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1
国税
国税1
国 税
【概述】2006年让胡路区国税局认真贯彻省、市国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年整体工作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建设五型机关为重点,以提高依法纳税服务水平、信息化办公水平为依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各种有益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行风和文明创建。向征管、稽查、个体要收入,向税源管理要效益。各项工作稳中求进不断有新举措、新发展、实现了新突破、新跨越。2006年被评为全市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让胡路区行风评议最佳单位。
【突出组织收入中心,税收任务超额完成】 截止2006年12月末,全局累计入库税收5002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3.53%,增收9528万元。其中区级入库474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56.69%,增收1718万元。围绕组织收入这一中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调查摸底,合理分配税收计划。在对全区税源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全年度工作任务情况,将税收计划层层下达到各分局、所,并纳入税收工作目标责任状,实行目标考核,兑现奖惩。二是实施全程监控,加强重点税源管理。辖区重点税源监控企业10户,税收占全局的 45%,对这些企业实行了全程监控管理。以重点税源管理系统为载体,由专人负责系统更新升级并指导企业操作,每月接收企业上报盘,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了解掌握重点税源的基本情况。按照制定的《重点税源管理办法》,实行计划统计科与税源管理科双重管理制度,对企业纳税、资金运转、变化趋势、体制改革等信息及时掌握,做到未雨绸缪、跟踪问效。三是区别不同情况,适时开展纳税评估。区别不同行业,对税负、申报等异常企业进行全面的纳税评估,分析原因,动态掌握辖区税源增减变化情况,确保组织收入稳定增长。
1、以增值税管理为重点,向征管要收入
围绕 CTAIS的运行和维护,年内完善了相应的数据管理制度,加大了对违规、异常操作的监控、纠错力度,提高征管数据质量。为开展税收和行业税负分析、实施纳税评估等税源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主要措施:
一是对一般纳税人实行动态档案化管理。局管内有一般纳税人1683户。为规范管理,严格把好审批认定关。企业领取税务登记证后,向综合业务科提出申请,在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初审合格后,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档案的形式传递税源管理科,税收管理员按期对申请企业进行实地约谈查验,签署意见,出具调查报告,完成审批事宜。加大审批认定力度,对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实行复审制。复审中对经营地点、场所、设施进行录像,并公示复审结果,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退还纳税人申请资料。全年一般纳税人应年审1701户,取消34户,整改65 户,逾期年审65户,年审合格1537户。一般纳税人“一机多票”升级1944户。
二是“四票”管理实行征前审核。年内在落实以票控税中,“四票”稽核比对异常信息发生比较频繁,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这一情况,分局结合征管工作实际,采取“四票”管理征前审核新举措,对“四票”抵扣工作建立了严格的保障体系。“四票”稽核比对结果异常现象逐步减少,有效地遏制了纳税人利用“四票”偷税、骗税现象。对享受优惠政策减免税企业使用的收购业发票全部由局代保管。明确了废旧物资经营业务的免税资格、审核要求、程序和权限,对日常监管和纳税评估采取具体措施。对取得海关增值税完税凭证申报抵扣的企业纳入重点监控,采取了建立登记询问台帐,与海关部门电话联系,税收管理员实地查验,发函协查等一系列举措。对农副产品收购企业核准税基,核定企业发票领购量,严把发票发售关,强化申报审核,实行动态管理。对取得货物运输发票抵扣企业,加强纳税申报审核,严格审核按“一窗式”进行比对。对存在有意造假票进行偷税的及时传递稽查局,按稽查规程办理,提高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年来,共抵扣税额749万元。
2、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向税源管理要效益
加强税收管理员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选配业务骨干充实到税收管理一线。同时要求税收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对企业的收入增减情况要做到科学预测准确掌握及时管控。实施税收资料调查及所管辖纳税人的日常征管检查,并建立调查走访制度,制作调查走访记录,人手一册,详细记录企业基本信息、生产经营情况等内容。每个税收管理员每天至少走访两户企业。对重点税源实行全程监控,按行业、销售额分类管理,做好相应管理台帐。做到片管员日查一点、周查一线、月查一片,不间断的实施检查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税负异常企业建立“预警”制度和稽查对象“预选”机制,提高了税源管理的可预见性,为进一步做好征管和稽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以全方位审计式稽查为突破口,向稽查要收入
