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优化生产运行

优化生产运行



  【优化生产运行】 2005年,炼化公司通过科学组织生产,实现增产增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一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厚利产品产量。两套重油催化裂解装置实施产气方案后,13产丙烯950吨左右,为 30万吨聚丙烯装置满负生产奠定了基础。为满足油田注聚结构调整,提高了抗盐聚合物产品产量,同比增加了 12.42%。通过技术改造和采用新设备,全年生产石蜡12.05万吨,超过设计负荷2万余吨。加大油品调和力度,成功调和出 93号欧Ⅲ标准汽油4.04万吨,高标号汽油产量比计划增加70.95万吨。聚丙烯装置在完成4个牌号产品性能考核的基础上,已经向市场投放了10个牌号的产品。腈纶产量不仅首次达到设计负荷,还试生产出新产品 2.5旦纤维 191吨。二是强化了设备管理,保证设备长周期运行。以“夯实基础工作、强化检维修管理、控制费用、确保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为主线,通过技术攻关,消除制约设备安稳长满优运行的技术问题、隐患和缺陷, 提高设备可靠性, 减少了非计划停工。全年设备完好率达到99.93%,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关键机组故障率同比下降82.43%,主要设备综合故障率由上年的0.21%降到0.15%。三是优化生产管理,实现平稳运行。及时调整水、汽、风、氮气和瓦斯系统负荷,做到产用平衡,确保主体装置平稳生产;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狠抓物料平衡和产品储运出厂,保证生产的后路畅通;重视各类装置的技术管理,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及考核办法,操作平稳率平均达到99%以上。四是抓好产品质量监管,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 100%。制定完善了《Q/SYQL0124.1—2005聚丙烯树脂》、2.5旦腈纶短纤等5项质量标准。完成分析数据85万余个,化验、检验准确率达到100%。质量检验系统开辟羰基硫、砷化物等项目检验,填补了国内同行业的空白。化验分析能力和质量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生产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质量监管保障。
                                     (任美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