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医院
龙南医院
龙南医院
【概述】2006年是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化运作的第一年,通过资源、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已充分显现出整合优势。一年来,龙南医院在集团党委和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将集团“基础服务年”活动与龙南医院“医疗质量技术提高年”紧密结合,坚持走医、教、研共同发展之路,使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推进和发展。
2006年面对医疗政策发生变化,药品价格及辅助检查价格几次下调、职工增员导致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医院以“基础服务年”为契机,科学组织,周密布置,门诊量、手术次数较上年明显增加,医院的整体实力和公众形象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2006年门诊量848101人次(医院本部706434人次,社区141667人次),与上年同期的758490人次(医院本部616000 人次,社区142490人次)相比增长了11.81%;出院患者18259人次;住院手术5486人次;术前平均住院日 2.00天;药品占总收入比例48.53%,比上年降低了2.77%。实现医疗收入20895.66万元。为构建和谐大庆、服务百年油田做出贡献。
【开展“基础服务年”活动】2006年随着集团化运作后的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建立起了更加健全的油田、成员单位、社区服务中心三级网络,承担着油田建设的医疗保健任务。作为核心医院之一的龙南医院,为适应集团发展需要,找准自身服务定位,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年内认真开展“基础服务年”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服务。
首先,年初按照集团化运作所需重新理顺机构,明确职责,对原有的机关职能部门进行规范调整,成立了与集团职能相对应的十二个处室,对科护士长、门诊部、住院部人员予以调整。根据集团党委的统一要求,对财务、药局、器械、物资采购等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了岗位轮换,对全院各岗位人员按照工作职责与规范进行定岗、定编、定员,进一步完善了财务、资产、物价管理等制度。为集团化运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基础服务年”的总体战略提供了组织保证。
第二,在开展“基础服务年”活动中,实施了“ 132”服务工程,即:建立一条服务热线,实行“三个优化服务”(限时服务、选择性服务、无缝隙服务),开展两个“有效沟通”( 医患沟通、工医沟通)。
健康热线开通后,选派各专业专家轮流值班,力求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咨询服务。全年接到咨询电话5000多人次,深受患者欢迎。
为缩短服务时限,改造了门诊候诊厅,为患者准备了温馨服务椅,选派资深医生出诊,在各楼层增设了收款窗口,采取弹性工作制。医技科室作出限时承诺,限定结果报告时间,缩短了病人排队等待的时间。门诊推出无假日门诊,手术室全天候开放,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为进一步落实选择性服务,方便患者选医选护。门诊增设导诊咨询服务员,向患者介绍出诊专家、就诊注意事项等。并将门诊出诊医生情况在电子大屏幕、触摸屏、医院网页上公示,增加高年资医师出诊的比例和次数,实行首诊负责制,为患者提供了选择性服务。
为实现无缝隙服务,门诊成立了服务中心,开展预检分诊,提供平车轮椅,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病人提供全程陪检服务;增设了夜班导诊员、陪诊服务人员,全年为 1万多名病人提供全程陪检服务。完善了患者就医“绿色通道”,建立了急诊PTCA、急诊脑血管造影等“急诊绿色通道”,成功救治患者40余例。
通过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和工医关系。护理部制订了《住院服务指南》、《健康宣教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医患沟通;纪检监察处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沟通技艺培训;外科为每位患者开出了健康处方;肛肠科开展了“温馨家园”特色服务。手术室开展术前、术后访视工作;儿科以“周周心语、温馨提示牌”等方式与患者搭建沟通桥梁;干部病房通过发放“医患联系卡”及“电话回访”的方式加强医患沟通,为病人出院后用药和康复提供指导,这种电话回访方式已在全院各病区广泛推进。
医技科室医生走进临床,及时将新开展的项目介绍到临床,并将临床反馈意见及时带回科室,构建了和谐的工医关系。
第三,在“基础服务年”活动中,机关和后勤全体管理人员积极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机关与临床科室以“一助一”方式结对子;机关科室长作为“院长代表”在门诊值班;纪检监察处通过患者意见反馈、设立行风接待日、院长信箱、每月一次召开出院患者座谈会;食堂免费为产妇提供“月子餐”等创新服务方式,形成全院共同为患者服务的局面。
在创建节约型医院中做到:医疗护理靠工作量多收入一点,药品器械公平采购节余一点,设备维修靠诚信认定控制一点,物品消耗靠减少外流截住一点,行政支出靠厉行节约节省一点,后勤保障靠合理利用少花一点,全院上下靠开源节流堵塞一点。全年水、电费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1万元;物资消耗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5万元。对医院中央空调机房的改造,节约资金近 200余万元。坚持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整改事故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在集团和管理局的多次检查中,对全院安全环保和消防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医院车队已创下“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五连贯的好成绩,年内荣获管理局“星级车队”。
预防保健科预防接种告知率达到100%,全年共接种各类疫苗 15610人次,平均每天56人次。辖区内建卡建证率100%,五苗覆盖率100%,卡证相符率100%,有效地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生。
