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地税

地税

地税



  【概述】2006年,让胡路区地税局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和本局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通过班子成员的通力合作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使以税费收入为中心的十项重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全年税收收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征管体制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更加优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年内被评为市级优秀征收服务大厅,乘风所监察室计会股被评为市级文明股所,全局在让胡路区行风评议中获第二名。
  【税收情况】2006年年初,市局给区局下达的税收计划是38200万元,后增加为54530万元。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全局入库税收及附加55842万元,去年同期的111%;入库税收合计5397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1%,为去年同期的110%,其他收入合计1868万元。完成比较好的税种收入情况是:营业税17707万元,为去年同期的 149%,完成年度计划的101%;企业所得税4297万元,为去年同期的96%,完成年度计划的 110%;城建税4149万元,为去年同期的128%,完成年度计划的104%;印花税 565万元,为去年同期的152%,完成年度计划的135%;土地税增值税674万元,为去年同期的 874%,完成年度计划的118%;房产税入库1691万元,为去年同期的99%,完成年度计划的113%;车船税入库 362万元,为去年同期的566%,完成年计划的101%。其它税种收入情况:土地税用税入库1097万元,为去年同期的 100%,完成年度计划的91%;个人所得税入库23459万元,为去年同期的91%,完成年度计划的 94%。其他收入合计1868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1 822万元,同比增长29%;税务部门其他罚没收入5万元,同比增长 150%;文化事业建设费41万元,同比增长46%。税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组织收入】2006年在组织收入中主要采取了以下 3项措施:一是科学分析预测增收潜力。年初以来,利用数据库、税收管理员平台所采集的有关涉税信息,按区域经济总量测算税收规模,按传统增减因素法预测全年收入。根据让胡路区1999年至2005年 7月来宏观税负变动趋势,预测出2006年宏观基准税负为4.092%,GDP总量为103亿元。按宏观税负测算,全局税收规模在52272万元左右,同2005年的48870万元相比增加3408万元。二是建立新型税企联系平台。建立了重点税源企业信箱档案,建立了新型的税企联系平台。定期、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发送相关税收法律信息,企业也通过信箱将疑问、难题反馈税收管理员,税收管理员及时给予解答。年内先后与86户年纳税额在 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建立了联系。三是对重点税种进行有效监控。根据2005年年末集中检查的结果,将辖区内年纳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396户重点税源进行了全面监管。按照西城区重点建设项目多的实际,通过抓好新潮、佞金等建筑企业的纳税管理和商务服务、餐饮等企业的营业税管理,通过及时掌握高收入个人和油田企业高薪人员的收入情况抓好个人所得税人库,重点税种得到有效监控。这些措施提高了组织收入能力,税费收入持续增长,提前四个月完成全年3.82亿元的税收规模。
  【开展五个行业专检工作】在开展五个行业专检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抓好调查,摸清底数。年内全局调配人员41人,组成19个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建筑安装等五个行业进行100%覆盖式的调查摸底。摸清了这五个行业在地税局注册登记的共有1422户,经实地核实,实际在的共有997户(建筑安装业纳税户 177户,房地产开发业纳税户15户,饮食业纳税户 702户,洗浴业纳税户53户,娱乐业纳税户50户),其余的425户为未办理注销手续但已不存在或非正常户。二是抓好选项,分段检查。局辖区内的饮食业、洗浴业和建筑安装业户数比较多。从这 3个行业人手,做到清查一个行业,规模、整顿、理顺一个行业。三是实施划片,逐户检查。采取划片、分段的办法,对五个行业进行地毯式逐户检查。共检查实际存在的纳税户 997户,占应检查户数的100%;查出有问题的723户,查结723户,查补税款1100万元,罚款14万元,滞纳金3万元。在检查中发现了部分企业存在着自行运用政策等4个问题,已上报市局说明。
