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巩固创模成果再创环保佳绩】2001年 8月,大庆市被环保总局正式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从而使大庆市成为地市级以上城市中第15个、内陆资源型城市中第 1个进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的城市。进入2002年,为了巩固创模成果,早日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全市环保系统职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再接再厉,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创出了新的业绩。一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认真履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年内,共审批新项目72个,工程总投资47亿元,其中环境保护投资2.4亿元。对“十五”期间首批4家环境污染治理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的通知。完成了炼化公司糠醛污水伴生气治理、石化公司化工二厂综合治理等32个老污染治理和改造项目。二是起草了《黑龙江省油气田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通过市政府已经上报到省政府,列为2003年省人大立法计划。相继出台《大龙虎泡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38个环境违法案件下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并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市里共受理环保方面的信访案件678件,均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开通了12369环境信访自动受理系统。三是制订了《整治城市低空大气污染工作实施方案》,对“实施方案”要求拆除的燃煤锅炉已超过整改时限又不自行拆除的,由环保、公安、城管、法院等部门联合进行强制拆除。总计强拆与自拆(包括改造)烟尘排放超标的燃煤锅炉485 台。积极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检测车辆 8.8万台,对超标车辆进行有效治理。四是加强违章建筑和噪声的监控,共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5 788户、48.1万平方米。投资1.3亿元,建设了石油管理局电力总公司20万吨粉煤灰陶粒项目,使燃煤锅炉排放的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在主要街道设置机动车禁鸣喇叭标志81处。在“中考”和“高考”期间,市、区环保部门出动监理人员 170余人次,对考场周围和居民区噪声源进行严格管理,为考生提供安静的考试环境。     (王玉勋)
  【大庆生态市建设现场会召开】 9月28日,大庆生态市建设采油四厂现场会在该厂举行。与会各级领导参观、考察了在盐碱荒地上建起的柳绿花红、水清鸟鸣、景色秀美的采油四厂生态园后,市委书记、市长王志斌作了重要讲话,他要求全市要用三、五年的时间建设 100个采油四厂生态园似的生态园,搭起大庆生态城市的基本框架;全市要学习、借鉴采油四厂生态园建设的经验,要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用10年把我市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他说,采油四厂生态园建设得好、设计得好、管理得好,可以说是荒漠上的绿洲。它重要的是不仅在于园林建设自身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内涵的精神和经验。这个典型非常好,意义十分重大。推广这个经验,将对全市的生态城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王志斌指出,学习四厂的经验,必须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只抓生产不抓生态,不是好领导,不是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领导,是对人民不负责任,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王志斌说,盐碱地上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能不能搞好生态建设,四厂的经验给我们坚定了信心。四厂能做到大家也能做到,全市也能做到。四厂给我们的启示很多:一是抓生产不忘抓生态,探索实践了与油田开发并重并举、协调共进建生态的路子;二是讲求科学、因地制宜,探索实践了盐碱滩上种活树、综合整治建生态的路子;三是以职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探索实践了为众人、集众智建生态的路子;四是修旧利废、勤俭持家,探索实践了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建生态的路子;五是苦干实干、甘于奉献,探索实践了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建生态的路子;六是领导真心,强力推进,探索实践了自上而下、形成合力建生态的路子。王志斌最后强调:每一个单位,都要建一个绿化园区、园地,自己选地方。全市要编制总体计划,大企业的二级单位要一厂一园;五区、四县、开发区,要一县一园、一区一园。之后再进一步一乡一园、一街一园;市直单位也要搞几个绿化园区,用三、五年的时间全市要搞出 100个四厂似的绿化园地,这样全市生态城建设就会有个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
  市委副书记阮殿龙主持会议,并提出了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要求。会上,采油四厂厂长杜国民作了经验介绍。石油管理局副局长苏玉添、油田公司副总经理王广昀先后作了表态发言。展云庭、韩冬炎、黄太春、李勇库、李长荣等市领导和五区、四县、开发区及大企业的领导280余人参加现场会。                              (闻泽)