社区服务工作中全面推行“ 33221”工程及落实“七个一”服务,全面开展创建样板中心(站)活动。积极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走进社区,深入家庭,入户访视,入户宣教。全年共入户走访30818户,发放医患联系卡24635张,建立家庭健康档案61279份,慢性病管理 1744人,双向转诊470人,健康讲座90余场,发放健康宣传单16500余张。 7月份在集团“基础服务年”典型经验交流会上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大会上作为典型经验进行交流,2006年底远望社区服务中心被评为“集团样板中心”,明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被评为“集团样板站”。
【规范医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随着医疗形势发生的变化以及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龙南医院在引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109种疾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病人消费合理。在2006年两次中国医院院长高层论坛上作了专题介绍,引起了较大反响。“临床路径”的实施,受到了国内专家的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人民网和卫生部《健康报》的记者先后对此进行报道。省内外多家医院来院参观、学习,同时受到了省卫生厅领导的肯定。
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医院管理督导检查组对医院各项工作的检查指导、依据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每季度进行的质量内审、院行政查房等方式,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继续实施医疗十三项核心制度,实行贵重药品使用审批制度,临床药师指导制度,药品首位排名淘汰制度,收费阳光工程等方式约束不正常检查及用药行为。通过观看医德医风警示教育片、开展专题大讨论,遏制“大处方”、“开方提成”、“收受红包”等不良行为,使一切医疗服务活动规范化、标准化。从7月份开始的行风接待日共接待患者200多人次,患者平均满意率达96.43%,收到表扬信126封,锦旗89面。医务人员拒收礼金 4.23万元,先后有68名医务人员把患者送的红包2.O2万元作为患者的“红色押金”退还病人。从2006年10月份开始医院每月对优质服务人员予以奖励,调动了医护人员优质服务的积极性。
2006年 6月份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医疗安全大讨论。从如何加强科室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与规范,加强医务人员责任心入手,查找差距、突出重点、切实整改。作到医院对病人病情心中有数,保证诊疗服务质量。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必须进行术前全院会诊,由相关专业科室的专家共同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充分利用集团疑难病会诊中心成立后的优势,疑难的危重病人及时请求人会诊,切实提升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2006年医院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于 4月份召开了“医疗新技术新闻发布会”,从全院正在开展的40项技术中,选出10项作为重点推进。2006年消化内科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130例;循环内科开展 PTCA210例,其中急诊PTCA24例;神经内科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动静脉联合溶栓及内支架的应用 147例;骨外科开展1INK人工关节置换术47例,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应用及椎间夯实植骨治疗腰椎不稳定性疾病 135例;耳鼻喉科开展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258例;物理诊断科开展超声引导下介入活检术119例;放射科完成介入诊断治疗手术193例;检验科PCR实验室的建立填补了院基因扩增的空白,已面向临床开展乙肝表面抗原DNA的测定;心胸外科完成了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以及瓣膜置换术1例,成功完成省内首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全弓置换手术”;皮肤科新引进激光治疗仪,对于治疗血管性疾病、色素性疾病效果较好,患者量逐步上升,平均日门诊量100人次以上;“64排螺旋 CT”的自投入使用以来,已完成2000余例患者的心脑血管检查。新技术的开展与应用,打造了医院的品牌,2006年神经外科被评为全市“十大魅力团队”之一。
年内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龙南医院购置了一批新设备:循环内科的主动脉球囊反搏泵,肾内科的血液透析复用机、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机,脑外科神经导航仪,眼科的超声乳化仪,光学像干断层扫描仪(OCT),手术室的 C型臂X光机,皮肤科的激光治疗仪,病理科的液基细胞薄片制片系统,儿科、急诊科的呼吸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新技术的开展和推广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锻炼了一支作风过硬的医护队伍。2006年5月27日晚医院接到集团紧急通知,赶赴内蒙古呼伦贝尔前线,在半个小时内抽调了一支由2名医生、8名护士、1名检验技师组成的临时医疗队,克服了气候环境恶劣、工作环境差等不利因素,经过七天的奋战使食物中毒的工人们痊愈出院,圆满地完成了集团交给的任务,得到了管理局领导及集团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表扬。在7月25日和8月14日发生的喇化和炼化公司重大爆炸事故中,医院 120急救中心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院党政领导亲临一线指挥抢救,及时启动了突发事件红色紧急预案,急诊急救网络紧急启动,迅速组织梯队式医疗救治组织,确保伤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好的救治。经过全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均已康复。再一次验证了龙南医院是一支拉得出、打的赢,经得起考验的队伍。“十·一”前夕,炼化公司领导班子来院进行慰问,对医护人员予以很高的评价与赞扬。 120急诊急救2006年底参加大庆市卫生局、大庆市120急救中心组织的“院前急诊急球演练比赛”获得第一名。
