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区人民医院

区人民医院

区人民医院



  [概述]2005年,让区医院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引领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航标,弘扬民主、集思广益,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更新理念、强化管理、努力塑造患者放心满意医院”的战略思路,同心同德,克服资金短缺、设施不完善等不利因素,不断开拓进取,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疗各项指标都完成了任务:
  全年门诊诊治病人为:49202人次;住院患者1288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为98%;病床使用率为16.99;平均住院天数为7.6-8天;床位周转次数:6.29;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99.67%;截止10月末手术人数为701人。防疫科发放糖丸730人次;百白破三联580人次;麻疹192人次;乙肝疫苗491人次;流脑692人次;产科接种乙肝疫苗792人次。经济收入实现1100万元。
  [细化医疗制度,严抓医政管理]依据精诚服务患者,提高服务质量这个宗旨,健全完善了各项制度。执行管理“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三查七对制度”等。并要求职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地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医务质量管理部门坚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院时刻强调医疗安全,领导班子经常组织医疗管理部门深入到医疗一线科室,尤其是医院重点部位及其环节,督促检查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亲临现场组织重危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监督整改。尤其是在调查、讨论、处理医院的十几起医疗纠纷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纠正措施,将医疗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从而保证了医院医疗安全,避免了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使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在业务目标管理检查中,受到上级部门好评。
  [提升医疗队伍素质]2005年,医院领导班子开拓性地落实医院的人才发展规划,先后将 8名优秀人才选派到国内各大知名医院进修深造,并创造机会让学成回院的同志发挥了传、帮、带作用,从而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如外科开的巴德补片治疗疝气、护理部开展了埋针输液法等,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职业健康体检]2005年,区医院的职业健康体检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能够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能够继续占有一席之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职业健康体检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一系列可操作性规章制度和严格质量控制规范。健全了内部规章制度和质量体系,使职业健康体检得以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进行,并加强职工对职业健康体检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要求每一名工作人员充分地展现出医院人积极、健康、向上的工作面貌,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体检环境,为每一名来检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全年在各科室的配合下先后为全市从事放射线工作人员、钻井二公司、建材公司、北星冶炼公司等企业和个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共计四千多人次,未出现任何差错,对检查中发现的疑似病人和职业禁忌均都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得到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
  [发挥优势、创办爱心医院]针对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逐项自查,制订整改措施,如实行全员执业人员上岗制、医疗纠纷处理登记、医疗废物处理等等,使医院的各项制度逐步完善,医疗质量逐年提高;根据大庆市卫生局文件精神,为满足特困群体医疗救助需要,区医院已逐步转型为大庆市让胡路区爱心医院,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宽优惠范围及深度,要求医生在保证医疗质量和满足患者基本医疗需要的前提下,选用基本用药,适宜的医疗技术,提高医疗质量,高效利用医疗资源,解除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医院仅通过下调药品价格一项,全年向病人让利 100余万元,既发挥了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又减轻了政府负担,确保了人民充分享受的基本医疗权利,真正承担起爱心医院的职责,发挥了医疗优势,为广大居民健康服好务。
  [加强社区医疗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下设 6个医疗服务网点,覆盖约 3万多户居民,承担着近10万人口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工作。30多名社区医护人员又都身兼数职,没有多少节假日,处于长期疲劳工作状态下,容易出现疏忽纰漏。因此社区门诊在医疗安全上,是医院最大隐患所在,容不得半点疏忽。为此院里抽调以及聘任了一些具有实际工作的经验的医生护士到社区工作,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科技含量;加大管理力度,制定、补充完善了多种社区工作制度及规范,使社区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同时经常组织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等管理部门深入到各个社区监督检查工作,消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组织医院专家经常利用节假日到社区义诊,使社区居民足不出小区就可以享受到专家就诊待遇,形成以医院为依托,以卫生服务站为枢纽,以家庭为网底的三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展社区、完善社区、服务社区的基本思路,即扩大了医院所属社区门诊综合实力,拓宽了医院患者来源,又真正发挥了医院的窗口作用,扩大了医院社会效益。
  [收购医药商城,增加服务面积,扩大发展空间]根据医院现有房屋紧张,发展空间狭小的实际,2005年 7月份,在区政府的协调下,经医院班子研究决定,自筹资金购买了医药商城,既扩大了医院营业面积,增加了医院服务半径,也将更好地改善医院医疗环境,为医院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医药商城原工作人员给予了周密的安排,为政府解决了负担。
  [严格管理医保工作,保障医院“生命线”的畅通]。医疗保险收入占区医院整体收入 2/3以上,医疗保险已成为医院的生命线,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组织医保工作人员从患者来院就医的每个环节入手,严格按照与市政、管局医疗保险签订的定点医疗协议、有关规定,结合多年来管理医疗保险总结的经验,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了监督机制,院领导经常加强与市政、管局医疗保险沟通,加深他们对医院的认知。在医疗保险定点网点饱和情况下,为扩大区医院医疗市场,院长多次到管局保险中心沟通,八月份院广厦门诊部被石油管理局局保险中心批准定点医疗机构,为医院拓宽了患者来源,增加了医院整体经济收入。针对市政医疗保险不断扩面,增加保险种类,院里组织医保科研究政策,制定相关规定、制度,并组织各科科主任、护士长以及利用科室早会之机认真学习,使全院工作人员能掌握运用医保规定,确保医疗保险在全院良性运行。根据市政医保系统升级换代工作任务紧,压力大的实际,院里按照上级要求组织人力从医保新系统启动需要的药品、物价、诊疗项目等基础入手,逐条查对,组织门诊及住院收款室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作好网络系统上线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尤其是在新系统开始运行阶段,院领导深入实际,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整改,确保了医院医疗保险网络系统在全院尽快运行。
  [后勤工作]2005年全院加大了投资力度,购买了消防栓等器材,全年安全无事故。在车辆管理方面也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做到安全行驶。
  维修班克服困难,确保了全院水电气三通,全年完成大小维修项目5000余次,有力地支持了医疗一线的工作,确保了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
  [领导组织]
  院长书记:姚志民
  副书记:张英华
  副院长:宗 峰 费振国
                                     (张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