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2005年,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构建适应全市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大庆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大学、科研院所为依托,中试转化平台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创新服务组织为纽带的具有大庆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 10.94万人,其中,市属4.68万人,拥有高级职称的2 805人,中级职称的2万人;石油和石化企业 6.25万人,拥有高级职称的7 399人,中级职称的4.47万人。共有大专院校7所,科研院所及分支机构76个,建成国家级技术检测中心(站)4个,省部级检测中心(站)10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 7个,重点实验室59个。拥有科研仪器设备 1 007台(套)。在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市科技局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办研发机构和实验室,从科技经费中安排400万元支持 10家企业进行创新能力建设,开展技术攻关,提高研发水平。支持有关机构或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中试平台,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外开放,与企业共享。截至年末,已建立石油化工领域共享技术服务平台、石油石化软件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公共实验室、大庆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应用技术研究院 5个中试平台。二是发挥园区促进科技产业化的载体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安排攻关项目时,要求大学和科研院所承担的项目,必须有企业作为产业化承接单位,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支持建设特色科技园。针对不同科技成果转化需求,支持建设精细化工园、留学生创业园、软件园、大豆科技园等科技园区,为企业成长构筑了良好的局部环境。精细化工园区经过两年建设,已入驻科技企业49家。支持建设大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2个国家级孵化器和大庆三维IT、大庆精细化工2个省级专业孵化器。仅大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就拥有孵化面积8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07家。三是发挥市场对技术要素配置的基础作用,加快科技服务环境建设。已建立3家专利事务所和10多家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实行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四是发挥大学科研院所的源头作用,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引进省化工研究院、省机械研究院、省农科院,帮助他们在大庆设立了分支机构。共支持大学科研院所的技术开发项目76项;引导科研人员与企业进行对接,为企业进行技术咨询,解决技术难题和进行技术培训;积极支持院所与企业联办科研开发机构,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院所的技术创新更加有的放矢。
(宋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