2006年,局以实施全方位审计式稽查为突破口,先后开展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专案检查、发票协查,累计查补税款收缴滞纳金608万元,入库率100%。案件公告6起,金税工程协查系统受托协查发票121份,金额761万元,回复率100%。在全市稽查查补绩效分析中,全局查补总额居首。
发挥稽查利剑作用,从拓宽稽查选案渠道人手,主动选案、开门选案、机器选案、预警选案等多渠道选案相结合。从以往的被动应付检查,转为主动协查,发现问题主动解剖案例,分析案由,弥补征管漏洞,较好地遏止了大要案的发生。建立了稽查工作体制。建立稽查选案积分制,切实提高选案的科学性。综合纳税人的收入、利润、税收变动情况、纳税人异常行为、未被稽查时间长短等各方面因素,按一定的计分标准,常年滚动为纳税人计分。当纳税人的积分超过既定的界限时,列入案源库,作为选案对象。建立稽查成果分析制度。针对税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稽查情况分析会,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梳理分析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稽查中存在的共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税源管理部门,认真组织开展行业性纳税评估工作。对一些特殊行业和重点企业开展调研型稽查,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
4、以工作流程图示化和电子动态档案为切入点,向个体要收入
2006年局征管个体业户2414户,其中未达起征点 127户。由于其零散、分散,涉及纳税户数众多,一直是全局征管的重点。为了加大清理普查力度,年内利用 CTAIS延伸到基层税务分局、所的有利契机,全方位开展税源普查和典调、定额调整等工作。乘风分局针对辖区实际,实行了个体税收工作流程示化和电子动态档案管理方法。对征管资料时时记录,以计算机存储,定期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及时推广了这一有益做法。同时,坚持税源月巡制。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清理和清查,逐户登记涉税信息,提高征管信息准确度。全年累计入库个体税收1457万元,同比增收371万元。
5、以建立规范化档案为保障,实施档案化管理
年内着重对 CTAIS工作中采集、积累的各类基础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为税收征管提供服务。相继实施了纳税人信息资料“一户式”储存管理,做好纳税申报和企业财务报表等各类信息的接收、储存工作,由税收管理员和档案室共同开展工作,将摸底调查掌握的各项企业资料经税收管理员整理后,移送档案室统一装订归档,并经常进行清理,实行动态管理。既提高了征管资料的使用效率又规范了基础资料的管理。
【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税收执法】为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执法环境,全局以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为重点,以推进实施“三制一法”机制为保障,全面科学地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一是贯彻落实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依法行政,制定了《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并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区局税务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范围,并对目标进行了分解。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任副组长的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对局内各部门、综合业务科、监察室、各执法部门的责任进行了明确分工,为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为规范执法行为,对税收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履行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职能、依法行政及法制环境评价做了相关规定。在考核环节,将税务行政处罚、选案环节、检查环节、审理岗位、执行岗位 5类38项违规行为纳入到检查考核范围,实行责任追究,使行政执法行为更加正规、文明、准确。
二是进一步完善落实“三制一法”运行机制。对需审批的事宜提前进入监察程序,监察部门适时履行监督职责。尤其是对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环节,监察和综合部门联合初审资料实行复审复查。并采取现场实地调查取证的方式,对不符合条件的上报企业,坚决不予批准。在跟踪监督制度执行中,特别对注销和减免税涉及纳税人利益的敏感和关键环节实施跟踪监督。对注销企业,实行由监察部门参加的月例会制,同时实行注销复制度,由监察室开展注销复查。全年抽查注销企业20 户次,补税 9.91万元。在告知制度执行中,在个体业户相对集中的集贸市场,将纳税人定额情况以告知板的形式公示,张贴在显著位置,接受检查和监督,提高了执法的透明度。在执法监察复审办法执行中,有重点的进行复审复查。全年共复审复查企业91户。
