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
【概况】 截至2001年底统计,全市新口径内机械企业51 家(含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11.12亿元,工业增加值2.63亿元,利税9 314万元。资产合计 17.25亿元,从业人员7 456人。全行业已走出生产经营的低谷,结束了停滞徘徊的局面,出现了小幅度的增长。但由于全市机械工业相对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效益差,缺乏具有拉动作用的龙头产品,因此产品难以走出大庆,市场面狭窄,使生产发展受到较大局限。
(赵文江)
【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2001年,全市机械行业注重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项目,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年内先后开发了无油空气压缩机、风机、燃气/空气比例调节器、水处理设备、捞油车、采油井口装置、系列永磁电机等7项新产品。 列入市重点项目的大庆金运公司钕铁硼永磁电机项目,是该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替代传统电机,是国家计委推广扶持的项目。该项目土建工程已结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预计2002年上半年可试生产;北方汽配城二期工程、垃圾处理设备生产两个项目正在进行报批。在机械行业内实施名牌战略,注重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庆子牌电线电缆、庆仪牌系列仪表、庆牌CYJY10—3—53HB抽油机系列、庆牌27/8TBG油管系列被评为市级名牌产品。其中庆子牌电线电缆、庆牌CYJY10—3—53HB抽油机系列、庆牌27/8TBG油管系列产品推荐为省名牌产品。各机械工业企业加强资本运作,努力融资扩大生产。大丰电气公司已完成上市前准备工作,进入辅导期。大庆弘阔总公司的无油空气压缩机、连接器出口日本、美国,创汇 120万元,实现了大庆机械工业出口零的突破。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为拓展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赵文江)
【总机械厂完成生产经营指标】 石油管理局总机械厂有在册职工2 109人,其中干部479人,工程技术人员254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17亿元,净值1.94亿元,主要设备1 395台。2001年,该厂通过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品结构、盘活企业资源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经营指标。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其中局外销售收入2 759万元),实现利润19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3万元/人·年,流动资金周转次数达到1.03次。
总机械厂在生产经营中坚持“以销定产”的原则,充分发挥销售工作的“龙头”作用,全面实施“依托油田市场求生存,开发外部市场谋发展,进军国际市场拓展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的营销策略,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理顺内部市场渠道。针对产品销售中间环节造成的销售成本过高问题,经过做工作,使油管、抽油机两项产品实现了直接销售。同时,理顺结算渠道,保证了工厂资金的良性运转。二是突出主导产品。将主力营销队伍集中在“机、管、泵、车”这些主导产品的市场开发上,分层次、分区域、分产品开发市场,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拓宽销售渠道。全年承揽工作量3.64亿元,其中承揽抽油机 954台,实现产值1.25亿元;油管2.72万吨,实现产值1.75亿元;抽油泵3 182台,实现产值825万元,对企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三是加大外部市场开发力度,全年承揽外部市场工作量 1 101万元。四是规范市场开发行为。针对工厂多年来形成的多头开发市场、造成内部无序竞争的局面,下半年,对下属个别小厂小点进行了清理整顿:合并了内、外销公司;成立了机加、容器制造两个专业公司,规范了市场开发行为,整体营销能力进一步增强。五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在抽油泵、油管两项产品取得API证的基础上,又申请了抽油机、采油井口两项产品API认证,为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
(梁文鹤)
【加快产品开发步伐】 2001年,总机械厂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开发方向,加快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技术改进,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 8 741万元,挖潜增效、降低成本66万元。1.先后设计开发三种型号的双驴头抽油机和两种型号的双驴头液压抽油机,并完成了将10型37HB偏置抽油机改造成双驴头抽油机和偏锤型节能抽油机的技术改造任务,使该厂的抽油机形成了 7个系列34个型号规格的产品型谱,增强了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2.在抽油泵的开发上,设计制造出防砂泵、防气泵、大流道泵和抽聚泵等特种抽油泵,扩大了抽油泵的市场占有率。3.按照 API标准先后完成了七种整筒抽油泵、四种杆式抽油泵、两种油管、三种抽油机、三种采油井口产品的图纸设计,其中两台按API 标准设计的抽油机已投入制造,为产品出口作了技术准备和产品储备。
在产品开发和更新改造中,该厂广大科技人员集中力量开展革新攻关活动,取得可喜成绩。先后研制并应用铣抽油机横梁体平面专用机床;研制生产10型、8 型双驴头抽油机后驴头所需的互换性工装; 同时还开展了26H减速器批量生产工艺、抽油机关键件数控车削等技术研究工作,使加工质量和加工工效大幅提高。
(梁文鹤)
