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
【基本情况】2006年坚持以建设“工商业大区”为目标,大力实施“三产活区”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化措施,优化环境,全区商贸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截止年末,全区有商贸经济网点10016个,建筑面积2125759平方米,营业面积 1985222平方米,年营业额实现233亿元,利润2亿元,从业人员19000人。
——商业网点7371个,建筑面积1235214平方米,营业面积1126748平方米,年营业额 105亿元,利润1亿元,从业人员7288人。
——各类新兴业态1060个,建筑面积26096平方米,营业面积23345平方米,年营业额36亿元,利润2200万元,从业人员8240人,主要分布在乘风庄地区,龙岗地区、西宾社区、奋斗街道等。
——餐饮业网点1430个,建筑面积542376平方米,营业面积521048平方米,年营业额61亿元,利润5000万元,从业人员6693人。
——服务业网点1215个,建筑面积348169平方米,营业面积337426平方米,年营业额67亿元,利润实现5000万元,从业人员5019人。
【商贸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全区商贸经济实现增加值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9个百分点。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商品零售情况来看,食品类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2.4%,汽车类增长15.4%,此外,化装品类增长 12.8%,服装类增长12.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72.2%。随着国家加大对商品市场的整顿力度,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市场消费稳定增长。主要大类商品销售均呈增长势头,食品、汽车、通讯器材成为市场销售亮点。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商品零售情况来看,食品类、汽车类、化装品类、服装类的销售额与上年同期比,呈现增长趋势。
【企业改制稳步推进】在巩固和完善去年改制成果的基础上,年内继续推进区属企业改制工作。为达到区属企业改制目的,对庆新商店、银浪商店进行改制改组;对乡镇:工业开发小区进行内部机制改革;对劳动服务公司、广大集团进行企业资产、人员、债权债务情况调查摸底;积极推进东华集团与新加坡祥德集团投资公司对接,为东华集团上市搭建了平台。
庆新商店按照股东大会会议内容,制定了改革分配方案,经全体股东讨论通过,原企业职工与企业彻底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买断。银浪商店通过与管理局协调,该企业资产由管理局占用,管理局出资 197万元,用来偿还银行贷款和拖欠乘风商场的欠款,交付职工养老保险,清还拖欠的职工医疗费、工资和其它历史遗留帐目。按照区委领导要求,对乡镇工业开发小区重新定岗定编,加强和完善乡镇工业开发小区内部管理机制。通过实行富余人员充实一线工作,全员定岗定编定薪定责,有效发挥职能作用,与制度、效益、目标挂钩,形成员工多劳多得的良好局面。通过选举上岗92人,机关科室由原来的11个部门减少到 3个部门,机关人员由原来的49人减少到23人。积极促使东华集团与新加坡祥德集团投资公司实现对接,祥德集团投资公司刘炳君董事长到大庆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东华集团上市工作表示了赞同和支持,祥德集团投资公司并先期派来一名具体工作人员驻大庆帮助东华集团开展上市前期工作。目前东华集团正在准备企业基本情况、有关财务资料及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进一步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去年我区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改建各类市场29个,市场档次进一步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以让胡路市场为主体的生活资料市场群和以建材城等为主体的生产市场群。2006年,继续加大各类市场建设力度,促进专业市场建设和形成。新潮装饰材料城,年内投资4000多万元辟建陶瓷大厦营业面积2万多平方米,3月份开始动工兴建已全部建成投产。陶瓷大厦的建成引进许多南方的名优厂家和名优产品,加大了新潮在东三省的辐射范围,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汽配城重新规划大庆未来城,计划两年建成。占地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主要有汽车信息服务大厦、百货超市、住宅、汽车影院、地下车库等,年内已部分开工建设。
【推进新兴业态加快发展】2006年全区共有专业店 1060家、超市137家、便民店1048家、专卖店631家,年营业收入达36亿元,从业人员8240人,其中年销售额50万元—500万元的企业有 101家。新兴业态以其独特的优势,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为了发展社区服务业,经和立新超市联系,立新超市拟在龙岗、龙南、乘风、乘新、东湖等地建立超市,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现已签约7 家,开业3家,东湖超市 16000平方米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民营超市。
【消除商贸企业安全隐患】为切实做好2006年春夏季防火安全工作,按照主管部门的具体部署,组织相关部门对商贸及民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了大庆商厦、新天问、建材城、汽配城等企业,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了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未制定应急疏散预案等11个问题,其中七个问题在自查中就地进行了整改,四个问题在集中整顿中得到改正,并对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治理商业贿赂】年初以来,按照区纪检委的具体部署,重点围绕商贸流通、医药购销等领域开展商业贿赂治理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按照市主管部门及区纪检委的具体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狠抓了商贸流通领域的治理工作。为了把商贸行业的情况摸清、摸实,及时发现和纠正商贸企业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重点对商厦、商贸、医药商城、让胡路大药房、新天问等商业企业进行了走访、座谈,全区对商贸系统商业贿赂控制得比较严,未发现购、销及药品渠道中的商业贿赂现象。
【治乱减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06年全区企业治乱减负工作在市减负办和区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保障治乱减负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是设立企业负担监测点。为了更好监督执收部门的执法以及其他部门的违法行为,根据市减负办的要求,在金土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远方助剂厂等企业设立了多个企业负担监测点,企业指派专人担任企业负担监督员,让企业自己随时监督政府部门的执法情况。区减负办除为监测点建立企业负担监督档案,随时与监测点保持联系外,还设立了治乱减负专用电子邮箱对外公布,与企业和监测点及时反馈信息,同时加快了新法规、新政策等信息的传达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涉及乱收费、乱摊派、等其他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网上公布,通过对企业进行不定期的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执收部门进行监督。三是召开座谈会。不定期召开执收部门和重点企业座谈会,使企业能面对面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反映给执法部门,执法部门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大大方便了工作。
【加大扶持力度】根据省中小企业局文件精神,年内为金土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庆石油新科庆联防腐有限公司申报贷款贴息,两家企业贷款4150万元,申报贴息各40万元,相关材料已上报,待省中小企业局、财政厅审批。
落实扶持政策。积极为企业争取奖励政策,为区1家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2家企业获得省名牌产品、8家企业通过ISO认证、9种农产品获得绿色产品证书、6种农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证书申报市级奖励。
【领导组织】
局 长:李旭东
副局长:李志文 孙凤启
(安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