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
城建·环保
规划建设
规划建设
【规划编制】2006年,完成了银亿阳光城、奥林国际公寓、燕都第一城即水榭绿洲、丽水华城四项修建性详细规划,总规划面积为342.19公顷。同时,参与了由市规划局和石油管理局规划处组织的西城区分区规划的交通、排水、供热三项专业规划,以及红旗地区及新建居住小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组织编制了喇镇五个中心村、三个牧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规划审批】为严把建设项目初审关,继续按照国家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做好建设项目的初审上报工作,对每一个上报项目逐一进行现场踏查。2006年,初审上报了五批项目,41个项目通过了审批,主要有方晓工业园、铁路平房区改造、喇富路改造、奥林公寓居住区、水榭绿洲居住区、新潮丽水华城居住区二期、阳光佳苑居住小区三期、广厦居住区三期、汽配城二期商业住宅工程等,上报合格率为95%,建筑面积达681.11万平方米。
为规范城区内的建筑外观风貌,加强了对各种建筑外立面装修的审批工作,共对32项建筑外立面装修项目进行了现场踏查,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审批了其中23项建筑外立面装修项目,对1项大型建筑外立面装修项目进行了初审并上报市规划局审批,对9项进行了否定报备。
【规划监察】为了做好规划执法监察工作,规划建设局克服人员不足,管理区域大等困难,主动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对城区的主要街路和重点地段每天巡查一遍,对次要街路和非重点地区制定检查计划。2006年,共检查建设项目144个,其中,建设工程24个,立面装修工程120个,依法对15个违法建设项目进行了处理。由于在规划执法工作的突出表现,4月28 日,全市城市规划监察工作座谈会在让胡路区成功召开,区规划建设局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开展执法工作的先进经验。
【规划服务】年初,按照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完成了市西城区工业园项目前期现状调查工作,并按照区里的分工,重点对规划区域内油井分布、地下油管线情况、总体规划中用地属性、消防站分布、通讯情况等进行了初步摸底,在工作中取得了市规划局的支持,为设计院提出了规划选址意见。 3月份,区规划建设局经与市规划设计院联系,针对红旗地区新建工程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系统的问题,提出系统规划的初步想法,并提供了初步的资料。 4月份,为区教育局提供各开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的规划详细资料。 6月份,为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建设,委托市规划设计院为区三个牧场进行了村镇规划。4月1日,在《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16周年之际,针对2006年区内房屋开发市场的需求情况,为便于群众对房屋开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选择,恒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房建公司、燕都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建设单位都分别对银亿阳光城、丽水华城、汽配城、奥林国际公寓、水榭绿洲、广厦三期等居住小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了大力宣传,宣传活动为开发企业和百姓搭建了互动平台,加深了群众对开发楼区的了解。
【建设项目】2006年,全区已开、复工建设项目共27项,总建筑面积 255.3万平方米,总投资38.378亿元。其中,复工项目 7项,包括铁人中学宿舍楼、北湖小区、阳光佳苑二期住宅楼、新潮商服楼、东湖南北商服楼、新潮九年一贯制学校、西环路2#商住楼;新开工项目20项,包括富强 K110V变电所、广厦三期住宅楼、阳光佳苑三期住宅楼、阳光银亿城、世纪花园一期、丽水华城二期、奥林国际公寓一期、燕都第一城一期、石油佳苑住宅楼、中央大街立交桥(2006年3月23日开工建设10月 1日正式通车)、富强村回迁楼、红旗居住二区、东湖一品、伟恒时代广场、九方综合楼、金雕装饰广告公司、华润大酒店、未来城工程、民营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
【建筑市场】2006年是全市建筑市场整顿年,根据年初市政府下发的庆政办发[2006]12、17号文件通知精神,结合让胡路区的实际,围绕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了辖区内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使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年内,按照全市的建筑市场工作统一部署,结合全市开展的“建筑市场整顿规范年”活动,让胡路区成立了以主管区长为组长,以区监察局、环保局等九个相关单位为成员的整顿建筑市场秩序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明确,围绕”四个”转变开展工作,一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要由以整顿为主向以规范为主转变,二是行政执法由普遍执法检查向重大案件查处转变,三是建筑市场整顿由普遍整顿向薄弱环节、重要环节转变,四是建筑市场监管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针对辖区内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分阶段、分重点地开展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开发市场整顿规范监察工作,对检查中存在严重问题,立即下发停工令,进行整改。为了提高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的工作效率,注重检查和指导相结合,检查和宣传法律法规相结合,检查和调查研究相结合。通过开展整顿和规范工作,增强了各方主体依法守法意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办理率达到90%以上。
【建筑市场】2006年根据工程施工部位,定期对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内业资料、监理资料和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对质量存在较大隐患的,召开施工现场会研究解决方案。年内组织迎接了市工程质量检查 4次,迎接省工程质量检查 2次,上级各部门对全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都予以了充分肯定,并且为电力大厦申报了“龙江杯”工程。对群众举报的工程质量问题,专门组织有经验、有技术的工程师进行联合检查,针对问题开现场会制定整改方案,并按方案逐步进行整改,最后把处理结果形成材料向建设局汇报。
