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张永平

张永平


张永平——油田公司采研院化学研究室副主任
  张永平,男,汉族,江苏省仪征市人。1964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由大庆石油学院开发系毕业,分配到大庆采油工艺研究所二室工作,1987年9月任助理工程师,1991年 9月和1997年9月分别任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自1998年7月起,任采油工艺研究所 (2002年12月更名为采油工程研究院)化学研究室高级工程师、副主任。1995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现正攻读博士学位。
  张永平毕业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油田压裂增产工艺研究。先后担任了“徐家围子大型气藏发现增产工艺攻关”等18项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油田公司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工作。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奖2项、油田公司科技创新特等奖1项、油田公司级科研成果奖14项。大庆的火山岩储层天然气储量丰富,但自然产能很低,开发这类复杂岩性气层国内外都没有成熟技术。2002年,张永平带领他的团队勇敢地承担了火山岩储层压裂工艺攻关任务,终于攻克技术难关,获得巨大的增产效果,仅徐深1井就增加天然气可采储量367亿立方米,火山岩储层压裂技术一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庆海拉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始于1978年,但产量始终未有突破,1997年油田公司领导指示由他组织成立专门的攻关队。7年来张永平先后9次远赴千里之外进行现场试验,终于找到了有效的增产措施。2001年贝302井压裂后日产天然气超过130立方米,2002年又在贝16井压裂出了日产144立方米的高产井,使海拉尔油田投入大面积开发。张永平为此荣获油田公司“勘探地质发现奖”。张永平曾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落下残疾。可他从不把自己当成残疾人,与同事一样在泥泞的现场摸爬滚打。经过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很快就成为油田压裂科研攻关的主力。1995年12月,他的妻子患癌症,他没有被压垮,一面联系给妻子治病,一面坚持工作。张永平不向命运屈服,继承铁人精神,刻苦钻研,在压裂增产改造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骄人成绩,成为大庆油田与中油集团颇负盛名的专家。
  张永平为创建“百年油田”做出了巨大贡献,多次受到表彰奖励:1999、2000年,被授予大庆石油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1、2002年,获油田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2、2003年,被评为油田公司杰出员工。2003年还被评为油田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市劳动模范。2004年4月,获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