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百家作文指导杂志

百家作文指导杂志

百家作文指导杂志



  【力主创新,全面改版】《百家作文指导》自1987年创刊以来,在开本上和页码上几乎没有做过大的调整,虽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但由于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市场的快速变化,《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新一轮课改的铺开,原有的编辑体系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了。为适应要求,转变形象,大胆创新,2006年经过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杂志社全体会议讨论,在广泛征求专家、教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对小学两本刊物在开本上、栏目上全面加以改造。由过去标准的16开本改为目前比较流行的16开本,页码由32页增加到40页,并开辟了一套更加适合目前中小学教学的栏目的体系。
  这两个编辑部在编辑过程中不断地对刊物进行改进、丰富和提高,刊物日趋完善。改版后的刊物内容清新,形式活泼,受到读者的好评。在小学版改版成功的基础上对明年的初中版栏目、内容改版工作做了部署,年内新编的第一期初中版刊物已基本完成。
  在对杂志进行全面改版的同时,对刊物的编校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力争把差错率降到最低水平。对印刷质量、印刷周期实行有效监督,保证在规定时间内送到指定地点。全年各版各期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探求新路,扩大发行】1、 根据形势变化调整营销方式。当前报刊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市场的变化也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旧有的销售方法已远远不适应了,那种好货不愁卖的想法早已不适应今天的大气候。2006年适时调整经营方针和策略,变大规模、粗放式的营销方式为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突破。
  年内把发行重点放在黑龙江、新疆、河南几个省的市级邮局上来。在各省中,又选择了几个重点城市开展工作。黑龙江省有双鸭山、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虎林、肇东、呼兰、双城、阿城等城市。新疆的乌鲁木齐、石河子、阿克苏等市。杂志社分几路人员集中某一个城市的工作,使发行工作做大,做深,做扎实,做出成果。
  2、 组织活动促进营销。以活动促营销,是杂志社在发行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新的发行途径。已经连续两年与双鸭山市邮局合作,开展征文大赛活动。邮局联合团市委、教育局等部门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杂志社参与评比、表彰、文章的发表和提供一部分资金的支持。两次大赛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好。把同双鸭山市的合作经验推广到其他几个城市,比如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也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现在还在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完善,不断推广。
  3、 与重点报刊互换广告宣传征订。广告宣传是杂志发行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在作广告上既要考虑投入,又要考虑宣传效果。2006年采取了与全国重点报刊交换广告的作法。先后同《英语周报》《英语报》《语文报》《小学生学习报》等发行量大,影响广的报刊取得联系,互相交换广告。既降低了广告成本,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扩大受众范围。为了让更多的读者知道和了解《百家作文指导》,2006年在报刊征订期加大了宣传力度,印刷宣传单10.6万份。宣传样刊 6万份。通过邮局系统直接散发到各地中小学校。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5、 注重捕捉信息,工作做到会议上。为了随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加强同有关各方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后马上采取相应的行动。随着发行工作难度的加大,邮局作为发行主渠道地位越来越重要。杂志社同省市邮局发行部门建立联系,力争在第一时间掌握重点信息。三月,获悉黑龙江省邮局召开全省发行工作经验交流会,各市主管局长参加会议。杂志社马上做出部署,安排重要人员参加会议,了解会议内容,联系各地发行负责人,建立感情,宣传杂志,动员征订。 