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炼化分公司
大庆炼化分公司
大庆炼化分公司
【概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是隶属于中国石油的地区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是2000年10月18日由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和林源石化公司合并重组而成。2006年 2月27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林源炼化油厂资产进行托管。截至2006年底,企业占地21平方公里。在岗员工 11000人,平均年龄37岁。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员工总数的32%,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员工总数的 1%,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管理人员总数的52%,还有3名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1名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公司设15个机关处室,8个直属单位和18个专业厂(公司)。企业固定资产原值130亿元,名列黑龙江省十大企业之一。2006年销售收入达到230多亿元,拥有主体生产装置30套,具有 600万吨/年原油一、二次配套加工能力和20万吨/年润滑油,10万吨/年石蜡,10万吨/年聚丙烯酰胺, 3万吨/年腈纶以及亚洲单套最大的30万吨/年聚丙烯和800吨/年精纺针织绒(以48Nm计)、400吨/年粗纺针织绒,2000吨/年pp—bcf长丝, 130万平方米/年丙纶机织提花地毯,部分产品生产规模和装置水平达世界水平。可生产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石蜡、丙烷、丙烯、腈纶、聚丙烯酰胺、聚丙烯、羊绒、地毯等24个品种 217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是集炼油、化工、化纤、轻纺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石油化工企业。公司通过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等三个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国家“重合同守信用”先进企业、省“民主管理先进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奖”等30多项荣誉,被中企联、中企协授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200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一)大庆炼化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全年加工原油520.22万吨,较上年减少46万吨。生产汽油 143.94万吨,柴油170.67万吨,润滑油基础油12.54万吨,腈纶 1.35万吨,聚丙烯酰胺8.86万吨,同比增加0.99万吨,聚丙烯24.18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轻质油收率64.46%,比计划高0.96个百分点;可比综合商品率91.26%,比计划高0.32个百分点;柴汽比 1.19,与计划持平;综合损失率0.81%,比计划降低0.24个百分点;炼油综合能耗96.45千克标油/吨,比计划降低0.55个单位。实现销售收入 22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税费8.75亿元,炼油现金单位加工费127.38元/吨,化工现金单位加工费2385元/吨,实现账面利润—18.45亿元,其中炼油亏损21.26亿元,化工盈利2.81亿元,按股份公司考核口径计算,实现利润5.96亿元,基本完成了股份公司下达的生产经营指标。
(二)林源炼油厂生产经营任务完成情况:全年生产各种化工产品 5.378万吨,其中生产溶剂油3.23万吨,白油2万吨,乙腈1097吨,各类助剂 249吨;生产绒线253吨,染色81吨,长丝1196吨,地毯33.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 8.9万平方米;毛纺三期工程竣工投产,干气制乙苯装置顺利实现中交,林源生活区改造项目基本完成。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7亿元,比上年增长2%;实现账面利润606万元,是考核指标的3.7倍,超额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
【企业重组工作】2006年 2月2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决定大庆炼化公司与林源炼油厂进行重组整合,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大庆炼化公司对林源炼油厂进行托管。公司按照“尊重历史现状、尊重客观实际,有利平衡过渡、有利专业化管理,保证队伍稳定、保证安全生产”的“两尊重、两有利、两保证”的整合原则,将两个企业的管理机构合二为一。整合运行后,21个机关处室合并为15个,既有利对生产经营的管理,也有利于对生活区的管理;将两个企业人员合二为一,两个企业的员工一桌吃饭、一层办公、一车上下班,员工队伍呈现出“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的良好氛围;同时,将两个企业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合二为一,公司领导班子承担两个企业的盈亏责任,下属二级单位不分地域,承担相同的经济责任和利益。