【建筑安全】在安全监督报监审批中,严格按照12要件逐一对照审核,对资料不齐全,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的严格控制,有17个项目按要求已办理完报监手续。为确保辖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登记审批备案率,同时,为预防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2006年,辖区范围内办理审批登记的塔吊有390台,办理登记卡的塔吊284台,拆除塔吊163台。
建筑工程安全综合检查,由区规划建设局和区联席委员会共同组织进行,2006年,对辖区所有在建工程安全施工进行了三次联合安全大检查,对辖区开、复工的27个项目进行逐一检查,按照JGJ59—99 检查评分表和根据《检查导则》拟订的检查评分表严格打分,并将评比结果在区政府网上予以公示。在检查过程中,共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12份,发现一般隐患问题564处,重大隐患问题133处,隐患整改率为100%。
规划建设局认真制定了施工人员安全培训计划,细心组织培训内容和资料方案,并将计划和方案报请市工程建设安全协会审批。从 5月21日开始,利用施工休息时间,全面开展了安全教育工作,使每个工人都受到安全教育和持证上岗。
2006年,全区建设项目规模较大,地点相对比较集中,按照新实施的《大庆市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全区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都已申报了省级文明样板工地和省级文明样板小区,其中,申报省级文明工地13个,省级文明样板工地13个,省级文明样板小区 3个,市级文明工地13个,市级文明样板工地2个。
【建筑开发企业】2006年,全区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2家,其中年内新办企业 4家,年初,有1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资质年检。全区共有建筑总承包企业16家,专业承包企业20家,劳务分包公司4家,预制构件企业5家。按照市建设局的有关要求,年内组织开展了对项目经理的清理整顿工作,改善了建筑业统计报表管理,开展了建筑业企业季度考核评比,使企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清欠工作】2006年,把清欠工作纳入了联席委员会工作范畴,实施清欠工作由政府负责到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的转变。成立了由主管区长为组长的清欠领导小组,区规划建设局、区监察局、区经济计划局、区财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国土资源局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区规划建设局负责清理拖欠工程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
对存在拖欠工程款的开发、建设单位,列出黑名单,并建议市建设局相关部门将其记人信用档案,联合信贷机构依法减少其授信额度或不予提供授信。对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施工单位,列出黑名单,并建议市建设局相关部门将其记人信用档案,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参加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施工权限,情节严重的建议降级或吊销其资质证书。因区规划建设局没有相应建设手续的办理权限,只能在竣工验收备案这一道手续上认真把关,不予对存在拖欠的建设单位出具相关证明,从区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角度做到了环节控制。
2006年,辖区内所有建设项目在施工现场均设立了“农民工需知牌”,在上面公布辖区清欠办公室举报电话,及具体办公地点、负责人姓名等,方便接受对各种建筑业拖欠的投诉,同时也便于更好的接受群众的监督。
【小城镇建设】2006年,小城镇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确立示范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喇富路等重点项目按期交工,利用有限的资金抓紧完善三个牧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村镇规划编制。立足长远发展的角度,结合一镇三场特殊的地理位置,年内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科学编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布局规划。同时,喇镇各行政村结合“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要求,编制各村的总体规划,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的放矢。年内喇嘛甸镇已与大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将喇嘛甸镇及各村规划编制完成;星火牧场委托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对其中心村全面规划;银浪牧场中心村也结合牧场新农村的总体设想重新进行了规划。
——通村道路建设。2006年,农村道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达深度、公路技术等级明显提高。在原有两条主干路(哈齐公路和让杜油田专用公路)的基础上,新建三级农村公路两条:一是喇富路,全长15公里,路面宽6米。二是喇镇西直路至供水路,全长大约6.9公里,路面宽6 米。在原有的8条通村公路的基础上,修建通屯公路15条,共计23.1公里。
【人民防空】2006年初开始,区人防办进行了人防工程春防和冬防检查评比活动,并且及时进行春冬防消防安全检查和节假日安全抽查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对全区42处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年内组织对全区45台防空警报设备进行维护。八月份,配合市人防办对区人防警报设备维护情况进行大检查,针对在检查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多次对责任单位进行督办整改。 9月18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人防警报试鸣活动,由于今年区内各二级单位楼房装修、拆迁、统控天线长度不足等原因,全区只有部分警报器统控鸣响,其余手动发放信号,警报器鸣响率达到 95%。区人防办克服人员少、面积广、收费难度大等因素,加大了对人防工程四项费用的收缴力度,共收缴费用近七万元。
在拓宽人防教育领域方面,年内初级中学“三防”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在人民防空宣传月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广泛开展了人防宣传工作。完善了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方案,对三类经济目标单位制定并完善了预案。
【领导组织】
局 长:郑革
副局长:李生明 王金艳 刘思源
建筑工程管理站站长:张凤山
(霍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