5月,省邮局在牡丹江召开全省发行工作会议,又及时派人参加会议并在会议上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工作已经与全省市级以上邮发局行负责人建立了比较密切的联系,这些活动对宣传征订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湖北报刊集团主办的《特别关注》是份发行量大、影响大的社会刊物,为了学习他们的好经验,杂志社借他们召开各地邮局局长会议的机会,以邮局参会人员的身份同邮局人员一起参加会议,通过会议了解到了他们的一些发行经验,对本刊的发行工作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6、 组织征文大赛鼓励读者订阅。为了稳定读者,鼓励读者订阅杂志,2006年举办了全国第四届百家杯征文大赛,收到全国各地大量来稿,从中评选出 500多篇获奖作品和26所先进学校。对于获奖个人和单位颁发奖证进行表彰,并在杂志上公布。这一活动对于宣传杂志,扩大影响,稳定读者起到了积极作用。
  【开辟经营领域,实行多条腿走路】2006年转变经营观念,发挥自身的优势,实行多脚走路,开辟新的经营领域。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1、 组织开办作文辅导班。年内暑期举办了一期作文辅导班,由杂志社编辑讲课。开办之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有关报纸上刊登广告,印刷宣传单到各学校进行宣传,还掌握了各校开家长会的时间,等候在学校门口向家长做宣传。虽然做了很多宣传工作。出了不少力,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招生人数并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社会上办班太多,而本刊是初举办,知名度不高,缺乏社会影响力;二是具体操作还不到位,宣传面、宣传对象还不够准确,同时还缺少新的宣传方式;三是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办班的时间正是中小学放暑假。许多学校都自己单独办班,在时间上发生冲突;四是区内正在修路,道路交通不通畅,给学生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些因素都对招生工作产生了影响。虽然如此,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 开展广告业务,扩大杂志收入。2006年尝试开发广告市场,通过广告为杂志社创收。但是作为广告载体的中小学报刊与其他社会刊物相比有较大的局限性。商家不愿意向这个方向投入广告。但是,在与有关城市合作发行杂志时发现,面向特定的地区、特定的人群承担和发布广告还是有一定市场,杂志社将进一步扩展这一资源。
  3、 开发课题研究,拉长产业链。课题研究是促进发行的附加产品。2006年向全国中语会申请了一个课题一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想法是以杂志带动课题,以课题促进杂志,利用课题来团结中语界的老师,发展实验学校,促进杂志的发行;利用课题来组织会议,组织评奖,同时也为杂志社创收。
  【精打细算,严格管理】2006年精打细算,厉行节约,严格内控,尽最大努力减少支出。
  1、 在降低杂志成本上下功夫。邮寄费是杂志社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杂志的邮寄费约占12—16%。怎样才能在邮寄费上降低成本?这一直是重点考虑的问题。在考察了多种邮发渠道后选择了佳吉快运作为试点。试行一段时间后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它的网络不够健全,服务不够完善,除邮局主渠道外其他邮发渠道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对读者负责,依然选择了邮局邮寄。
  2、 在刊物各个流程中挖潜。为了控制成本,在刊物运行的各个流程上充分挖潜。能节约的则节约。在发片制版方面,经过考察比较,调换厂家,选择质量有保证,价格又低的厂家为合作伙伴,节约了部分资金。
  3、 严格控制差旅费,招待费和交通费的使用。旅差费是杂志社一项较大的开支。年内实行严格审批,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出差。有些会议、活动能不去的就不去。除正常发行活动外,只有一人次跨省出差。对于招待费,尽最大努力压缩开支。在交通车费的使用上做出明确规定,在哪个区间,在什么情况下,乘坐什么车辆,都作出要求。
  4、 严格控制车辆的使用。杂志社车辆归口管理后,在车辆的使用上精打细算、严格控制。工作人员通勤乘坐学校的大客车。能不用则不用,能用其他方式代替的就采取其他成本低的方式。比如每月的样刊,过去都是从哈尔滨办事捎回来,现在则通过邮路邮寄,需到萨尔图取刊。去时乘坐公交车,回来是单程乘坐出租车。每次比用学校车能节省近60元左右。
  5、 严格控制杂志社的福利待遇支出。过去效益好的时候,职工的待遇相对好一些,现在效益下降了,这些也随之改变,比如取消了医药费、劳保费,减少了电话费和其他的一些福利支出。
  6、 厉行节约。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尽最大努力降低成本,实现扭亏。打印纸全都是两面反复用,有的文件看完后背面打印二次利用;打印机墨盒用完后,都要重新装上碳粉使用,有的甚至进行了第三次使用。
  杂志社2006年总收入是194万元,总支出234万元,大约亏损40万左右。
  【领导组织】
  社长兼总编:王庆祥
                                     (王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