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邮政局

邮电

市邮政局


  【概 况】 市邮政局下辖肇源、肇州、林甸、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四个县局。截至2005年年底,全局从业人员为2 137人,其中在岗职工1 101人,劳务工1 036人,共有服务局所217处(其中自办局所188处,代办局所29处),农村局所37处,电子化支局77处,报刊零售点271处(含报刊亭),集邮销售点108处,邮政储蓄网点95处,绿卡联网点95处,社区邮政服务中心163个。全局共有汽车邮路28条(大部分为环形邮路),单程总长2 213公里,共有邮政汽车228辆,ATM机29台,邮政生产用房1 053万平方米。
  2005年,市邮政局紧紧围绕“以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和服务为重点,强化营销促经营、强化管理增效益、强化安全保稳定,继续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依法治企工程、科技兴邮工程、企业形象工程”的总的指导思想;本着“把握一个核心,保持二个稳定,达到三个提高,实现四个跨越”的经营思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保持储蓄和保险业务的稳定,达到报刊发行、集邮、报刊销售业务的提高;实现速递、函件、电信、物流业务的跨越,使重点业务快速发展,传统业务稳步发展,新型业务不断壮大。各项业务规模和效益水平再创新高:全局邮政业务收入实现2.4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5.1%,收入绝对值列全省除哈局之外的各地市局之首;全局收支差额实现4 8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26.31%。
  按照“素质教育年”的要求,以“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员工素质教育,培养了一支业务精、作风正,“勤于干正事、甘于干实事、勇于干难事”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利用新建成的电教室,共举办了39期培训班,参加人员4 000余人次,培训内容涉及业务知识、企业管理、安全教育、科技普及等多方面。通过举办考试、事迹报告会、主题演讲、经验交流以及各项业务劳动竞赛、文体活动等,进一步提升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员工的服务水平。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委的检查验收,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获得信息产业部“全国通信行业用户满意企业”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全国通信行业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先后被评为“全省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全国邮政系统学习型班组”、“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最佳单位”。
                                     (车 宁)
  【完成各项业务指标】 2005年,市邮政局金融类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储蓄业务以扩大规模为重点,以旺季增收为突破,新开发代收烟款、代收电费业务,拓展了代收领域;代理开放式基金系统试运行,增加了服务项目。邮政绿卡和电子汇兑实现两网互通,提高了全网的处理能力。全年储蓄净增额实现9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 17.73%。累计余额达到72亿元,当年累计新增代发工资4万户,发放绿卡20万张,活期存款比例达到34.71%,比上年末提高2.25个百分点。全年收入实现1.59亿元,同比增长2.38%。保险业务在“全面合作、重点推进、专兼结合、协调发展”的思路指导下,先后开展了“千里马”险种及“决胜四季度”竞赛活动,有效推动了保额的增长。同时,新推出“红福寿”、“红双喜”险种,进一步丰富了业务种类,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全年新增保额实现3.88亿元,业务收入实现1 522万元。
  报刊发行、集邮、报刊销售业务快速提高。报刊发行业务通过最大限度挖掘和抢占市场份额,全力做好持续收订工作,使公费订阅稳中有升,校园及自费市场得到有效开发。全年持续收订流转额实现16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 112%,全年报刊发行收入实现 1 070万元,同比增长 1.23%。集邮业务以个性化业务为切入点,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占领市场。同时,做好邮资票品的库存盘活工作,保证了集邮业务的增量增收。全年完成个性化邮票 7 400版,完成企业年册4 700册,收入实现1 450万元。报刊销售业务继续扩大联营规模,增加代销图书数量,重点提升报刊亭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效激活平台功能,全年收入实现410万元,同比增长13.73%。
  速递、函件、电信、物流业务发展实现新的跨越。速递业务以同城速递和国际业务等为重点,突出经济发达等重点区域、石油石化及教育类等重点客户,实现了“重点地区建专厅、重点客户搞派驻、重点行业建中心”,邮政速递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全年业务收入成功突破1 000万元大关,同比增长20.77%。其中,国际速递业务得到较快发展,业务收入实现60万元,增幅高达 23.5%。函件业务通过媒体宣传引导消费,使账单的社会认知程度迅速提升,成功开发了中国移动、网通、中国人寿、广东发展银行等 8家大客户,签约账单客户数量居全省首位,年发寄量达到了100 万件。全局共建成地址库、组织机构库、报刊数据库、个性化数据库累计112万条,促进了商函及拜年卡业务的发展。全年收入实现853万元,同比增长38.43%。
  电信业务继续深化与联通公司的合作层次,重新签订了合作协议。专厅、专区建设形成规模,营销能力进一步提升,公话超市、商务公话等电信综合业务发展迅速。全年收入实现 600万元,同比增长13.85%。物流业务以扩大收入规模、提高收入质量为目标,以一体化物流和分销物流为重点,通过推行项目经理制、派驻式服务及大客户个性化服务,在联合发展、大客户的深化合作以及农村市场的拓展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高附加值、高效益物流业务比例大幅度提高,分销业务实现零的突破。全年收入实现570万元,同比增长25.83%,继续保持高增幅。