  【房地产业税收成效凸显】2006年在房地产业税收工作中,一是强化三个管理环节。全区共有房地产开发业纳税户15 户,2006年共有房地产开发项目6处。通过强化申报管理环节、强化税源管理环节和强化发票管理环节,税收增幅凸显。二是通过信息平台跟进。年内积极与房地产开发企业沟通,主动跟进;按照施工进度,通过信息平台为这些企业发去税收通报及相关的税收政策,先后发送了2003年至2006年《关于转发国家税务局关于房地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通知》等12个总局、省局、市局下发的文件,促使企业自觉纳税,见到了成效。银亿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了解了与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信息相关的税收政策后,主动缴纳税款,税款缴纳额达1816多万元。三是印制预售房款收据。针对房开企业预售房款收据不规范,容易造成税款流失的问题,从 7月份开始统一印制了预售房屋收款收据,一式四联,有效地控制了预收款不能足额体现的情况。房地产业税收完成6720万元,比去年同期(1910万元)增加4810万元,同比增长252%。
  【建筑安装业的税收成效显著】在建筑安装业的管理中,按照省、市局“以票控税、信息比对、税源监控、分类管理”的要求,一是准确掌握建设项目。局管内共有建筑安装业纳税户 177户。年初以来,在建设部门获取辖区内的全年所在建设项目的信息;督促企业及时申报建设项目或者建安合同;组织片管员在辖区内巡视发现新的建设项目。二是切实加强税源控制。采取委托房产部门、建设部门代扣税款和“以票管税”的办法,加强税源控制。先后与13个部门签订了代扣代缴协议,组织与该部门有关的税款入库。三是建立跟踪巡视制度。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这些企业的施工场所,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固定资产情况。各税收管理员坚持对辖区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勘察管理,每月巡视一次以上,敦促企业按时申报缴纳税款。建筑安装业税收完成6548万元,比去年同期(5139万元)增加1409万元,同比增长27.42%。
  【加大饮食业税收管理力度】2006年局管内饮食业纳税户 702户,加大饮食业税收管理力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抓好电脑定税。年内进行了电脑定税软件应用培训,为全局57台征收电脑安装了“电脑定税模块”,完成了对 604户饮食业的电脑定税工作,建立了饮食业定额征收清册和进帐征收户清册;对年纳税 5万元的业户建立了档案,进行购票、税额全年监控。进行典型调查。从微机调出饮食业业户名单,逐户进行清理核对,摸清经营规模和现状。根据业户不同地点、不同规模、不同类别,对140户进行典型调查。同时,对另外562户饮食业户进行了信息采集,对饮食业户按去年实现税收递增 30%进行电脑定额。同时,对44户超定额的业户进行了定额调整。落实优惠政策。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了对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为饮食业符合享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 54户企业、261户个体商户办理了减免税手续,全年共减免税1463.23万元(其中企业1370.95万元、个体工商户 92.28万元),确保了落实政策不走样,监督政策不放松,执行政策不变通。
  【车船使用税收缴工作】车船使用税的收缴工作立足实际开展。采取多样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深入企业和停车场,做好宣传辅导工作;利用纳税户缴税的时机发放由市局印发的宣传单;发挥辖区街道、村屯等协税护税网络的作用。年内共发放了3500份宣传单,仅在各个楼区停车场就发放宣传单1500份,确保了清查登记宣传工作不留死角。利用车检部门,进行代扣代缴。在征收大厅设专门窗口;向纳税人及时发放、辅导填写、审核和回收《车船使用税登记表》的同时,在让胡路区的 2个车辆检测站派专人负责登记清查,委托车检站进行税款的代扣代缴,提高了车船使用税税源清查工作的效率。为解决车船税的手续复杂、办理缓慢,针对征收大厅分设的两个“车船使用税专设窗口”出现拥挤的现象,落实了责任人,自制了一种传递单,在传递单上记录纳税人的信息,把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具体细化,纳税人再也不用排长队办理。截止到12月31日,全局共对8870台车(其中个人车辆 6510台,企业车辆2330台)进行登记并收缴了车船使用税,共入库税款354万元,比去年同期64万元增收 290万元,为去年同期的556%,为实现市局提出的率先在全省实现车船使用税翻番目标做出了贡献。
  【业务竞赛活动扎实开展】立足“实际”、着眼“实用”、注重“实效”,结合“书香大庆”百万市民读书活动,把学习、练兵、竞赛活动同税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取得实效。一是组织全员自学。组织全员利用业余时间先后自学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黑龙江省地税局关于印发(新版饮食业有奖发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 5个方面的征收知识,使全员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二是开展岗位培训。年初,制定了技能培训计划,专门聘请专业讲师授课。现已举办税收知识培训班3 期,培训人员达272人次;对 7名35岁以下、具有本科学历、非税收专业的干部进行了脱产培训。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市局组织的岗位练兵培训活动。三是进行闭卷考试。为检验、巩固全员自学税收征管知识的成果,于 3月中旬进行了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等税收征管知识。通过闭卷考试,进一步增强了全员学习税收征管知识的紧迫感。四是举办知识竞赛。在自学、培训、考试的基础上,于 3月21日举办了“税收征管法知识竞赛”。在竞赛现场,还选择了 5道关于“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四条禁令”方面的知识题,让现场观众抢答。在参加市局业务竞赛中,区局荣获“优秀组织奖”。 ( 区局开展活动的情况,被市局采编为《大庆地税信息》2006年第6期)。
