到县区讲报表要求,帮助编制月报程序,并为县区安装调试微机。三是建立并实行数据质量评估制度,从宏观上把握统计数据质量。市局对工业、农业、农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专业统计数据质量集中进行分析和评估论证。各县区加强了报表数据质量评估工作,对统计指标的增减变动进行纵横对比分析,保证了统计数字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对法人单位及产业活动单位名录库也进行了清理整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名录库。
                                 (赵树民 张冀平)
  【统计制度改革稳步实施】 2001年,稳步推进了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并初步见到成效。一是统计范围由2000年在全市所有中省直多种经营企业中进行,2001年扩展到全市各种经济类型单位。二是统计专业由1999年在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先行试点,2000年扩展到农业、劳动工资、交通运输业,2001年则将金融业、保险业、通讯业等专业全部纳入在地统计。三是进一步完善并规范了统计指标体系,积极开展各项专项调查。从大庆实际出发,推行了国内生产总值月度核算制度,建立了绿色农产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特色种植、养殖业统计和可持续发展、高科技现代化城市跟踪监测统计。开展了限上工业生产销售统计、主要财务指标统计、工业增加值测算统计、限下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抽样调查统计、主要工业品流出统计,建立了分城乡、分产业、分经济类型的从业人员统计、城镇失业人员统计、社会保障统计。 开展了劳动工资抽样调查、R&D资源清查、城镇安全感调查、房地产管理业财务状况调查和妇女儿童监测统计等工作。完成了企业常规调查、专项调查和省城调队部署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企业景气调查、现代企业制度及国家重点企业跟踪监测调查、企业集团调查等常规调查。在各项调查中,加强了对 100家样本企业的走访调查,摸清这些企业经营状况。完成了保健食品企业调查、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收入情况调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调查等9次专项调查任务。在满足向省队汇总需要的同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全市企业发展情况。
                                 (赵树民 张冀平)
  【人口和基本单位普查顺利进行】 2001年,人口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全市人口普查编码工作,发表了人口普查快速汇总公报。通过选聘、培训录入人员,加强对录入质量控制管理,圆满完成了全市人口普查表的光电录入、数据修改和汇总工作,全市编码、数据处理顺利通过省普查领导小组的验收。大庆市被评为国家级人口普查工作先进单位。杜尔伯特县等 7个单位(县区级3个、乡镇级4个)被评为国家级人口普查先进单位,杜尔伯特县一心乡等11个单位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基本单位普查如期进行,组建了普查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市、县区政府组建了主管领导任组长、统计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编委、技术监督、工商、民政等11个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基本单位普查领导小组,在统计局内设普查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石油管理局、石化公司、石化总厂、大庆电业局、新华电厂、林源炼油厂等 9家中省直企业也成立了普查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积极配合所在区普查机构开展普查工作。各乡镇、街道也相继组建普查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做到了组织和人员落实。
                                 (赵树民 张冀平)
  【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2001年,全市各级统计部门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开展统计分析和统计调研。市、县区两级统计部门共撰写统计分析 200多篇,这些分析报告在领导决策中发挥了参考依据作用。市局撰写的《大庆综合城市竞争力研究》、《大庆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等4 篇统计调研报告和统计分析获全省第四届统计优秀成果、优秀分析奖。认真开展数字资料编辑工作。编印了《大庆统计年鉴—2001》、《统计资料提要》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卡片,编辑出版了《大庆经济统计分析》一书,全面反映了13年来大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做好“短、平、快”统计数字信息提供、咨询和新闻发布工作。市、县区共撰写统计信息 100多篇,对领导讲话、重大会议材料中涉及到的统计数字及时提供、严格把关。拓宽统计服务领域,向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提供统计数字咨询服务,树立了统计部门数字权威的形象。
                                 (赵树民 张冀平)
  【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2001年,全市各级统计部门将统计法制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普查与执法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统计法制建设。一是继续深入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对全市45名统计检查员进行培训,组织市局17名统计检查员参加市法制局举办的统计检查证复检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执法检查和办案水平。二是组织开展全市范围的统计执法大检查。根据国家、省统计局、监察部(厅)、司法部(厅)《关于开展(统计法)和“两办通知”执行情况大检查的通知》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全市范围的大检查,制订检查方案,成立检查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在报纸、广播中公布统计执法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举报地址,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全市共抽查424家单位,查出统计违法行为300多件,立案81件,其中给予警告26件,经济处罚62件,罚款金额达 5.8万元,有力地震慑了统计违法行为,维护了统计法律的尊严。大庆市被评为全国统计执法先进单位,杜尔伯特县和萨尔图区被评为全省统计执法先进单位。
                                 (赵树民 张冀平)
  【加快统计现代化建设】 2001年,大庆市被省统计局确定为全省统计信息化建设地市级试点单位。市、县区统计部门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开展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工作。在完成人口普查、统计年报、定期报表及临时统计调查任务的同时,大力进行网络建设和软硬件环境的改善。在局域网建设上,加强安全性维护,定期制作加载月度经济信息库和年度报表数据库,建立完善了法人单位基本情况名录库、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名录库、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企业名录库、行业名录库、分县区企业单位名录库。并与黑大同庆公司合作,启用 WOA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人事管理和领导办公自动化。在广域网建设上,市局各科室与省统计局、县区统计局之间实现网上远程传输,并开通了市局各专业科室与省局、县区局out1ook专线。 在软件开发上,结合专业工作需要,先后编辑了劳动力抽样调查、妇女儿童监测统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购自市外的主要商品表汇总等应用程序,为提高专业工作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硬件配置上,市局陆续更新计算机,对机房进行改造,增强了机房安全性能和运行质量。各县区统计部门也都新配置了微机,使硬件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赵树民 张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