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概况】2002年,全市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扎实地推进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编印了《大庆市公民道德建设简明读本》 1万余册,供广大市民学习;开展了“地税杯”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共举办竞赛活动 150多场;组织了实验中学“宏志班”筹建工作和支持“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活动。二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四进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创建文明活动实施方案》。全市共举办“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主题讲座和科普电影展映900多场(次);开展“以法育人、以法助人”法律教育培训班2 000余次。龙庆、兴化、新星3个社区被推荐为省级文明社区,长青社区被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三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单位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市工商局、市卫生局被省文明委推荐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市环保局被省文明委推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四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 2.5万户。肇州县永乐镇被推荐为省级文明乡镇,让区喇嘛甸镇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杜尔伯特县一心乡民主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董善礼)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2年,全市以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为目标,掀起了公民道德教育的新高潮。第一,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宣传基本道德规范。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3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地税杯”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 竞赛活动历时两个多月,得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小学生、特殊群体等的积极响应,先后有600多支代表队、2 000多名选手参加了150多场(次)比赛。直接观众达到 3万多人次。5月24日,在大庆电视台举行的最后决赛中,红岗区、让胡路区和大同区代表队分别获得前三名大奖。另外,还收到来自市直机关、五区四县、企事业单位寄来的笔试答题卡 3万多份。第二,加强基层道德教育,提高市民道德素质。制定大庆市落实《纲要》的实施细则、编印下发《大庆市公民道德建设读本》。各区县通过新闻媒体、街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中小学校、市民学校等教育阵地,普及了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和礼貌礼仪知识。如肇源县在县电视台开办“公民道德大家谈”专栏;龙凤区、红岗区利用街道教育中心和市民学校等载体,掀起对《纲要》的学习热潮。第三,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中开展创建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为了规范机关文明创建工作,结合大庆机关工作实际,制定了《市直机关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考核细则》(试行),分组织领导、创建工作开展、工作实际三个方面,重点考核领导班子抓双文明建设情况,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职工素质提高情况,以及道德建设、依法行政、文明服务、作风建设、文明办公、工作创新等 9个项目,实行百分考核。领导班子廉洁情况、班子领导违背基本道德情况、行政执法情况、安全领导情况 4项为否决项。文明创建工作促进了机关建设。仅市直机关就有38个单位申报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如市环保局加强文明创建工作,环保工作连年上台阶,为大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做出贡献。该局2002年被推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在抓机关文明创建工作的同时,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创建文明学校、争做文明学生活动。如萨尔图区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了“讲文明、讲道德”有奖征文和“美化家园、做文明使者”等活动,共评出文明学生100名。
(董善礼)
【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2002年,全市以评选文明窗口为重点,深入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活动中,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健全规范。各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都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行业、本部门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同实行“两制”(公示制、承诺制)结合起来,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如市交通局在往年出台的《大庆市交通局禁令》的基础上,2002年又重新完善了办事公开制度,制定出台了改善服务、文明执法《九必须、九不准》、《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开门纳谏制度》。聘请 100名行风义务监督员、500名信息反馈员,确定100个下访联系点,实现了行风监督网络化。二是评选文明窗口。各个行业都培养选树一批文明窗口,发挥文明窗口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本行业服务水平上台阶。如省通信公司大庆分公司采取了“首问负责制”,要求第一个接待用户人就要负责满足用户的要求,直到用户满意为止。并坚持每月对全市各主要营业网点落实“首问负责制”的情况检查一次。三是推进深层次服务。大庆市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实施方案下发后,各行业都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如市交通银行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度,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实行综合柜员制度,构建优质高效的柜面服务体系。工商、卫生、税务、邮政、电信等行政执法部门和窗口单位把服务向社区延伸,促进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水平的提高。市卫生局、市工商局被推荐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董善礼)
二是围绕“四进社区”活动,建设一批示范点。每个县(区)都确定2~3个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以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设施为主要内容,以科教、卫生、文体、法律“四进社区”活动为主要载体,创建水平不断提高。围绕“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这一主题,组织科教讲座600多场(次),放映科教片300场(次),举办培训班60多期,直接受教育者 6万多人。市卫生局在全省“四进社区”活动座谈会上介绍经验,得到省委领导的肯定。萨尔图区、让胡路区、红岗区、肇源县举办了送科技书籍到居民活动,全市共送书 5万多册。让胡路区政府投资40多万元,在各社区安装设置了16块永久性的灯箱式的社区综合建设宣传牌,定期宣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居民中的好人好事。同时,开展了“以法育人、以法助人”为主题的社区法律教育活动。全市共举办普法骨干培训班 2 000余次,受教育者达60万余人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全市共辟建社区文体活动中心 300多处,利用率达 98%。市卫生系统还采取有力措施,健全各项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培训卫生服务人员,把准医药入口关。以上做法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中专题播出,并得到中央文明办调研组的肯定。三是资源共享,同创共建。每个县(区)都选择一两个社区与驻地单位搞好共建工作,共同利用相关资源,发挥联动作用,推动共建工作。如红岗区红岗街道办事处与采油四厂协调,出资为爱心社区修建了包括篮球场及环形健身路等占地 5万平方米的景林公园,每天吸引几千人参加休闲锻炼。 (董善礼)
【文明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2002年,全市以创建文明社区为基础,继续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文明委《关于在城镇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开展了文明社区评选活动。一是从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楼院、文明街路、文明市场、文明小区等基础创建抓起,扩大参与面,使群众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如大同区规定每周六为小区居民卫生清洁日,逐步形成了“文明伴我行,小区靠我净”的良好氛围。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取得成果】2002年,全市贯彻绥棱、宁安现场会议精神,以“十星级”文明户评比为基础,努力创建文明村镇。各个乡镇普遍建立了 2个文明村示范点。如大同区在全区8个乡镇中培养361户科技文化信息中心户,使他们在学文化、用科技、讲文明、树新风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肇源县开展了“以诚相待、以城带乡、携手同铺致富路”活动,16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16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脱贫致富,共建文明村;让胡路区喇嘛甸镇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公益事业,
强化基层组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他们的做法被省文明办《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简报》总结推广。在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中,由于成绩突出,肇州县永乐镇被推荐为省级文明乡镇;杜尔伯特县一心乡民主村被中央文明办确立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董善礼)
【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2002年,市文明办认真做好“宏志班”和支持“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入选大学生的推荐工作。通过走访调查、媒体公示等途径,把 4名中学生送进市实验中学的“宏志班”,15名大学生被纳入“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范围内。林甸县文明办采取有力措施,避免了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受到中宣部有关领导的表扬。全市对“宏志班”给予了高度重视。米琪食品公司捐款5 000元,资助“宏志班”学生。实验中学为“宏志班”设置3个班主任,分别负责学习、生活、心理教育三方面工作。为学生减免学杂费、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义务补习语文、外语等科目,并设立“宏志班”奖学金。他们还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式对“宏志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社会,发奋学习,报效祖国。市文明办在全市大力宣传“宏图寄党恩、志远报国强”的宏志精神,开展向“宏志班”学习活动。号召实验中学其他各班级、全市各个学校学习宏志班学生学习刻苦、做人诚实、积极向上、生活朴素的优点,在全市各学校掀起了学习“宏志班”的热潮。 (董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