  【采油四厂园区荒漠变绿洲】大庆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生态园是全市生态建设的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市委、市政府树立的典型。采油四厂周边土壤曾严重盐碱化,再加风沙大,干旱少雨,便形成一片荒芜的盐碱滩,后又变为肮脏的垃圾场。4 年前,四厂领导开始带领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清走了全部垃圾和碱土,在周密规划的基础上,改良土壤,植树种草栽花。为保证植树成活率,他们所挖的树坑达一米多深,坑的最下层撒上克碱的酒糟,然后是黄沙层、粪肥和黑土层,这样植树成活率接近百分之百。再加上日常精心管理,适时松土、浇水、施肥,终于建成了方圆 4.2公顷、景色秀美的生态园。园内不仅杨柳成荫,鲜花争艳,绿草如茵,而且有人工开掘的蓄水渠和养鱼池,有休闲园区和各种自制的健身器材,还有利用废旧砖木、钢材、水泥板建起的图书室和长达 2.4公里的空中廊桥。来到这里的人们无不称赞这里创造了“一片绿色奇迹”。市委书记、市长王志斌赞誉采油四厂生态园是“荒漠绿洲”,并决定在此召开生态市建设现场会,推广采油四厂的经验,号召全市人民向他们学习,发扬大庆精神,艰苦奋斗,创造条件,早日把大庆建成生态园林化和高科技现代化城市。           (钟和)
  【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2002年是大庆生态市建设的启动年,市环保等部门编制完成了《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等10项规划,为科学合理地开展生态建设提供了依据。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巩固创模成果建设生态市电视动员大会。市委书记王志斌向全市人民发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动员令。市环保和审计部门互相配合,保证了生态审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编写生态市建设简报20期,及时向国家和省里汇报大庆生态市建设动态信息。各区县、企事业单位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整个生态市建设开局良好,已经涌现出采油四厂生态园区等先进典型。全年投资8亿元重点实施的生态环境建设十大工程进展顺利。
                                     (王玉勋)
  【开展创建绿色家园活动】2002年,经市环保等部门的提议,一场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在全市展开。许多社区动员居民植树种花,保护草坪,清扫公共卫生,努力使自己的家园更加清洁、优美。还聘请了百名环保监督员,负责督促和教育居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年底,评选出大庆市“十佳”绿色社区等先进典型,为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树立了样板。中央电视台、中环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大庆生态市建设和创建绿色家园活动的情况。中环报10月30日还为此发了专版。大庆电视台开设了“走进生态市”节目,大庆日报设立了“聚焦生态市”专栏,全方位报道生态市建设情况和创建绿色家园活动。     (王玉勋)
  【市区低空大气污染整治成效显著】自2001年底以来,由部分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和市民代表共50多人组成的市人大环保执法检查团,对萨尔图区、龙凤区、让胡路区的2蒸吨/小时以下燃煤小锅炉污染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检查出的污染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拆除违章小锅炉,从源头上整治低空大气污染,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按照检查团提出的要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经过缜密的前期准备工作,由市环保局、法院、公安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首次对世纪大道两侧已超过“法定时限”尚未自拆的2蒸吨/小时以下的违章燃煤锅炉,依法实施了强制拆除。2002年上半年,全市主城区范围内违章燃煤小锅炉强拆主要任务基本完成。红岗、大同区也强拆过半。对一些已保证更换环保型锅炉但尚未选定锅炉、燃料类型的业户,准许其在选择好合适锅炉后一次动工完成改造。9月1日和12月19日,市、区联合执法队伍对个别虽已做出承诺但仍然没有按要求动工改造的违法业户分别组织了强拆,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反响。经过一年多的执法检查和监督整治,取行了显著成效,查处和拆除严重污染环境的2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小锅炉 500多处,使市区内的低空大气污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闻泽)
  【环境监测取得新成果】2002年,市环保部门加强环境状况的监测工作。全年实施监测135 次,获得监测数据15万个,为搞好环保管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市监测中心站努力提高监测人员的操作技能,坚持规范化监测,其监测工作质量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该站还进行了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规范化建设,发布空气质量日报365期,10月8日起正式发布空气质量预报。监测人员坚持深入居民小区,对50多家居室装修后空气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在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撰写的《大庆市“九五”环境质量报告书》获国家环保总局三等奖。还结合实践,完成了《汽车尾气净化纳米催化剂的研制》等科研课题。研究设计的火炬村埋地式无动力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已顺利通过验收。      (王玉勋)
  【建立大庆环境信息网】2002年,大庆环保部门信息化建设取得进展。通过争取国外赠款20万美元、自筹资金 300万元,建立了千兆、百兆到桌面的网络系统。同时,建立了环保软件信息系统和多媒体教室。到年底,市环保部门办公区已有60多个网络节点正常运行,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化,提高了环保服务的效率。                 (王玉勋)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2002年大庆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汇总表



                                     (李善日)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