【加强企业管理取得实效】 2001年,总机械厂以石油管理局开展“企业管理年”为契机,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各项管理工作,使生产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一是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组织结构。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将基层单位的经营模式划分成分公司、子公司、模拟子公司以及合资公司,工厂下属2个分公司、3个子公司、6个模拟子公司和4个合资公司。同时,将机关调整为9部1室,理顺机关职能,优化管理程序。在此基础上,相应调整了干部配置,一批年轻有为、知识结构合理的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二是强化成本管理,开展以成本为核心的节约挖潜工作。严格控制各类支出,采取措施降低管理费用,关封新厂区一栋办公楼、一栋宿舍楼及部分闲置工房,节约采暖等费用 152万元;对生产材料、办公用品实行集中统一采购,年实现采购效益 824万元;严格控制物业管理费支出,节约费用84万元。三是加强资金管理,保证生产经营良性运转。努力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增强成本意识,加强费用管理;实施财务预测约束,强化财务纪律,在资金使用上,按计划集中控制,量人为出,保市场、保生产。四是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市场信誉。针对工厂出现的20起质量事故,开展“质量整顿月”活动,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狠抓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质量体系运行水平和产品的实物质量都有较大提高。五是强化安全管理,安全工作又创佳绩。2001年该厂荣获管理局“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金牌单位和环保先进单位称号。
(梁文鹤)
【特种汽车改装总厂成立】 2001年7月3日,按照大庆石油管理局机加系统改革的总体部署,以生产抽油机为主业的第二机械厂,正式更名为特种汽车改装总厂,从而停止大部分抽油机生产,全面向特种汽车改装业发展。为了适应企业转型的需要,该厂进一步理顺组织机构,进行了生产组织和机关机构改革。厂机关科室由原来的14个缩减为现在的11个,基层单位由24个减少到17个。在生产经营方面,他们提出以“专有技术和特种产品开拓市场”的发展思路,采取联合、引进等途径,加大油田专用车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年内,该厂已形成包括“先锋”、“东北王”、“红叶”等 4个系列、30多个品种的特种车生产和技术储备能力。同时,对厂房、设备、工艺装备、辅助设施等进行调整改造,初步形成了汽车改装、汽车修理和机械加工 3个专业化的生产作业体系;并本着产销一体化的原则,对各生产单位的劳动组织机构进行重组整合,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2001年,全厂完成工业总产值2.22亿元,比上年增加26%。实现销售收入2.52亿元,比上年增加58.5%;完成外部市场销售收入1 926万元,是上年的 6.2倍;创利润987万元,比上年增加576%。同时,超额完成管理局下达的1 442万元的目标利润考核指标和1 284万元的上缴利润考核指标,经营成果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徐建军)
【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2001年特种汽车改装总厂以降本增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苦练“内功”,不断强化企业管理。一是控制材料成本,实行了最高限价制度,使材料采购价格与过去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二是加强定额管理,强化过程控制,并在全厂范围内积极进行平库利库,加大了边角废料的利用率,节约挖潜。三是强化财务资产管理,对厂属单位会计人员实行委派制,对委派人员改变与原所在单位的隶属关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从而强化了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规范了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行为。四是加强能源管理,进行锅炉管网的改造,预计节约成本70万元;封存30辆在用机动车辆,年减少费用近百万元。五是加大质量控制力度,促进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使产品实物质量明显提高。2001年年底该厂通过了采油井口和阀门产品的API认证审核,迈上了质量管理的一个新台阶。
(徐建军)
【潜油电泵生产实现高速增长】 潜油电泵技术服务公司是隶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的潜油电泵专业生产厂。2001年,公司全体员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30.1%。实现节余 2 82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309%。其中电泵主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1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69%,实现了三年翻一番的高速增长。多元经济实现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了23%。全年生产机组1 349套,完成年计划的135%。全年销售机组1 323套,同比增长23%;全年检修电泵机组 305套,完成年计划的101%。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获管理局银牌奖。公司继续保持了黑龙江省“双文明建设标兵单位”称号。
(李春霞)
【电泵公司市场开发形势喜人】 2001年,潜油电泵公司把开发市场、增加产品市场占有率作为公司的“生存工程”来抓。一方面,坚持“立足油田,一流服务”,牢固占领局内市场,积极做好与油田公司的关联交易。他们把电泵销售贯穿到油田产能设计规划、生产运行、生产形势分析的全过程当中,展开电泵市场预测、产品储备等工作,为电泵销售争取主动。特别是全心全意做好电泵技术服务工作,全年共对1 778口电泵井进行了5 000多次服务,总行程达50万公里,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用户信赖。与此同时,电泵公司还适应市场经济特点,下调了机组检修价格,促进局内市场稳步增长。 全年关联交易销售机组1 051套,创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该公司把开拓外部市场作为长远发展战略加以实施,通过改革销售机制、灵活销售手段、重奖开拓外部市场有功人员等措施,调动了销售人员积极性。通过完善对外销售网点,充实驻外人员,加大驻外机构的设备、设施投入,增强了外部市场的开发实力。销售和服务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畏艰难,努力工作,使外部市场开发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秘鲁签订了5套、价值126.9万元的电泵机组供货合同;与美国Weatheford公司洽谈成功,签订了合资经营意向书;在苏丹的市场继续稳步扩大。 截止年底,仅国外新签合同金额就达到 3 000多万美元。
(李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