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采油厂
第九采油厂
【第九采油厂】 油田公司采油九厂,1986年10月建厂。所管辖的大庆长垣西部外围地区,初步探明油气田18个,横跨两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三县(杜尔伯特县、泰来县、肇源县)、两区(让胡路区、大同区)、四场(绿色草原牧场、和平牧场、肇源农场、茂兴湖渔场),管理油田面积1.5 万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已先后开发了龙虎泡、杏西、齐家、金腾、敖古拉、高西、新店、新站、龙虎泡高台子层、布木格、龙南、新肇、葡西和他拉哈油田,投入开发面积184.5平方公里,动用地质储量6 169万吨;同时还对龙南古31井区、白音诺勒、阿拉新、新店等气田(区)进行了开发,投入开发面积70.3平方公里,动用天然气地质储量54.58亿立方米。全厂共管理联合站9座、转油站8座、集油站2座、集气站20座、计量间92座、油水气井2 400口。累积产油959万吨,累积产气6.07亿立方米。下设15个大队级单位,70 个基层小队,现有员工2 726人,其中管理人员494人,专业技术人员256 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7.9亿元,净值43亿元。2003年,该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油气生产为重点,克服非典冲击和洪水侵袭的负面影响,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生产原油95.05万吨,生产天然气5 855万立方米;实现总收入13.25亿元,总支出12.40亿元,获利润6 580.23万元,实现超额内部利润2 274.23万元;资本回报率1.57%,比油田公司考核指标高0.54 个百分点。油田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综合含水及含水上升率等开发指标均控制在计划指标以内,新增可采储量132.9万吨。
年内,该厂在地下矛盾日益突出、开发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精心抓好油田开发管理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开发形势。一是注水调整见到好效果。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周期注水、定压注水和线性注水,合理进行注采系统调整,以调水促增油,有效控制了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全年共实施方案调整367 口井,含水上升率、老井自然递减率下降。二是措施挖潜见到好效果。通过量化井组的注入产出状况,优选措施井层,优化压裂工艺和施工参数,开展个性压裂设计,强化施工过程监督与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了措施增油效果。全年共实施油井压裂、补孔和堵水106口井,累计增油3.53 万吨,有效控制了油田综合递减。三是产能建设取得新进展。该厂按照早起步、早见效的思路,超前规划、超前组织、超前运作,加强钻井队伍协调和施工监督。因地制宜地优化地面设计方案,科学组织基建施工,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采取分批滚动编制井位方案、射孔后先提捞再投产的作法,实现了优质、高速。全年共钻井460口,基建投产油水井356口,新建转油站1座、阀组间7座,建成产能19.74万吨,当年产油7.05万吨。同时,加大外围探井和开发控制井试采工作力度,结合“百井工程”,对巴彦查干、和平牧场、他拉哈等14个地区的173 口井进行了试采,全年共抢拉原油2.14万吨。四是油藏评价取得新进展。应用三维地震预测技术和探井试油、试采资料,对6 类未动用储量的52个区块进行优选评价,测算出不同区块的单井产量经济界限,确定后备储量资源的开发原则和步骤,制定了开发动用规划。五是技术创新取得新成果。针对影响油田开发、制约效益提高的生产技术难题,全年共完成科研和现场试验20项,新技术推广16项,为油田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尤其是葡西油水同层识别技术研究的突破,深化了地质认识,使这类异常复杂油藏的开发动用成为可能;稠油开采和微生物吞吐采油两项现场试验取得进展,拓宽了采油工艺技术领域,在稠油资源和难采储量动用上获得了新的途径。六是生产管理创出新水平。通过抓管理创新、抓制度落实、抓薄弱环节,使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注水合格率、注水符合率分别达到82.1%和86.6%,比上年提高4.6和12.6个百分点。油井检泵周期和注水井检修期由“双500”,达到“双600”(天)水平,综合返工率由14%下降到9.7%。
(权哲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