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生产再创新水平

生产再创新水平



  【生产再创新水平】 2003年,黑龙江石油化工厂在生产方面继续推进达产达标工作。该厂各职能部门按照达产达标方案,指导各个车间组成攻关小组,对装置深入调查,科学分析,对照指标找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使各套生产装置在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实现达产达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该厂原油吨加工费122.85元,较上年同比降低3.48元,降低2.75%;催化装置轻质油收率达81.59%,较上年同期提高0.44 个百分点;常减压装置轻质油收率完成25.31%,较上年同期提高0.51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水平;甲乙酮车间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通过对氮气系统改造,使氮气单耗大幅度降低,全年共节约氮气20万标准立方米;壬基酚车间合理变更工艺条件,优化各种操作指标,把壬基酚优级品与合格品的比率从上年的63.72∶36.28提高到82.44∶17.56,全年多产优级品壬基酚2 023 吨,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壬基酚吨加工费655.56元,同比降低47.48 元;气分装置加工能力达到设计指标的115.36%;甲基叔丁基醚装置加工碳四能力达到设计指标的108.62%。这些成绩的取得,说明全厂各套生产装置在达产方面取得可喜成效,与国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更加接近。通过抓达产达标,提质降耗,该厂全年生产系统创效达380万元。
  在生产装置达产达标过程中,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设备管理部门与供电、仪表等各车间的设备维护人员共同努力,在现场管理、技术掌握、难题攻关等方面严格要求,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开展“争创完好装置、完好泵房、完好配电间”活动,实现主要设备完好率100%、一般设备完好率 99.8%、动密封点泄漏率0.74‰、静密封点泄漏率0.04‰,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为生产装置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杨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