三是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针对工作衔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局年内重点加强了各部门之间工作职责的划分和对各项业务工作流程的图示化分解。使征收、管理、稽查等环节之间的业务衔接,达到了责任清晰、职责明确、衔接紧密,无管理漏洞和死角。并以工作传递单、专项工作例会制、科室长月例会制等形式,适时沟通信息,使各部门之间沟通衔接更加顺畅有序。
【加强信息化建设】税收综合征管软件上线运行后,为进一步加强综合征管软件的运行维护工作,采取机房 UPS不间断电源、定期巡视、网络互动检查等形式,确保信息网络系统安全运行。并以此为契机,探索全程计算机化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全局计算机操作水平。为使该软件延伸到下辖的1个分局、2个所,提高工作效能,减少不必要的空耗和浪费,区局在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克服困难,舍得投入,大胆创新,采取租用光纤网络的方式,将税收综合征管软件延伸到了基层分局、所。经过实践运行,不但提高了个体税收征管质量,也得到了纳税人的认可,减少了基层工作负担,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
【优化和谐税收服务】按照《2006年“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最佳最差单位评议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落实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并积极开展践行活动。
实行多种服务并举,构建人文和谐的税收体系
一是实行AB岗无间断服务制度。培养一专多能型工作人员,确保任何一个岗位均不会因本岗人员不能出勤而影响纳税人办理业务。二是大企业认证报税电话预约制度。由于局辖区业户多、受理涉税业务繁忙,为了解决企业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全局适时采取大企业认证报税电话预约制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收购业发票代保管制度。为了从源头遏制利用回收业发票偷税现象发生,为企业把好关,采取收购业发票代保管制度。即企业购买了发票后,由区局设专人保管,在企业发生销货业务时,先行由片管员到企业核实企业业务的真实性,签字后方可开具发票。四是增设服务窗口。针对大部分企业年底结帐,二千四百余户小规模、个体业户在年底前代开增值税发票数量增加数十倍且只有一个发票服务窗口的实际情况,为方便纳税人,从十一月初增设了三个代开发票窗口,并根据业务量情况延长办公时间,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业户的需要。
【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廉政建设】年内为建立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督,防止和杜绝税收中腐败现象的发生。一是与完善岗责体系相结合,建立权力制约机制。以“五型机关建设”为基点,坚持“三个贯穿于”,即: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大局之中,贯穿于税收政策法规的制定、税收征管体制建设和改革的总体设计之中,贯穿于“两权”运行的全过程之中。充分利用CTAIS等税收征管载体和手段,进一步明确各岗位职责和移交传递流程,通过稽查、法规、监察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建立权力制约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税收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促进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二是与人事考核相结合,建立廉政考核机制。将廉政考核作为对各科室所长的考核、公务员年度考核和民主评议、民主测评中的重要内容,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结合起来,实行廉政一票否决。三是与外部监督评价相结合,建立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全面启用自动排队评价系统,把纳税人的评价结果及时进行统计汇总。结合聘请的兼职监察员、定期召开座谈会、听证会、发放《税务干部执法评议书》,对税务干部的执法服务情况进行评价,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增加税收执法透明度。四是与目标奖惩兑现相结合,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与科室所长签订廉政建设责任状,并按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对于违反党风廉政规章制度、违反税收政策和上级局、区局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追究责任。全局全年拒请吃52人次,拒收钱物约合人民币四万多元。
【加强税法宣传】2006年围绕宣传税法开展了诚信纳税企业评选活动,召开了全区诚信纳税企业表彰会,在宣传和表彰了依法的先进企业和个体业户。以办税服务厅为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液晶显示器、电子显示屏等电子载体适时开展税收宣传。七月份组织了60余名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参加的税法知识培训讲座。精心制作了宣传刀旗、标语口号、条幅等,全员、全时、全方位地营造了浓厚的税法宣传氛围。
