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生产运行
优化生产运行
【优化生产运行】 石化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变化,加强供产销衔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有效配置原料资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2005年在考核的47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中,有30项好于2004年,20项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重点抓了四项工作。一是完善测算系统,优化计划经营方案。在原有的化工优化跟踪测算基础上,增加塑料和腈纶产品分牌号效益对比测算;对化工跟踪测算进行细化,增加炼油优化测算的内容,通过对各装置加工蜡、渣油效益对比排序,合理安排装置加工负荷,使计划优化测算体系日趋完善。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生产优化水平,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 8月,开展了日毛利测算工作。通过日毛利测算,对比分析市场情况,推动计划优化工作更加深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综合平衡,统筹安排,确保计划优化方案的实施。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全面贯彻优化的思想,根据内部生产运行和外部市场的变化,适时进行生产方案调整,保证生产资源时刻处于最佳配置状态,发挥了优化生产运行的主体作用。重点围绕炼油生产、乙烯原料结构、乙烯后加工、丙烯后加工、燃料结构等几条主线开展工作,保证全公司整个生产经营的优化运行。三是优化炼油生产方案。以提高原油加工总量和改善炼油技术经济指标为目的,优化加工流程,合理配置蜡、渣油资源,调整炼油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对炼油大宗产品的结构调整,主要是增产石蜡、润滑油、化工轻油和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在汽柴油结构优化上,努力增产柴油,提高柴汽比,增产乙醇组份油,同时根据季节和市场需要灵活调整,夏季增产正号柴油,冬季增产低凝点柴油,并阶段性地增产航空煤油。四是搞好燃料、水、电、汽的优化配置,全年节能折合标准煤4.49万吨,节水505万吨,节能降耗创效5 700万元。
(谷 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