  【完善征管体制】2006年 3月。按照省局、市局《关于开展征管体制改革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区局对机关各个股(室)和税务所的现行征管体制、征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分工及业务流程等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对各个岗位所履行的职责和权限进行了重新修订、完善、补充,并且绘制了工作流程图,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征管体制的设想。 3月中旬,市局对区局征管体制改革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认为区局关于完善征管体制的设想值得借鉴。 3月底,协助市局调研组形成了《大庆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征收管理体制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2006年局征管体制:共设13个股室、 4个税务所,共有正式职工84人;区局设立一个征收厅,4个所内各设一个征收厅。
  【税收征管基础得到加强】2006年,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加强。一是“一户式”档案管理明显提高。由于纳税户多、工作量大,再加上办公楼动迁,全局统一规范了 9大项、50小项的纸质项目,采取分段进行的方式开展纳税“一户式”纸质征管档案和电子征管档案工作,完成了 10588户的“一户式”档案,进一步提高了税收征管“一户式”档案的管理水平。二是各项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年内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安全工作各项管理制度》,自制了安全工作责任状;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以“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为主题的安全格言、安全警句征集等宣传教育活动;对全局现有16辆公务用车和业务用车,实行跟踪管理,出车实行派用制并且进行登记。三是档案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按照《大庆市地方税务局档案管理有关规定》的精神和《黑龙江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中五大项17个内容53条管理考评标准,对全局档案进行了集中管理。2006年 5月份被省档案局评为“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级优秀”。
  【规范“两业”税收】2006年12月份,本着省局及市局“抓住大户、管好中户、规范小户”的“两业”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洗浴业、娱乐业“两业”的税收管理工作,制定了适合区局的工作方案,成立由局长任组长,主管业务局长为副组长相应科室、所业务骨干参加的“两业”电脑定税领导小组,抓好“两业”电脑定税工作。针对区域内最大的洗浴业纳税大户“大自然洗浴”,分派业务骨干到该户进行调研,对其进行电脑定税。积极采集信息,奠定管好中户税收的基础。区局绘制出全区中户洗浴业、娱乐业分布图,划分地段,组织税收管理人员负责采集数据,组织开展纳税评估,进行横向对比。同时,对同行业纳税情况进行了对比,从中找出确定地段的合理性。几经反复推敲,形成了更精确、更严密的统计表,为信息录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理核对,合理确定参数,不断规范小户的税收管理。针对区内洗浴业、娱乐业的同行业小户经营状况差异较大的情况,进行夜查、摸清情况,核定定额。对于不同区域、同等经营状况的业户,确定合理参数;对于相同区域、不同经营状况的业户,确定合理系数;对于影响参数的系数,进行进一步的确定,使税收管理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规范。开展跟踪典调,准确地掌握业户经营状况。为了更准确地掌握业户的经营状况,将税收管理人员分为 4组,在区公安、文化部门的协作配合下,对一些业户收入状况进行了跟踪典调。与此同时,还对不同区域的 KTV、练歌厅等场所自报的营业面积等情况进行了抽查。征询意见、加强宣传,公开“两业”定税标准。对已确定的参数、系数进行民主评议,召开行业代表座谈会,会上公布所有定额,设定标准、参数、系数确定的原则,广泛征求与会者的意见。同时,还利用多种有效的宣传方式,通过区有线台、区局大厅征收政策公示板等方式向社会公示,做到税收定额的公开、透明,这一作法得到社会的好评。
