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康复服务

康复服务



  【康复服务】 2005年,市残联以社区康复服务为基础,以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为目标,全面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
  视力助残康复工作。以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为契机,大力开展白内障复明工作。为减轻老、少、边、穷地区白内障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其早日重见光明,在卫生部门的支持下,组派医疗队,带着设备、药品深入到各县,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共为 119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手术,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全民防盲治盲意识。充分发挥油田总医院等定点医院和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作用,全年共完成康复手术 368例,超额完成省下达的 262例任务,脱残率87.5%,人工晶体植入率达90%以上,有效率达100%。为低保对象、五保户白内障患者减免医药费1.3万元。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全年组织32名低视力残疾人免费进行视力检查,并对 19名低视力残疾人配备了助视器,新建低视力康复站点和定点眼镜店 9个,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19名。
  聋儿康复训练和智障儿童康复教育工作。从2004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拨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市“聋儿听力助残”工程,为贫困聋儿免费配备助听器,免费提供吃、住。市残联年初对全市3~7周岁的聋儿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并请省聋儿语训专家免费为40名3~7周岁聋儿进行听力检测,制作耳模25对,对有残余听力的聋儿免费佩戴助听器16台。经过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全年有 4名聋儿达到国家康复标准,进入普小学习。中残联主席邓朴方视察了大庆市聋儿语训部,并对大庆市聋儿语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开办家长学校,培训家长150人次。
  精神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建立精神病监护和新发精神病人报告制度,实行治疗、监护、工疗、康复为一体的精神病防治康复措施。全市共建立精神病监护小组4 252个,设立家庭病床3 691张,建立工疗站17个,培训精防康复技术人员43名。精神病人的监护率达95%,显好率达60%,社会参与率达55%,肇事率控制在2‰以下。全市 1 359名精神病人在社会上有人照顾。市残联争取到国家彩票公益金精神病防治与康复项目,为1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解决医药费3万元,大庆市被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评为全国先进市。
  用品用具供应和麻风畸残康复工作。全年为各类残疾人提供 1 000余件各类用品用具,安装矫形器10余件,免费发放轮椅116台,政府拨 10万元专项资金免费为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27例。为9名麻风病畸残者免费配发了手套、护目镜、拐杖等辅助用具60件。
  社区康复工作。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使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进入家庭,在城镇社区开展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通过调查、了解,掌握了全市残疾人的分布和康复需求等情况。依托城市社区、卫生所,新建社区康复站9个,培训社区康复员 56名,争取国家彩票公益金15万元,为10个社区康复站配备了康复训练器材,免费发放康复指导书籍、资料 3 000余本(册)。在农村,康复训练延伸到乡镇、村屯和家庭,形成了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家庭四级康复服务指导网络。杜尔伯特县残联自筹资金10多万元,根据国家康复训练辅助器材标准,加工制作了大平衡杠、小平衡杠、阶梯、背架等康复器具 185组,共为11个乡镇康复站、28个村(社区)康复所配发了训练器械。全市全年共有 1 650名残疾人在社区(村屯)和家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多次受到国家和省残联的表扬。
                                     (白寅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