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汽车公司西区分公司
公共汽车公司西区分公司
公共汽车公司西区分公司
【基本情况】西区分公司下辖六个车队、七个党支部,其中五、十八车队为大客队、八车队为专线车队、十三、十六车队为中巴队。机关下设六个办公室和一个稽查队,分公司办公室、经营办、安全办、生产办、服务办、技术办。分公司共有党员103 人(有偿解除合同的21人),团员71人,青工504人。共有管理人员57人,其中车队管理人员24人。
年内分公司现有员工1112人,其中全民职工240人,集体职工99人,市场化用工167人,市政指标2人,再就业170 人,外雇377人。共有车辆552台,公务车9台,营运车辆488台(其中单客286台,大巴20台,中巴182台),其他55台(闲置19台,以报废35台,外借1台)。现有营运线路16条,主要分布在让胡路站、大庆站、商贸站、远望站、六厂站、大同站等六个始发站发车;线路中大客线路5条,分别是2、202、36、34、19路;中巴线路11条,分别是355、356、357、3、16、113、316、103、31、38、26路。平均13运行 324个台班,2387个车次,547264万公里,日运送乘客近15万人次,主要担负大庆市西城区的线路运营并负责40个单位的 204个专线通勤任务。
【概述】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在公司党委和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分公司上下认真贯彻《二次创业指导纲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抬高起点,全面落实公司七届三次职代会各项战略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体员工戮力同心,不断推进企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年内十八车队被管理局授予“安全生产一星级车队”;五车队被管理局授予“安全生产二星级车队”、评为局“基层样板车队”被公司授予金牌车队;分公司党委被公司评为“模范党委”机关支部,五车队、十三车队、十八车队党支部被公司评为“标准化党支部”; 202路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线路”、“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线路”;五车队团支部获局“五四红旗团支部”、车队获局“模范职工小家”;分公司在公共汽车公司“运动健康和谐公交”员工运动会上获团体第一名;分公司被评为局设备管理先进基层单位;分公司团委被公司评为“五四红旗团委”、分公司被公司评为“宣传思想企业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经营收入实现新增长】2006年受建桥和修路影响,分公司有11条线路临时调整了走向,两级管理人员临场协调指挥,司乘人员加班加点辛勤工作,确保了全网运行秩序正常。根据效益水平科学调整车次安排、合理增减运力,线路公里同比降低5.4%。大力推行车队目标责任制,实行零售票超定额100%提成,充分调动了车队、司乘人员的营收积极性。合理调节运力配备,优化车辆承担专线任务,专线任务同比增加28个。全年分公司实现自主收入5815万元,同比增收1515万元,大幅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成本节余指标。在实现企业效益攀升的同时,切实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全员人均奖金收入同比增长13%。
【线网布局实现新优化】年内根据公司总体部署,对26路、 316路实行大客化管理,无人售票线网进一步扩充。新开通31路,恢复开通103路,线网覆盖面进一步提高。38路、113路、 327路实行整体换型,运力与动量更加匹配。对355、356、357 路在会战大街路段取直,并适当削减运力,有效降低了线网重叠率,运行秩序明显好转,实现了少投入多产出。
【安全基础工作实现新发展】全年坚持开展“查隐患、抓整改、反三违、强三基”活动,落实安全长效机制,实行优秀驾驶员季度评选奖励办法,调动了驾驶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安全责任感。年内有 251名驾驶员被评为公司安全先进个人。认真坚持并积极完善干部巡检、包队包线、进站上车等制度,建立了日值班干部班前讲话、周综合整治日、月安全警示教育等制度,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日益强化,违章率实现大幅降低。五车队率先晋升为局安全生产二星队,十八车队晋升为一星队。
【运营模式实现新探索】在推行双班作业和大中巴混合运营模式,见到显著成果的基础上,年内积极探索运营管理新模式,通过对目标经营和大客化管理方式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在26路率先实行了大客线路完全成本核算,达到了扬长避短、增收节支的目的。通过大胆探索、实践,在线路运营车辆减少28台的情况下,实现了总运营台班不变,效率水平、创效能力明显提高。
