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小学
新华小学
新华小学
【概述】新华小学是让胡路区属的一所农村小学,位于喇嘛甸镇中心,建校于一九五九年。学校占地面积10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操场面积约 10000平方米。有综合教学楼一栋,2006年有学生866人,其中男生436人,女生430 人。共17个教学班。教职工51人,其中男12人,女39人。平均年龄37岁。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 8人,大专32人,中专11人,小教高级教师31人,小学特级高级教师 3人,小教一级17人。2006年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德育为重点,教学为中心,信息技术为载体,确立“创特色、有品味、创品牌”的办学思路,充分发展学生潜能,努力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深化课题研究,促进师生的良性发展,努力“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求发展;强化管理,激活机制创特色”,提升学校品位。全面完成了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2006年 3月被评为大庆市安全工作先进集体;4月被评为大庆市青少年“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5月被评为大庆市优秀教研组;6月被评为区先进党组织;9月被评为区教学成绩优秀学校;区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学校。11月被评为大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标兵。12月被评为大庆市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先进单位、大庆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大庆市实验教学工作先进集体。
【加强教育,提高教师素质】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坚持每周召开行政例会,加强班子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形成目标一致、团结向上的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增强“三个意识”,一是目标意识:以总体目标协调各项任务,明确组织分工,每个成员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使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二是协商意识:发扬民主,使误会、矛盾、隔阂清除化解。三是激励意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班子每个成员的特长和优势,各负其责,各显其能,各展所长。学校班子形成了勤政、廉洁、务实的作风。
二是加强学习、明确工作任务。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折不扣落实新课程计划,实施素质教育。
把教师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师德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争取家长、社会对教育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形成文明校风】2006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绿化,美化校园,改善育人环境。办好学校橱窗宣传学校特色,各个班每月出一期黑板报,促进、激发了学生的良好习惯。
深入开展德育教研,贯彻落实德育管理制度,完善德育教育的网络,层层落实参与。每周一进行升国旗例会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导主任每天巡堂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大队辅导员抓好每天行为规范检查;每个班级本学期上了 8次专题班会课。以“八荣八耻”为依托,制定了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
抓好常规检查,为了落实各项常规工作,大队辅导员与教导主任每天对课前纪律、教室卫生等进行巡查。抓好大队委、中队委、队岗佩戴标志工作。队岗每天按评分标准评分公布,让教师学生及时了解,起着镜子作用。加强学生自治,自主的训练,培养队员的能力,加强队干的监督管理,使学校纪律严明,排队有序。
加强“主题班会”重要教育手段的研究。本学期重点抓了以主题教育:①纪律教育:“勤学守纪,多动脑”。②集体主义教育:“美化校园,多出力”。③人格教育:“诚实节俭,勤读书”。④礼貌教育:“礼貌待人,心灵美”。⑤环保教育:“爱护环境,齐动手”等。
抓好德育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评价工作。学校每月听年级组长工作汇报一次,组织教师座谈,听课、参与班队教育活动,开展文明班评比等促进班级工作。
加强少先队硬件建设,优化少先队阵地。继续加大队室的建设力度,加强队室规范化管理,使队室成为学校的窗口。办好黑板报、橱窗和红领巾广播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好红领巾实验基地,为队员创造社会实践活动场所,确保活动次数及活动质量。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本学年,通过扎实的课堂教学,全面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推进素质教育,走进新课程,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继续完善和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和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积极组织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深入开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的实践活动,努力使教育质量上新台阶。成功承办了全区教学工作现场会活动,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健全落实各项制度和工作。坚持巡堂检查制度:行政领导坚持轮值巡堂,每天一至二次,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及时解决问题。
备课批改集中检查制度:本学期分别在期中和期末进行两次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检查,总评达良好以上。
随堂听课制度:行政组成员,坚持下班级随堂听课,对语、数、英、社、自、音、体、美等科教师的课。听课后及时进行了评课。促进了老师对教材理解、把握能力和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
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围绕新课程改革,通过教师自学、讨论、写心得体会、外出培训、回校作专题汇报等形式,使全校教师在各种学术研讨中吸收、消化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逐步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本学年,在新课程理念方面重点研讨了四项内容: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落实;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得以体现;如何创设有效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加强课改背景下教学评价的研究。建立教师评、同学评、家长评、学生自评等多向评价机制,用鼓励、赞赏、表扬的方法来激励学生。教导处、各个教研组及全体教师围绕上述四个重点展开对新课程理念的实践研究,并在各级比赛中多次获得了优异成绩。
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把“十字方针”作为学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的重大举措,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重点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全面提高智育工作的水平。加深对课堂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阵地的认识,做到教学研究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而展开,探索合理的备课方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二是课堂教学中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目标明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法指导,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面向全体,实施差异教育,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合理安排时间,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 1小时的课外活动。教导处每月有针对性地进行“六认真”检查,确保上好每一门学科。
三是注重教学反思,组织听课,积极开展活动。每位教师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阅览室每天开放;每位教师写教学反思;政治、业务学习写学习体会;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随堂课;行政组成员带头上课、听随堂课。
四是加强英语、科学、音美、体育等综合学科的教学与研究。重点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水平,课堂上师生尽可能用英语对话;学校运动队坚持训练,学生体质得到了锻炼。
【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确立科研先导意识。以课程改革为切入口,以发展和创新为动力,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教师每学期上交教育随笔不少于一篇,教案反思案例不少于2/3篇,学期末进行考核与评比。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本学期,继续进行学校“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工作。市级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目前已经进入了实验深化阶段。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个案研究的相关知识,做好个案研究,撰写个案分析。学校进行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
【领导组织】
校 长:陈淑艳
副校长:刘力勇 刘 佳 郭福利
(陈淑艳 郭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