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大庆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检察

大庆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检  察
      ——2004年2月18日在大庆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陈德鹏
  一、一年来的检察工作回顾
  2003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与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和实践服务大局、强化法律监督的有效途径,各项检察工作呈现出创新发展的好形势。
  (一)切实转变执法理念,提高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水平
  全市检察机关坚持把推进和维护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为检察工作的第一要务,努力为实现市委提出的发展战略提供法治保障。一是大力开展“服务进百企”活动。确定了综合运用检察职能为企业发展服务的10项任务。深入对接企业进行专项调研,与企业共商发展大计;诚恳征求企业意见,不断改进服务措施;立足检察职能,帮助企业解决涉法问题。两级院不仅进企送法,还送点子、送思路、送管理经验、送检察建议。市院在油田公司开展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送法进企活动。龙凤区院发布了为企业服务的“四项承诺”。让区院推出了“服务快车”新举措。大同区院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使采油八厂避免经济损失200 多万元。《人民日报》、《检察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服务进百企”活动作了专题报道。二是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个案预防、系统预防、专项预防、活用检察建议等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积极推进社会化预防,市院分别在大庆监狱、市委党校、东风街道办事处建立了警示教育、廉政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基地。预防工作经验在《人民日报》、《检察日报》等媒体刊发。市院、萨区院、让区院、红岗区院、大同区院、林甸县院被省、市委评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先进集体。在省委预防职务犯罪“三年工程”考评中荣获全省第二名,受到省委的表彰。三是认真落实首办责任制。坚持以民为本,把落实控申工作首办责任制、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公开审查制度、办案“两见面”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把公平正义体现在接待、受理、答复的每一个环节。共受理来信来访469件,对144件署真实姓名的来信和群众来访,做到了100%接待、受理、答复。召开了全市检察机关“群众利益无小事”理论研讨会,推出了“创建来访者之家”新举措,省院给予了充分肯定。四是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全面推行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无偿代办制” 6项制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检务公开的具体内容,使检察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直接地接受群众监督。
  (二)突出公正和效率主题,提高检察工作质量
  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共受理各类呈捕案件2 295件、3 512人,经审查决定批捕2 064件、3 115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各类刑事案件2 579 件、4 343人(含变更管辖案件),已提起公诉2 083 件、3 265人。市院被省委政法委评为“严打先进集体”。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反贪部门共受案159 件,立案126件127人,现已侦结116件、117人,其中大要案51件,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 710万元。反贪工作在全省检察机关介绍了经验,市院反贪局被省院荣记集体二等功。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共受案 38件,立案侦结37件、39人,挽回经济损失近300万元。市院在全省检察机关介绍了开展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经验,市院、让区院、红岗区院、大同区院渎职侵权检察局被省院评为先进集体。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立案监督工作注重加强对有案不立等问题的监督,全年共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 112件,通知公安机关立案84件、92人,已全部立案;审判监督工作以监督违反诉讼法定程序、追诉漏罪等工作为重点,办理提请抗诉案件20件,追诉案件49件,追诉漏犯8人,追诉漏罪2件;民行检察部门共办理提请抗诉案件49件,办理抗诉案件41件,办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11件,避免国家损失290余万元,在全省民行系统比武竞赛中荣获集体第一名;刑罚执行监督工作重点加强对违法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问题的监督,监督减刑、假释案件52件,对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47名罪犯予以收监。立案查处监管场所职务犯罪案件6件、6人,审查起诉罪犯再犯罪案件3件3人,多次代表省院接受高检院清理超期羁押工作检查,受到了高检院的高度评价,清超工作在全省检察机关交流了经验。
  根据高检院和省院的部署,市院、让区院、龙风区院启动了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按照程序聘任了21名人民监督员。目前,已有7起案件启动了监督程序。《人民日报》等8家中央级新闻媒体对此予以了集中采访报道。
  (三)扎实开展“学创”活动,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
  在全系统开展了争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活动,推进了领导理论联系实际建设,9 个基层院班子全部被当地党委评为一类班子,让区院、肇源县院分别被省、市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让区院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通过调查、走访、座谈、发征求意见信及办案综合分析、典型案例剖析、案后回访、自查互查等方式,认真查摆和整改了在执法观念、执法水平、执法行为、执法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使干警在“为谁执法”、“为谁服务”方面受到了深刻教育。市院按照“一院一品”的特色创建思路,狠抓了各基层院在预防职务犯罪、规范化管理、科技强检、立案监督、班子建设等方面率先突破的重点,让区院被高检院确定为“全国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示范院”,红岗区院关于班子建设的经验被省院决定向高检院推荐,萨区院、龙风区院、杜尔伯特县院的经验被省院转发,大同区院在全省检察机关介绍了立案监督经验,萨区院预防职务犯罪和市院创建“来访者之家”的作法被《检察日报》刊发。两级院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工作经验,全部被省院转发。切实加强规范化管理,在检察业务流程管理中,突出抓了业务管理的法制程序,加强了法律监督体系建设,使办案运行机制更加高效规范;在检察队伍管理中,完善了竞争激励、监督制约等机制,使以素质、业绩为评价标准的动态管理机制更趋合理;在检察事务管理中,改进了考评机制,规范了办公办事程序。市院在全省检察机关介绍了规范化管理经验,创新业务管理流程的作法被高检院转发。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执法思想方面,有的干警大局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机械执法、单纯办案的问题。二是在法律监督方面,监督力度不够,重配合轻监督,效果不够显著。三是在执法作风方面,个别干警不依法办案、不文明办案,特权思想甚至以案谋私现象仍有发生。四是在业务能力方面,个别干警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偏低,致使办案质量和效率不高。五是部分基层院技术装备落后、业务经费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案工作。
  二、2004年全市检察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2004年全市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检察长会议和市委六届二次会议精神,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这个主题,坚持形象树检,深化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措施;坚持业务立检,深化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坚持科技强检,深化科技装备应用开发;坚持人才兴检,深化学创活动的“三个深入”;坚持从严治检,深化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有效的法治环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