  包件业务通过抓住有利商机,深入校园、军营等地开展流动服务,全年收入实现525万元。汇兑业务通过提高国际汇兑业务比重,增加收益率,全年收入实现 312万元。庆邮贸易有限公司转变经营思路,走出局门,向市场要效益。波斯特酒店、实业公司均完成了市局下达的经营指标。
                                     (车 宁)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2005年,市邮政局坚持以优质服务促经营,以创新服务促发展,先后开展了“三个贴近”、“提高服务质量,让用户满意”等活动,综合服务水平实现了新跨越。一是不断完善服务环境,网点建设继续推进。根据市场需求,在新开发的商业区、居民住宅区等地新增储蓄网点 4处,改扩建网点52处,统一网点形象,创收能力得到提高。新建成保险专厅 1个、速递专厅2个、广告专厅1个,专业拓展市场能力、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开展“邮政三农服务站”建设,服务农村平台初步建成;新增 6个社区邮政网点,对原有网点布局重新调整规划,服务城区平台进一步完善。同时开展“创优质诚信服务窗口”活动,使窗口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二是加强投递服务检查,强化对社区邮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力度。对新建楼房使用信报单元箱,对原有室外信报箱组进行改造,陆续推进信报箱进单元。投递深度、广度和能力明显提升,投递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年内,全局用户满意度提高到89.5分,在12月10日的全省行风热线评比活动中,服务工作受到用户好评,用户投诉为零。三是在服务能力提升基础上,继续深化专业营销。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以“三个突破”为重点,制订《2005年营销战略方案》,建立了以客户营销部为管理策划层,专业局为方案策划层,县局、分局为执行层的三级营销网络,进一步创新营销体系,界定营销层面,使经营思路更加开阔,营销手段更加科学,市场有效开发。通过实施营销策划市场化、营销方式专业化战略,使专业收入规模得到快速、稳步提升。
                                     (车 宁)
  【强化基础工作】 为加强管理工作夯实企业经营发展基础, 2005年, 市邮政局编制了《大庆市邮政局企业基础管理制度汇编》,进一步细化完善管理的各项指标,使基础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细致、高效。在财务管理上,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防止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全年共节约成本100 多万元。加强欠费清缴力度,制定清欠计划,落实责任人,共清缴欠费209万元。盘活闲置资产配置,共创收180万元。在审计工作上,完成离任经济责任审计1项、经济责任审计4项,审计调查1项,零星工程审计209项,送审额2 432万元,审减额 258万元。在业务管理上,修订了监控岗位监督检查办法,提高了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检查标准的可操作性。强化投诉处理,重视用户反馈,发放征询意见函,及时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在行业管理上,规范快递市场和邮票市场的经营秩序,取缔非法快递公司 2家,查处超范围经营的快递公司 4家,暂扣非法销售邮票193枚。质量管理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认证标准,使全局管理、服务工作流程和生产作业流程更加规范。强化对机要通信的监督检查,使机要通信质量指标继续保持“双零”。在安全管理上,加大安全防范力度,细化检查程序,及时清除各种安全隐患,完善硬件安全防范设施,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整治、车辆检查维护等,保证了邮政生产安全。顺利完成了“四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及员工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在民主决策上,制订《局务公开实施方案》,及时公开企业的经营决策、人事聘任及奖金分配情况;设立局长接待日,畅通职工利益诉求渠道,密切了干群关系。在信息技术支撑上,OA自动办公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企业内部管理领域实现了自动化。绿卡网与电子汇兑网实现“两网互通”,报刊收订、集邮预订实现了微机操作。11185客户营销功能不断拓展,成功启动航空票务代销业务。
                                     (车 宁)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2005年,市邮政局在人事制度改革上,继续推行公开竞聘,实行完全开放式选才、竞争性用人,坚决凭能力政绩使用干部。在用工制度改革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人力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在定岗定编基础上,执行合理的竞争上岗机制和转岗、待岗制度,打破职工与劳务工的身份界限。修订《劳务用工管理办法》,逐步完善了劳务工聘用工作流程,并为 700多名劳务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坚持“以岗定薪,易岗易薪”及 “多劳多得” 的原则,严格执行年初制定的《奖金分配及考核办法》,使分配向科技及经营一线倾斜,有效地发挥了激励作用。
  在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同时,对机构设置进行了部分调整,进一步理顺了生产管理和作业组织,提高了工作效率。撤销视检部,成立了储汇稽查科和视察室,储汇稽查科独立,进一步完善了内控机制,增强了对储汇专业的监督和制约。组建客户营销部,全局大客户得到有效地开发和维护。纪检和监察室合并成立纪检监察部,强化了对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情况的监督。
  按照国家、省局的部署,对储蓄专业、速递专业进行模拟分账核算,通过对业务实时跟踪,测算出各种分摊比例,使专业成本更加精确,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以组建速递专网为重点,实现了重点区域普、速邮件的分层分网运作。在普通网投递中,投入机动车辆,采取车运分离的形式,增强转趟功能,缩短了邮件的传递时限。在保证整体网络稳定基础上,将邮运网与投递网有机结合,优化了网络组织体系。
                                     (车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