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庆升实业公司
大庆油田庆升实业公司
大庆油田庆升实业公司
【基本情况】大庆油田庆升实业公司组建于2005年 6月,隶属于大庆油田建设集团。公司下属庆升化工厂、锅炉安装与维修工程分公司、建材制品厂、玻璃钢防腐管厂、防腐保温材料厂、综合服务分公司6个生产单位。
公司现有职工792人,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214人,其中大学50人,大专74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人,中级职称人员60人;一级建造师 1人,一级项目经理3人;中、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174人。
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200万元,净值4700万元。2006年公司实现经营总收入3.28亿元,实现利润729万元,上缴税金 1995万元。公司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产品和新型建材产品为主营业务,以锅炉安装、加热炉维修、建筑安装、劳保用品、园林绿化为辅营业务的产业格局。具有年处理轻烃5万吨的化工产品生产能力,3万立方米新型环保建材产品一挤塑板生产能力,2000吨改性聚乙烯防腐专用料生产能力,500公里Ф48mm以上玻璃钢防腐保温管道预制能力,50公里Ф800mm以上高密度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生产能力,40万套各类劳保 (职业装、服装)、20万双各类劳保鞋(靴)加工能力,3万组工、民用高频焊翅片管散热器制造能力,18000吨钢结构预制安装能力。
公司拥有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书》,黑龙江省建设厅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叁级资质证书》,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锅炉安装、改造许可证》,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黑龙江省园林总局颁发的《三级园林绿化企业资质证书》,黑龙江省汽车维修业管理办公室颁发的《汽车维修业经营许可证》,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印刷经营许可证》,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会员企业,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公司突出发展主题,优化产业布局,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着力创建创新创效的和谐企业。
【概述】 2006年,在建设集团党委和建设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公司上下认真践行管理局《二次创业指导纲要》,全面贯彻集团“3456”发展战略,坚持“整合与经营同步、市场与效益并重”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重塑管理流程,规范经营行为,谋划长远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好成绩。实现经营总收入3.28亿元,实现利润 729万元,全面完成了集团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
2006年荣获大庆市建筑业协会颁发的大庆市建筑业诚信企业称号( A);被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授予2006中国企业诚信经营示范单位;2006年被管理局评为“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金牌单位、管理局“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
【积极稳妥做好重组整合工作,构建科学管理体制】2006年,按照集团一届四次职代会精神和《关于建设集团多种经营系统整合的专业办公会议纪要》的要求,庆升实业与油建实业进行了重组整合,进一步提高优势产业集中度,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增强了多种经营企业创效生存能力。一是稳步实施整合。按照集团的整体工作部署,通过“行政整合”和“法律业务规范整合”,将油建实业开发总公司的人员及业务并入庆升实业公司,统一以庆升实业公司的名义对外开展经营业务,各项工作保持了正常接续与平稳运行。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按照市场导向、布局合理、专业突出、规模发展的原则,对两家单位所属生产单元的同类产品和同类专业进行整合归并,退出了经营不善、市场前景较差的行业,提高了优势产业集中度,基层生产单位由11个变为 6个。三个精干组织机构。坚持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人尽其才的原则,设立两级管理机构。按照德、能、勤、绩的标准,通过公开竞聘,使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走上了相应的管理岗位;严格执行集团“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对公司31名中层管理人员实行了岗位管理。
【理清企业发展思路,谋划长远发展】2006年,企业重组后,在认真分析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内部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谋划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市场定位。巩固集团内部市场,扩大油田市场,大力进军社会市场,形成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产业定位。稳固石油化工产品的市场份额,拓展园林绿化、劳保用品市场,保持锅炉安装维修和工程施工业务的现有规模,大力发展新型工、民用节能环保型建材产品,不断提升优势产业集中度,形成以石油化工产品和新型建材产品为主营业务,以锅炉安装、加热炉维修、劳保用品、园林绿化为辅营业务的产业格局。职能定位。公司机关作为市场责任主体,是集团授权的经营管理中心和利润中心;基层厂(分公司)作为生产责任主体,是成本管理中心和生产管理中心;车间(班组)作为创效责任主体,是核算中心和操作中心。