【医教研一体化推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做好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坚持走医教研一体化共同发展之路。2006年承担卫生部科研项目 1项《大庆地区脑胶质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已完成让区45万人口普查工作,得出了大庆地区脑肿瘤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结论。完成省自然基金协作项目2项;省卫生厅科技项目1项;局重点项目3项(包括微创介入技术10个子项目,申请到局拨科研经费150万元);局备案项目 4项;集团级科研项目立项33项。分别与北京协和医大、阜外医院协作科研项目“胰腺癌高危模型的再评估与蛋白组学及甲基化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全国高血压患者健康行动”正在顺利进行中,已完成了大部分调查问卷。《新型中药栓塞剂介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实验研究》,经过栓塞剂制备、细菌热源检验、动物实验取得重大突破,现已结题,该项成果国内外均无报道,已经申请专利。
自2001年开始,承担齐齐哈尔医学院护理大专班临床课教学及毕业实习工作,2005年 1月份经省政府批准为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医院由专科教学转为本科教学。现有 200余名本科学生,还承接了哈医大、牡丹江医学院、佳木斯大学、大庆医专实习学生 730余人。医院从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机构、充实师资力量、依托技术优势、抓好特色教学、因材施教、培养实用型人才等方面入手,基本实现了医生从手术台走上讲台的真正转变。有 8名任课教师被齐齐哈尔医学院聘为教授。随着油田总医院集团的成立和不断发展壮大,整合后丰富的资源优势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年内又重新调整了内外妇儿等15个教研室,重新任命了71名教师,将15名教学秘书确定为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全脱产带学生。设立教学督导组,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授课教师待遇,将授课教师授课情况与专业人员业务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相结合,完善各项教学及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参加全国高等院校教学水平评估的迎评工作。
在人才培养上,采取自主培养和外来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全年有 7人考取委培硕士研究生,医院引进了11名硕士研究生,有两名博士后已出站。年内医院有硕博研究生84人。全年参加全国各类短期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议90人次;派往天津、北京、上海、华西等国内先进医院进修学习40余人;接收“金桥工程”、支边帮扶进修人员80人次。邀请省内、国内、国际知名专家来院讲学12次。还邀请了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院长杨威荣教授来院讲座,为医院的服务创新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完成了 142名大庆医专教授、副教授和讲师选聘工作。申报吉大MPH导师1 人,吉大临床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2006年有 13人晋升副高职,5人晋升正高职。为更好发挥重点学科在医院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确定了脑外科、妇产科、烧伤整形外科、骨科、循环内科、神经内科等 6个科室为医院重点发展学科。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论文73篇,论著18部。
10月份在全院范围内举行了“基础杯”职工技术运动会,考核内容涵盖医疗、护理、医技、药剂、收款、驾驶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评选出了医院“十大岗位技术能手”、“二十知识型职工”、“一个学习型组织”和“二个学习型班组”。
医教研的共同发展,为职工发展提供了事业平台,为龙南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障】2006年进一步加强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医疗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同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抓教育、抓监督、抓责任、抓典型、抓效果,通过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规范廉洁行医及服务行为,使医德医风得到好转。
医疗服务过程中,把“心系患者、诚信服务”,作为龙南医院特有的文化,提倡亲情式、宾馆式服务,从根本上改变服务方式及理念,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典型。神经外科翟秀伟主任、妇产科杜绍敏主任、骨外科隋福革主任、耳鼻喉科王芳主任、烧伤整形科护士长刘子琦、护士李亮、国立等为患者服务的感人事迹令人敬佩。
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举办了“我心中的荣辱观”主题演讲比赛,活跃了医院文化氛围,提高了广大职工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建立文化长廊、创建星级车队、免费救治“狼人”等,展示了龙南医院“心系患者,诚信服务”的特色文化。神经内科两位专家应邀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使医院品牌和集团品牌进一步提升。节目播出后,接待外地就医患者62人,电话咨询300余人次。
积极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进一步确立医院理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充实了《医院文化手册》。加强宣传工作,弘扬主旋律,面向社会大力推出优势技术、特色专科、知名专家和先进设备。2006年在市电视台《健康大庆》和局有线电视台《健康之路》两个专题栏目中专家讲座52次;在《健康报》、《大庆晚报》、《大庆油田报》等报刊上发表医院有关信息 200余篇。积极发挥党政工团的作用,2006年预备党员转正17名,发展新党员16名,积极分子 162名。加强“四好班子”创建工作和基层队伍建设,为实现医院总体战略目标提供思想保证。
【领导组织】
院 长:李海华
党委书记:宋连喜
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郑国贤
副 院 长:李秋波 周 仁 佘雅钧
总会计师:陈定吉
院长助理:刘念军 吉庆德
(任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