【机关建设】一是以“书香大庆”活动为学习契机。向全局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号召干部职工,“日读千字文,月读一本书”每季进行一次学习心得体会的交流和展评活动。评出好中差,与单位的目标考核挂钩,年底进行综合评定。做到人人有学习笔记,人人有心得体会。二是以“电子书库”为依托。将收集近千册的电子书库,全天时进行开放,为干部职工和纳税人学习、查与网上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开辟了网上一句话读书心得与体会专栏。三是以工作调查研究为牵引。结合工作实际,按照专业分类,对每个分局科室所,分配工作调查任务。每月上报一至两篇与工作联系较紧的调查报告和研究。人人参与,人人都要有成果。全年共收集学术调查研究文章六十多篇。其中有 8篇在省市级工作参考和刊物上发表。四是以政治理论学习和“六员”技能培训为重点。全年业务培训二十余班次,考核十余次,全局成绩均在良好以上。
年初实行督办催办制度以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行。全年受理各种文电 474份,各种通知八十七次,无一差错。干部职工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支笔一粒料人手,不断减少和杜绝浪费。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局节约水电费一万三千多元,办公用纸减少三分之一,车辆维修费用减少五分之一。
结合实际制定了《让胡路区国税局创建“创新型”机关实施方案》,明确了2006年全局创新工作目标和举措,对税政管理、税源管理、稽查、办税服务、执法监察五大类十五项重点推进创新工作的内容和完成时限进行了明确。对纳入到实施方案中的创新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均落实到实际按时完成。
【开展“八荣八耻”实践活动】2006年全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采取中心组学习、讲党课、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着力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以“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点点滴滴见荣辱”和“服务纳税人。为纳税人办实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举办了公民道德、党的知识竞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同时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先后开展多次捐资助学、为贫困母亲捐款、为救助困难职工捐款等活动,全年累计捐款 20895元,捐献棉衣、棉被、棉裤等物品40余件。参加了市直第九次运动会,马云峰勇夺男子一百、二百米第一名,陈锋夺得五千米第五名的好成绩,为国税系统争光添彩,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一是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完善。全局各科室结合各自的工作特点和岗位职责分工,制定和完善了《奖励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工作建议及创新奖励制度》等十余项,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堵塞了工作漏洞,达到了以制度管人的目的。二是在财务管理上得到进一步规范。全面清理查实固定资产底数,实行建帐监管,做到帐实相符,处置、报废固定资产严格履行相关手续,实现资产的有效利用,为全局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三是在劳动纪律管理上进一步严明。利用指纹签到机严格进行劳动纪律管理,加强日常抽查,严格奖罚,营造了规范、严谨的工作氛围。
【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以税收综合征管软件的实务操作和税收相关法律为重点,2006年投入资金 4万元,新购了二十台计算机、配备了专用电缆、购买用友软件,安装了相应的操作系统和软件,计算机全天运转,随时满足全员上机操作演示需求。腾出专门的会议室用于培训,节假日培训期间食堂保证一日三餐充足供应,为全局职工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和有效载体。采取了自学、互帮互学、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层层深化培训,累计集中培训 7批次,35天,全员93人分别参加了各批次培训。加大考核力度,先后举办了六次全员考试,以考促学。负责培训的5 名师资人员表现出了较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刘莹婚期原本定在九月份,但由于要完成三期集中培训,每期都有讲解任务,她毅然将婚期延迟到十月份,年龄已有57岁的王铁学和56岁的满贵山克服困难,和大家一道参加集中学习,没有缺过一堂课。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局职工自觉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使学习和提升素质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现在大家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
【领导组织】
局 长:国书昌
副局长:谷红民 王向东 朱继文
(马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