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水利
水利
【抗春旱保春种扎实有效】2002年,大庆水务局抗春旱、保春种工作扎实有效。一是提前做好旱情预测,及时向市政府呈报了《2002年春季全市旱情形势及抗旱行动计划》。二是认真抓好设备检修。共检修机电井4 479眼,大小抽水站 114座,各种机电设备9 532台套,各种喷灌设备1 820多台。三是努力发挥工程效益,启动抗旱大井 1万眼、抗旱小井3.4万眼、节水灌溉工程 4 000处,用于旱田浇灌。沿江灌区采取增设导水设备,实行二级导水的办法解决水田灌溉。四是积极增加抗旱投入。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31万人,出动抗旱车辆10万多台,投入抗旱资金 9 900余万元。五是努力做好抗旱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春季抗旱期间,共完成浇灌面积390余万亩,坐、滤水种面积530万亩,确保了一次播种出全苗。 (郑国民)
【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2002年,全市新打抗旱水源井18 421眼,其中大井 1 331眼,小井17 090眼;新建节水灌溉工程 621处,全部为移动式喷灌。全市新增旱田有效灌溉面积34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3万亩。新建节水灌溉示范区 3处,即肇源水田标准化示范区、肇州旱田节水灌溉实验示范区和草原灌溉示范区,总投资 708万元。同时,经争取立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大同区林源镇国家级节水灌溉项目区建设,项目资金 181万元;完成了肇源县民意灌溉区省级水田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项目投资 100万元;完成了杜尔伯特县大黑山牧场青贮饲料种植项目区建设,总投资42万元。大庆市抗旱打井、节水灌溉项目区建设全省领先,得到国家和省水利部门的高度评价。 (郑国民)
【实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大庆市是一个严重的资源性和水质性人畜饮水困难地区。2000年国家实施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提出用 3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到2002年底已完成国家下达的前5批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计划,建设自来水工程406处,受益人口23万人,总投资5 606万元,其中国投2 300万元,省投561万元,市投561万元,县乡村及群众自筹 2 184万元。工程建设标准高、质量好、管理机制完善,全部是自来水入户,得到了国家和省水利部门的多次表扬。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大庆作为全省惟一的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典型发了言。水利厅还在大庆召开全省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向全省推广大庆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 (郑国民)
【开展防汛防洪工作】2002年,大庆市防汛、防洪工作进展良好。一是防汛工作全面落实。积极落实防汛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重新调整加强了防汛组织机构,全面落实了防汛责任制;组织编制“度汛方案”和“城市防洪预案”,落实了物资筹备、抢险队伍组织、后勤保障及群众安全转移等项工作的具体保证措施;对堤防、水库和排水干渠的险工弱段、穿堤建筑物等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积极组织防汛备土工作;组织开展了汛前检查。二是防洪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完成辖区内松嫩两江和城市防洪年度应急度汛工程建设,启动了病险水库消险加固工作。其中两江应急度汛工程建设,总投资 3.5亿元,已完成2.7亿元,年完成3 000万元,两江堤防基本达到新20年一遇标准;城市防洪应急度汛工程总投资 2亿元,已完成1.66亿元,年完成 5 700万元,使主力油田防洪已经达到新50年一遇标准;市三座病险水库中,八一水库消险加固已经启动,南引水库水毁堤坝恢复已经收尾,东升水库消险加固已上报国家争取2004年立项启动。三是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全省领先。当年,投资 500万元,完成了以水文测报与信息采集为基础、以通信与信息处理为手段、以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现代化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建设。由于市领导重视、匹配资金到位,市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在全省各地市中率先完成,而且建设标准高,还配备了防汛作战指挥沙盘。四是办公现代化水平高。与北京师大联合开发了大庆市水务信息网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系统。全局职工每人一部微机,每人一部局域程控电话,为将来的无纸化办公作好了准备,也使水利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郑国民)
【水政、水资源管理有新起色】2002年,市水务系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以“水与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纪念活动。启动了“大庆市地下水保护战略”,在市区集中开展了以整治和清理非法取用地下水为内容的水行政执法大检查,下发责令整改违法行为通知单43份,封堵深水井22眼、浅水井55眼,石油管理局自动关闭地下水源两座、深水井52眼。对大庆水库库区和引渠周围非法取水的17个鱼池进行了取缔清除,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突出抓好节约用水工作,认真实施取水许可制度,继续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启动了地下水资源保护战略。由于以往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市区内地下水严重超采,出现了 5 560平方公里的降落漏斗。为了涵养地下水资源,把地下水资源作为战略资源进行保护,发布“关于严禁在主城区非法开采地下水”的公告,加大了对在主城区非法开采地下水行为的查处力度。
(郑国民)
【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市、建设“百湖之城”的要求,市水务系统积极开展地面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对主城区18个泡沼及相关水系进行综合整治,到2020年,完成“百湖”治理工作。已启动明湖、万宝湖、黎明湖治理工程;明湖综合整治工程已经完成,并对游人开放;万宝湖治理主体水利工程也已完成。黎明湖治理已在完成水利基础工程建设和湖滨景观建设的基础上,2002年又完成了园林绿化、灯光亮化、休闲健身设施和露天文化舞台等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 5 350万元,并已对游人开放。同时,实施了以蓄为主的治水方针。根据全市严重缺水的实际情况,大胆地调整传统的“蓄泄统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战略为“蓄泄统筹,以蓄为主”的现代治水方针,实现洪水资源化。按照市领导“截留天上水、用好地表水、节约地下水”的指示精神,积极修建蓄水工程。投资60万元完成肇州新化水库建设,增加蓄水能力34万立方米;筹资 120万元完成肇州永强和肇源二站蓄水工程建设,新增蓄水能力 124万立方米。经科学预测,市水务局协调大庆地区防洪管理处使北廿里泡滞洪区在汛前留存6 200万立方米水没有外排,保证了湿地环境用水需求。
(郑国民)
【多方筹集水利建设资金】2002年,全市协调争取水利建设资金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有四点:一是抓住国家增加内需、增大水利建设投入的大好时机,积极申请列项,争取项目资金。全年争取国家两江应急度汛工程建设投资3 000万元、城市防洪应急度汛工程投资2 850万元、城市应急供水工程建设资金7 500万元,争取国家和省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资金2 235万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900万元、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建设资金350万元,总计争取国家和省水利建设资金1.68亿元。二是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2002年市财政支农资金 1 000万元,通过水资源费列支 1 732万元。各县区也逐年增大了水利建设投入,大同区除按要求积极筹措农村人畜饮水解困等工程项目建设地方匹配资金外,还通过财政拨款 300万元、动员职工捐资325万元用于抗旱水源建设。 三是积极寻求企业支援水利建设。通过为企业搞好服务真情感动、确保投资方合理权益驱动、受益单位理应匹配投资政策促动等办法,全年共协调各大企业投入水建设资金1.43亿元。四是发挥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采取政府补助、余额自负、产权归己等办法引导和鼓励农民群众自筹资金用于打井和购置节水灌溉工程。全年整个水利建设投资完成3.45亿元。 (郑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