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合会
工商联合会
工商联合会
【概述】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联和区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工商联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努力发挥团结、教育、引导和帮助的职能,按着年初的工作计划,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收到了明显实效。截止年末,全区非公有制企业达到4053家,会员企业达到230家,年内被评为大庆市工商联(商会)系统先进单位。
【认真做好工商联换届工作】为了积极稳妥地做好工商联换届工作,从 3月份开始筹备,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会议材料的起草和修改。为了确保材料质量,曾经先后四次召开各种会议,听取对材料进行修改和补充的意见,经过逐步完善后最终敲定。二是对组织机构候选人的酝酿、协商和确定。经过充分准备,于 6月15日召开让胡路区工商业联合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区委副书记董洪仁、副区长高素敏、政协副主席邹德全、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徐玉山出席了会议,董洪仁和徐玉山分别代表区委和市工商联讲话,对区新一届工商联的工作提出要求和希望。通过选举,共产生会长1人、副会长9人、秘书长 1人、常委23人、执委23人。这次工商联换届,由于有区委领导严格把关,酝酿充分,使工商联不驻会的副会长、常委,无论是从企业的规模、社会贡献和以及企业家个人素质等方面比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不仅为工商联工作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也为今后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提供了保证。
【加强协调指导,积极推进行业协会组建】按着年初的工作计划,2006年,帮助指导成立两个协会,一是汽配修商会,二是家具行业协会。为了切实抓好工作的推进和落实,结合这两个行业的实际情况,一是及时组织行业骨干和工作人员学习了《黑龙江省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并就如何组建行业协会,组建行业协会需要哪些条件等进行了宣传和动员。二是多次深人这两个行业牵头单位汽配城和新潮集团,就会员的调查登记、章程起草、组织机构酝酿等进行指导,并就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经过努力,汽配修商会已经在2006年12月份组建完成,并在 1月20日举行了一次“牵手下岗再就业”活动。家具行业协会,由于各骨干商家思想不统一,暂时没建立。
【加强调研,掌握会员企业新情况】区内非公企业众多,仅会员企业就达 230多家。在这次工商联换届后,有三名大型企业的厂长或经理被新当选为副会长,有12家企业的厂长、经理被新当选为常委或执委。为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年内共对15家新人会的会员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对调查走访情况进行了汇总。同时,又召开了由大中型企业代表共计23人参加的座谈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经过认真梳理后,通过政协提案或和有关部门沟通等形式及时进行了反映,处理意见及时向企业进行了反馈。
【发挥职能,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2006年,由于个别部门在个别问题上有时因处理不当,影响或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年初,区工商分局龙岗所因收取汽配城上百家企业工商管理费每家每月 300元,引起了许多经营者的不满。有些人甚至要到区市进行上访告状。区工商联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和汽配城取得联系,并对涉及到的十几家企业进行了及时的调查了解,在确认基本事实后,一方面提出由汽配城写出书面报告,另一方面及时和工商分局领导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在经过认真的调查了解后,认为:收取汽配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费并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为此,区工商联找到区政府主管个体私营经济的副区长进行汇报,并建议区政府尽快出面协调解决。 5月初,区政府就此事向市政府书面报告后,市长韩学键在报告上签了字,要求不能收取汽配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费。至此,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较好的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扩大了工商联的影响力。
【引导组织非公企业献爱心】根据非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并采取自愿的基础上,全年开展了两次捐助活动;一是对喇镇中学业五名贫困学生进行资助。为了做好这项工作,2006年上半年,先后两次到喇镇中学进行调查摸底,并同校领导进行协商资助的办法、金额及对象范围基础上,由富亿通机械配件有限公司主动提出资助五名贫困学生( 每名学生一年一千元,五名五千元,从初一到初四毕业,共计两万元)。9月14日,在喇镇中学举行了捐资助学仪式,校领导、教师、贫困学生代表及企业家分别讲了话,区有线台还作了报道。二是向喇镇敬老院捐助电视机、洗衣机、棉被等物品。本次活动共有华阳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锦江饮食娱乐有限公司、让区线路金具厂三家企业参加,每家出资两千元,共计购买了电视机、洗衣机、打火炉具、被单、被套、棉被、饮水机等八种物品,并举行了捐赠物品仪式。
【抓教育引导,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结合工商联自身实际,一是在平时工作中,通过走访企业和召开有关会议,对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包括经济发展的动态和信息,及时向非公企业传达和通报。年内先后走访企业30余家,印发有关宣传材料100 余份。二是集中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和表彰。2006年下半年,区委及四个班子换届后,及时召开了常委执委会,向企业家通过了四个班子换届情况及领导分工,同时重点传达了区委书记刘景新同志在区第七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并就如何打造经济繁荣、环境优良、文化包容、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西城区发挥应有的作用开展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又召开了2006年度区工商联会员企业表彰暨新春团拜会,会上对2006年度在企业管理、纳税、企业文化建设、光彩事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 9家企业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奖牌和奖品,同时新潮集团、汽配城、正大方盛等几家企业还展示了企业文化。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为民营企业向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积极做好工商界人士政治推荐工作】2006年,区四个班子即将换届,按着区委和区政协的要求,区工商联把优秀的非公企业人士推荐到政协。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在对非公企业人士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七人为工商联推荐区政协委员候选人,在向区政协推荐之前,对每人所在的企业、个人能力、素质、政治表现等进行了考察,并且要求每人写出个人材料。10月份,经过区政协主席会议研究,正式确定了这七名同志为区政协委员候选人,并经过区政协考核组考核,正式吸纳为区政协委员。
【第四届工商联常委名单】
于 况 陈 亮 张佰思 徐海丹(女) 徐奔香(女) 吴月梅(女) 王 晶 高建荣
郑义文 周占山 蔡锦佳 梁尔献 杨 杰 张祥春 刘彦清 王艳文 杜会林 王守宽
崔晓雪(女) 刘占江 马桂芝(女) 林祥永 王国臣
【领导组织】
会 长:于 况
副会长:陈永亮(不驻会) 徐海丹(不驻会) 郑义文(不驻会) 徐卉香(不驻会)
吴月梅(不驻会) 王国臣(不驻会) 高建荣(不驻会) 周占山(不驻会)
王 晶(不驻会)
秘书长:张佰思
(于 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