【强化运行管理,提高生产保障能力】2006年,发挥公司在生产要素方面的调控作用,以科学组织为龙头,以生产设备技术改造创效为重点,以安全生产为根本,保证了全年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是加强生产组织。成立了生产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全公司生产(施工)项目的组织协调与管理,保证了各项生产运行工作的接续,体现了整合后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协同效应。二是实施生产设备技术改造。公司立足挖掘现有设备潜能,适时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以产量、质量的提高扩大生存空间。先后对防腐保温材料厂沥青基防腐胶带生产线、建材制品厂中空管车间、综合服务分公司服装、制鞋车间进行了技术与维修改造,扩大了生产规模,满足了集团内部市场及部分社会市场需求。三是狠抓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公司以开展“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 HSE体系建设。针对高危生产场所多、部分单位生产作业环境差、安全管理基础薄、难度大的实际,加大了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完善了公司领导对重点单位及要害部位的承包责任制,建立了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责任网络体系。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实现了公司全年无任何责任性亡人重大事故、有责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的目标。公司也在整合和规范运作的第一年,被管理局评为年度“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金牌单位。
【推行精益管理,提升集约化经营水平】按照集团《关于推行精益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把“精、准、细、严”的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全面推行精益管理。一是加强合同管理。按照“统一领导、授权签订、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合同实行集中审查和管理;对常用的17种合同文本进行了规范;对合同的谈判、招标、签约、履行情况实施全程监控,全年没有发生合同(法律)纠纷。二是加强物资管理。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管理核算等各项制度,加大了采购、供应、仓储、结算、消耗以及现场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管控力度,做到面向市场、规范动作,保质保价、公平公正。严格管理、降耗增效。三是加强财务管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单项成本核算、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和财会人员逐级委派制度,进一步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归口管理,严格审批程序,严肃结算纪律,消除了资金管理上的隐患。同时,加大了债权债务清理力度,落实责任,重点考核,较好地完成了集团下达的应收款控制额指标,有效地保护了企业自身利益。四是加强市场开发管理。坚持“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市场开发原则,通过市场细分和差异化定位,突出油田市场,巩固发展社会市场,实现了市场开发的速度与质量、份额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筑牢发展基石】一是强化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党建工作贯穿于企业整合的始终,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有机融合。按照“四个同步”原则,及时建立、调整、充实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中,各级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学习新《纲要》和集团“3456”发展战略活动,把职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公司的发展建设轨道上来,消除了职工群众心中的疑惑和顾虑;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了党员在企业改革、生产管理、维护稳定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工作,为职工群众树立了榜样。二是扎实有效地开展“创争”活动。通过开展“创争”活动,全面提升职工素质,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智力保证。公司工会坚持“主动适应和主动服务”的方针,将“创争”活动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公司共青团组织开展“一帮一”互助活动,将“创争”活动逐步推向深入。庆升化工厂化工车间、玻璃钢防腐管厂玻璃钢车间荣获局青年文明号。三是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宣传学习管理局“新时期五大标兵”和“基层建设十面红旗”的典型事迹,建立了内部典型培养网络,年内总结和选树了各层面先进典型11个,其中王红梅被评为局优秀职工,庆升化工厂化工车间被评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建材制品厂女子补口班组被评为局先进女职工集体。在公司范围内营造了比照先进找差距,学习典型促进步的良好氛围,引导职工争当“技术行家、创效能手、市场先锋、学习典型”。四是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改善了两级机关的办公环境和基层班组的生产作业环境。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投入资金 500多万元,改扩建了后勤生活基地,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工资、奖金向一线职工倾斜,职工年工资总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五是做好各群体的稳定工作。面对稳定工作的严峻形势,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和完善信息档案,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和“送温暖”活动,为企业营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全年共接待来访 432人次,安置再就业人员150人,帮贫扶困20人,发放互助储金11000元,临时困难补助10000元,慰问金700万元,为25人办理了离退休手续。
【领导组织】
总经理:赵汝澍
党委书记:于忠莲
副总经理:吴海渔 秦清平 迟 英
副总会计师:王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