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档案 史志

档案 史志

档案 史志



                  档案 史志
  [档案业务稳固发展]2005年,区档案局(馆)不断加强征集和保管工作,档案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馆藏档案不断丰富。年内完成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打印、入库工作。共接收文书档案2063件39卷;财会档案561 卷;公证档案1347卷;资料61册;照片190 张;光盘 3张。共装订检索目录41本,其中包括新装订成册的目录17本。录入微机打印条目1万余条。
  二是征集工作见成效。加强了对重大活动、重要声像档案的收集,接收区有线台2005年录像带28盒共计224条全区活动新闻;将人事局近十年的专业技术人员晋职文件接收入馆,约415件,使馆藏专业档案又增新亮点。
  目前,馆藏20种门类42个全宗,21245卷8540件,全部达到了规范化管理。
  [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充分发挥业务指导职能,把业务指导做为全局工作的重点,深入到各基层单位进行精心指导,保证指导的效果和质量,努力达到基层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全区1个镇、6个村、6个街道都已经晋升为省级达标档案室;4个企业晋升为市级优秀档案室;公、检、法部门的档案工作被评为省级标兵。年内,全区59个社区全部实现规范化建档;区规化建设局档案室晋升为省级优秀档案室。并对达标升级满三年的10个单位进行复查,并将复查中存在的个别单位档案人员变动频繁,领导重视不够,达标升级后档案工作有间断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依法治档更加深入]一是加强依法治档的宣传,认真开展了《档案法》宣传活动,结合反法西斯抗战六十周年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同时注重宣传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业务工作做到哪里,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就跟到哪里,有力推进了依法治档的进程。
  二是全面开展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活动。为进一步规范档案业务建设,推进《档案法》的落实依法治档,结合工作实际,区档案局于7月5日至14日利用10天时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对喇嘛甸镇、 6个行政村、街道、公、检、法以及企事业单位等35家单位进行了一次集中的执法检查。同时,抽查了部分社区建档情况。对检查中存在问题较严重的 4家单位提出了改整意见,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达到要求,并进行跟踪复查,强有力的促进了备单位对《档案法》的贯彻实施。
  年内在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中取得全市档案系统第一的好成绩。市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组来区检查中,对全区档案法制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开发利用呈现新气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为社会、机关各单位和个人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坚持政务公开、优质服务,切实做到查快、查全、查准,提高档案资料利用率。年内,共接待工作查考、编史修志、婚姻登记、公证等利用者400 多人次,利用档案830卷次,利用资料40人次200册次,复印档案资料5000千余张。还对利用档案效益进行信息反馈达50多次。同时,积极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进一步简化查档手续,开展了免费为百姓提供档案查询活动,有效地服务了市民、服务了社会,配合了全区阳光政务的开展。
  [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根据全区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实际, 6月,对全区档案人员进行了一次培训,采取了集中培训的方法,利用业务指导对各单位档案人员、文书立卷的业务进行穿插培训,采用培训、参观、实践的方法,效果十分明显;同时,奋斗街道还组织社区专兼职档案员10余人到区档案馆进行档案业务学习和参观。
  [区志工作]区志编写工作进展顺利,备基层单位已完成本单位的志稿编写任务。区志的编写正按着省、市志办的部署进行。截止年底,已完成区志总工作量的70%。
  一是坚持质量,主动争取省志办专家的指导。年内,将部分初稿送省志办征求意见,并于12月份,市志办举行《让胡路区志》点评会。省志办专家亲自到会,对部分志稿进行了点评,按照专家意见,进行补充完善。
  二是坚持时效。采取一段一总结、一段一交流、一段一安排的方法推进修志工作。全年区志办共召开会议8次,对篇目调整、章节设置、编写要求、图片征集等内容进行了专门研究。
  三是迎接了省志办对区志工作的检查,在2005年全省修志工作大检查中,让胡路区修志工作受到省志办的高度评价,名列全省修志工作前列。
  [年鉴工作]让胡路区鉴2005年卷已经正式出书。全书50万字,全面记述了2004年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情况,是全区第一部年鉴,让胡路区年鉴的编写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区委书记韩文达题写了书名,区长关玉璞作序。全书刊发彩色照片85幅,设类目29个,分目178个,条目950个。
  [领导组织]
  局(馆)长兼志办主任:赵金波
  副局(馆)长:刘 颖
                                     (陈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