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卫生

卫生

卫生

卫生



  【概述】2006年,全区卫生工作紧紧围绕区政府年初确立的工作目标,以“团结协作、依法行政、务实进取、稳步推进、突出服务”为宗旨,强化内部约束机制,狠抓执法队伍建设;把管理和规范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市场作为工作突破口;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妥善处理了各种医疗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夯实预防保健基础,促进全区卫生工作全面提档升级。荣获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荣誉称号,顺利通过全省爱国卫生先进区的验收。被评为全市卫生系统和全区“行风建设最佳单位”,区卫生局荣获“黑龙江省社区卫生先进集体”和“市先进卫生局”荣誉称号,区卫生监督所被评为“市卫生监督工作先进单位”,区妇幼保健站被评为“市妇幼工作先进单位”,创造全区卫生系统历史最好成绩。
  【指标完成情况】2006年,卫生监督所共办理卫生许可1734个,建立完善监督档案1404个。食品医疗卫生监督检测频次达12000余次,超过上年全年8460次的43%,主城区监督基本达到全覆盖。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促进了餐饮从业人员和妇幼保健人员卫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区疾控中心全年进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22000余人次,比去年全年多 5500余人次;办理健康证21533个,完成预算外收入126万元,超额完成年度财政预算(80万)的 58%。妇幼保健站完成了3747名儿童的入托体检和1717名托幼教师健康体检工作,体检费收入36.8万元,超额完成全年计划(28.6万元)的28.6%。
  【选准突破口,加强执法队伍建设】2006年经过认真调研,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把管理和规范个体医疗机构、食品卫生市场作为工作突破口,强化内部约束机制,狠抓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监督执法水平。
  区内食品、医疗市场点多、面广。南起银浪、北到六厂、西到喇镇、东到菜库,有近3000家食品经营场所和公共场所、260 余家医疗机构,但全局仅有执法人员13名,导致监督和管理频率低,甚至出现盲点。面对这一实际情况,局领导痛下决心,眼睛向内,挖掘潜力,对卫生监督所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合理调整人员结构,把人员、车辆放在工作一线,并根据人员专业特长及区域情况成立了 4个食品卫生监督组和一个医疗机构监督组,卫生局长亲自抓,由两名业务副所长具体负责,每个监督组定点包片。由于监督管理的专业化,职责清晰、责任明确、目标具体,执法水平和监督覆盖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4 月初,组织卫生监督所全体监督员分二批参加了省举办的监督员培训班,并全部通过考试。 6月初,在全市卫生监督执法档案业务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同时强化了局机关基础工作,建立并开通的卫生局网站,年内反馈卫生信息16期,制定并出台了《病事假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及开门办公等 5项日常制度,明确了《卫生许可办证程序》、《餐饮业现场验收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呈报审核制度》等业务制度,用制度约束行为,使全局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树立了卫生局的新形象。
  【专项整治,成效显著】食品卫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也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2006年加大了对食品卫生的监管和整顿力度,先后开展了对“学校食堂、职业病、射线防护、化妆品、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食用油、末梢水、保健品”等专项检测整治活动和医疗食品的监管管理工作。 7月末,在全市豆制品专项整治活动中,区的整治工作受到检查组的好评,并做了经验交流,通过整治,区内各大超市都增加了豆制品即做即卖摊点,全面推行了放心豆腐工程。在中高考期问,由局领导带队,重点对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场所进行检查整顿,确保了高考期间全区没有出一例因食品中毒而影响考试的现象。全年先后 8次组织和参与区域内的食品卫生大检查联动行动,共下发整改通知书162份,立案行政罚款46 户,罚款金额5万余元。取缔非法经营户31户,销毁伪劣食品300余公斤,价值5000余元。强有力的监督执法,弘扬了正气,保护了合法,震慑了非法,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强化医疗机构监管】2006年在医疗机构管理上,本着扶持、规范并举的原则,对全区农村及牧场条件较差的卫生院所予以扶持和帮助,争取优惠政策,促进稳步发展。在扶持农村医疗机构上,先后组织了乡村医生拜师活动、规范卫生人员执业行为考试和免费送医送药的健康援助活动,辖区管局各医院为镇医院无偿捐赠了 4万余元药品、器械。并对12家农村卫生所进行了专业化整改,新组建了富兴物业小区卫生所。在卫生局领导的协调下,星火牧场修缮了近 280平方米的房屋,抽调喇镇医院部分医护人员成立了星火牧场卫生所,此举既分解了镇医院的人员压力,又解决了牧场群众看病难问题,从而实现了全区医疗网络无盲点。积极协调市卫生局对三个牧场无证行医的14名卫生员进行乡村医生队伍管理,解决了多年历史遗留问题,受到群众的好评。经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乡村医疗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加大对城区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借助“打非”专项整治行动,对区域内医疗机构进行地毯式监督检查,摸清底数,年内共打掉非法行医机构20家,端掉黑窝点17个,狠狠打击了非法行医的嚣张气焰。年内引进了医疗机构信息管理软件,将区域内合格的医疗机构信息全部录入微机,实行网络化管理,增加透明度。对区域内个体诊所实现“五个统一”,规范“八项制度”,实行“动态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使医疗机构管理逐渐实现正规化、法制化的管理模式。
  【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区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站建立了防疫网。在区卫生局的协调下,农村防保医生待遇得到落实,从城市到农村、到牧场,防疫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同时积极开展卫生监测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2006年共完成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监测574家,采样 2165份;完成医疗机构消毒监测35家;托幼机构消毒监测30家;对全区21个自然屯进行了水氟监测,共采水样115份;调离“五病”人员643人;完成卡介苗、脊灰、三联、麻疹、乙肝、流脑、风疹等疫苗的接种工作3万余人;开展了对 3—7岁儿童麻疹疫苗的复种工作,并对麻疹疫苗复种工作进行全程督导;发放结防、计免、禽流感、碘缺乏病等卫生知识宣传单共计5万多张,增强了全民健康意识。去年全区共发生9起食物中毒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及时、妥善处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区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明显提高。
  【积极推进其他工作】社区建设成果显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成为全国的典型。截止2006年年底,全区通过审核、验收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到62 家,覆盖率达到了97%,并荣获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荣誉称号。爱国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区爱卫办多次组织净化环境活动,两年来,共清理垃圾1174吨,清理小广告 21100余条,洁净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米,种花植树 10800株。顺利通过省爱国卫生先进区的验收,并涌现出省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13个,市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10个,其他各类先进单位41个。红十字会活动丰富多彩。组织辖区内30多家红十字会成员单位,积极参与预防艾滋病和“五·八”世界红十字日宣传活动。医疗纠纷处理得当。全年共处理医疗纠纷11 起,调节补偿款44500元,全区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
  【领导组织】
  局 长:罗明焱(2006.3月任)
  书 记:程少先
  副局长:刘 岩
                                     (于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