【优质服务实现新跨跃】2006年分公司突出抓好品牌车组服务质量的巩固提高,切实实行内部摘牌制度,把推动专线车组争创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使品牌车组保有量和创建率均达到年初的既定目标。积极开展“六比六赛六提升”活动,调动司乘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开展特色服务,发挥优秀员工示范引领作用,使服务更加丰富,服务水平稳中有升。刘春影、刘笛等6名司乘人员被授予“公交形象大使”称号。十三车队获评公司唯一品牌车队。
【设备保养实现新改善】年内深化改革管理体制,着重强化技术办指导、服务、监督、考核的职能作用,突出全局性工作的管理与控制。将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车队,适度放宽材料审批和资金使用权限。作到责权利统一,使职责进一步明晰,流程更加顺畅。重点加强对超期服役车辆和目标经营车辆的管理和监控,对车辆修保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确保了车辆的修保质量。全年积极筹集资金20余万元,对车容车貌、技术状况进行了全面整修,使整体设备保养水平大幅提升。张安娜、杨贵歧所驾驶的车辆分别被管理局授予红旗设备标杆和红旗设备。
【节约降耗实现新突破】2006年调整油料考核办法,分别核定调空、实载油耗定额,实行节余梯次奖励标准,加大超油考核比例,激励驾驶员提高节油技能,全年累计节约燃油50吨。改革材料管理办法,将控制中心下移至车队,通过综合调控使用,在小修公里材料费定额同比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节支 3.6万元。抽调高水平人员切实开展修旧利废工作,修复利用各类总成763件,累计折合价值30.6万元。
【全员素质实现新提升】根据操作人员素质和岗位技能的差异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展分级培训,渐次提高全员能力素质,年内在局第三届职工技术运动会上刘英、鲁红梅、白淑玲一举囊括汽车客运乘务员项目前3名,王健、韩连文等8人在公司技能大赛中获奖,张亚林、赵德军、刘显东、王华东晋升为工人技师。切实加强转岗培训的组织工作,对转岗人员限定培训时限,加大考核力度,全年转岗101人,为分公司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制度建设实现新创新】根据实践经验,集中力量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更加全面、客观,可操作性明显增强。绩效管理的开展,使管理人员牢固树立了“员工的业绩就是管理者的业绩;各级管理者是员工责任的最终承担者;不断提高和改善下属的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是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等观念。“收入靠贡献、奖惩凭业绩”的意识在广大员工中逐步形成。
【环境整治实现新改观】2006年通过公司支持、分公司自筹,共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先后完成了车库防水、外立面维修,厂区大门改建,人行通路重新铺装以及检查站遮荫防雨篷、自行车篷的建设。结合车库设施改善,以“安全行车三十行”、“禁令标志人人详”、“安全警语人人晓”为主题,进一步完善了各库区安全文化器物层建设。改建后厂区面貌焕然一新,功能设施健全完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提档升级。
【基层建设实现新目标】2006年,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基层队建设实施纲要,努力提高基层队班子、员工队伍建设水平。全力推进班组建设,发挥班组长的桥梁作用,扎实开展“五比五赛”活动,班组间比学赶帮氛围日渐浓厚,集体荣誉感日益增强。 202路获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线路荣誉称号;五车队获局先进集体标兵、基层建设标杆队和公司标杆队殊荣;五车队、十八车队获评基层建设一级队。
【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新进步】认真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通过规范工作程序,改进工作方式,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成果得以巩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着重抓好典型的培养选树,在以韩桂芳、康凯为代表的老典型实现新发展的同时,以张乐、张安娜为代表的新典型不断涌现,推动了各项工作良性发展。
【领导组织】
经 理:朱 寰
党委书记:焦儒庆
副经理:蒋奉明 郭爱义 侯兴军 张喜春 王 曼
工会主席:李树清
(曹连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