  【开展“十对照、十查找”活动】按照庆地税发[2006]66号文件的要求,从 9月初至10月底,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全局认真开展了“十对照、十查找”活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促进征管基础工作上档次、上水平。“十对照、十查找”活动分学习阶段、查摆阶段和整改阶段三个步骤进行。实际工作中,理清工作思路,求真务实,突出一个实”字。根据实际情况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提高;把握工作重点,严格执法,突出一个“严”字。明确工作任务,把握工作重点,做到勤征、严管、细查;加快工作节奏,认真查摆,突出一个“准”。发扬锲而不舍的钻劲、善做善为的实劲、不达目的不摆休的韧劲。通过“十对照、十查找”活动,全局查找出在征管基础资料上,对非正常户的征管资料还有不完善等10个问题,强化了四个管理:一是强化征收管理,从源头上加强税收控管。二是强化税政管理,提高税政管理水平。三是强化服务管理,在税收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四是强化目标管理,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
  【文明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一是进行荣辱观教育。引导全体职工理解和掌握“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努力形成知荣明耻、褒荣弃耻、扬荣抑耻的氛围。二是创建与税收合力。创建与税收工作形成合力,不断创新服务手段,营造优良的税收环境,增加税收收入,征收大厅被市局评为先进单位。三是认真抓基础建设。制定创建文明单位、科室、家庭和职工的标准办法;添置了各种资料和照相机、数码录像机、资料室、文明建设展厅等设备设施。四是加强阵地的建设。在征收大厅配备一个供纳税人随时翻阅的图书角,花费资金 500元;为“书香大庆”活动购置图书60余册,投稿 5篇。五是讲思想求进攀高。2006年全局有18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0人主动献血、同大庆师范学院15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捐款8000余元。六是选准创建切入点。实施“通道计划”和“贴心计划”,实现税企关系零距离;开发了《让胡路地税个人所得税申报与稽查系统》,满足了税收征管的需求。七是创建取得好成绩。2006年,申报省地税系统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4个。提出的“创新资助方式”等受到了区领导的好评,并获得了区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贯彻实施“四条禁令”】2006年,继续通过开展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效果明显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干部对《四条禁令》的禁令条文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变奉命执行为自觉实施。一是抓好学习教育。修订完善了《四条禁令》定期学习、教育等项制度,坚持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和讨论省局党组下发的《四条禁令》解释和违禁通报,组织干部深入学习,熟练掌握“四条禁令”内容,并把《四条禁令》解释制成卡片,让全局税务干部随身携带,建立了《执行(四条禁令)记录卡》。二是抓好监督检查。组成检查小组,不定期检查《四条禁令》卡是否随身携带、办公桌上是否摆放《四条禁令》桌牌情况,使每名干部随时都处在《四条禁令》的氛围之中;对落实《四条禁令》、落实限时办结制等六项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对党风廉政建设和“两风”建设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现场向纳税人发放测评票。三是抓好细节基础。从细节抓起、从基础入手,创新服务方式,实行预约服务、导引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避免服务态度蛮横、拖拉推诿等问题;强化政务公开,避免人情税、关系税以及勒卡等问题。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快捷高效为纳税人服务,落实政策不走样、不变通、不打折,执法时端正态度,一视同仁,不徇私情。达到了学习《四条禁令》蔚然成风,落实《四条禁令》身体力行,坚持《四条禁令》一丝不苟的效果,确保《四条禁令》成为提高行政效能的令牌、规范自身行为的戒牌、抵御不正之风的盾牌、树立地税形象的品牌。
  【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在2006年 4月全国第十五个税收宣传月活动中,重视宣传形式的丰富多彩和宣传结果的轰动效应,突出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了创新项目、宣传经费、人员责任三个同时落实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围绕主题,加强重点宣传;增强实效,开展政策宣传;延伸触角,搞好各项活动。通过征收大厅、电子显示屏、宣传单、利用让胡路有线电视中心、让胡路信息网等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在局办公楼及基层所悬挂“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等大型条幅;在施工工地插上税收宣传条旗;在区电视台播出公益广告;在街头散发宣传单。同时,还开展了送税法进机关、进建筑工地和进大庆师范学院征集税宣作品活动。年内利用《让胡路地税信息》向市局办公室、区委办和区政府办报送专题信息共18份。
  【领导组织】
  局 长:潘凤学
  副局长:马瑰枝 杨文森
                                     (姚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