【安全环保】大庆炼化公司在安全管理上一是突出“严”字。严格关键工序过程管理,严把检维修界面交接验收关、盲板关、化验分析关和作业票签发关,坚持做到施工作业不结束,安全监管人员不离现场;严格对承包商安全管理,增加了特别约定条款和承包商没有执行安全协议的考核条款,全年查处承包商违章违纪45 起,对69人次罚款3.3万元;认真组织修订、完善各级应急救援预案109个,开展各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386次;严格劳动纪律检查,按照《员工奖惩条例》规定,对违纪人员及生产厂、车间的党政一把手进行了严格考核,违纪率同比下降 60%。二是突出“细”字。细化安全环保管理基础工作,完成了1695名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或复审工作,真正做到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细化车辆管理,全年未发生一起车辆事故。细化岗位继续安全培训,利用班组安全活动日,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和风险识别、控制、削减措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相关安全技能的培训;细化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识别工作,共识别各级安全风险4310项,环境风险2071项,全部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三是问题整改和隐患治理突出“实”字。实施安全检查“回头看”,发现各类问题2268项,当年整改2187项,问题整改合格率96.4%。认真落实隐患治理项目,股份公司归口的5个“6.30”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公司投资的49项安全环保治理项目当年完成41项。通过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的不懈努力,全年可控污水达标率99.8%,可控废气达标率98.5%,厂界噪声达标率100%,安全处置固体废物5.29万吨,废渣处置率100%,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
【生产受控】按照股份公司《炼化企业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的要求,在制定规程中体现出“细”字。全面细化开停工规程的吹扫、贯通试压步骤。发动全员查摆操作规程体系存在的缺陷和漏洞,累计吸纳各种建议2700余项。认真组织各主体装置操作指南、开停工规程、事故处理预案、操作规定、基础操作规程、专用设备操作规程等卡片化规程的编制和修订工作。截至2006年底,有13个专业厂73套装置正式使用了新版操作规程。在执行规程中体现“认真”二字。明确了各项规程的管理责任部门,工艺卡片按照公司级、分厂级、装置级实施三级管理和公司、分厂、装置、班组四级监控,公司专业管理部门每月抽查、考核三级管理指标执行情况,有效提高了生产工作的受控,提高了操作控制精度。认真开展装置达标活动,炼油专业和二套常减压、聚丙烯等 9套炼油化工装置全面完成股份公司各项达标指标。13套装置达到公司优秀指标,其中聚丙烯、丙烯腈和丙烯酰胺等装置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降耗增效】污水回用装置年回收污水 216万吨,做到炼油污水实现全部回用,使炼油水单耗达到0.94,同比降低0.06个单位。优化用电设备运行,重点抓好大机组的平稳运行,全年累计节电750万度,增效467.97万元。加强管理,大力解决跑冒滴漏问题,节蒸汽5万吨,增效500万元。炼油一厂、二厂通过技术创新使丙烯日产达1000吨以上,年产量达到28.75万吨,比计划高1.25万吨,为化工满负荷生产提供了保障。通过能源1号网采购物资 2.26亿元,完成年度指标的103%,通过网上竞价等有效措施,节约采购资金2775.3万元。认真开展投资项目审计工作,审核工程概算核减投资268万元,审核工程结算核减 1.08亿元。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各项管理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使特殊时期的炼油单位现金加工费实现 127.38元/吨,低于调整后的预算0.32元/吨;化工单位现金加工费实现2385元/吨,比计划降低 17.5%,较好地完成了股份公司的考核指标。
【科技进步】一是化学品科研硕果累累。开展了《功能型聚合物》、《石油磺盐表面活性剂》、《腈水合酶催化技术》、《残余聚合物再利用剂》的研究,承担的股份公司级项目《油田三采用助剂的研究与开发》顺利通过验收。《高分子量抗盐聚丙烯酰胺工业化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目前,公司共有 8个项目研究成果申报了国家专利。二是新技术工业化开发进展良好。 TMP工业试验项目进展顺利,目前丙烯收率已达到 14%以上,并保证了汽油组分高辛烷值、低烯烃;柴油组分达到合同标准,两段提升管工艺的先进性逐步显现。三是技术水平持续提升。聚丙烯装置主催化剂完全实现国产化,年节约成本1800万元,生产的专用料取代了进口料。另外,与天津大学合作的新一代给电子体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集团公司专家组验收,已申报该项专利,并列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成果。聚合物二厂两条单体和聚合生产线采用自主研发抗盐聚丙烯酰胺技术进行改造后,聚合物产能又上新水平。腈纶厂开发的2.5d抗起球腈纶市场反映良好;毛纺厂提高精纺羊绒纱制成率等试验相继成功,林源牌精纺羊绒纱线被授予全国首届最具流行影响力纺织品牌称号。2006年,全公司实施技改技措项目60项,投用54项,效益型项目投资回报率达31.3%。
【企业管理】编制完成了《大庆炼化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业务活动层面涉及 104个制度,配备国标、行标及标准汇编100余种500余册,标准配备率达到100%,制定企标13项、修订产品企标 2项,复审企标31项。根据总经理授权,合同审批实现网上运行,规范合同审批程序,全年依法签订合同3103份,合同总额69.2亿元,合同审查率、合规率100%;依法处理历史遗留的各类纠纷案件20起,涉案总标的额9447.89万元,为公司避免经济损失156.5万元,办理林源遗留案件16件,清回资金 21.5万元。在股份公司标准化验收中,获得A级评价,管理更加规范化,有效地控制了风险。
【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和创建“四好班子”为载体,细化检查验收标准,努力提升领导班子和基层党建工作建设水平,全公司“好”和“比较好”的领导班子达到 90%以上。以增强素质为重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机关与基层、基层与基层的干部交流,改善了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规范了财权、物权、事权和人事权,廉洁自律、案件查处和源头治理工作均取得了新的进展。按照《大庆炼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指导纲要》,结合二次重组的实际,创新文化管理模式,认真开展“创、争、推”主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公司注重企业形象展示,通过参加中央电视台《城市之间》栏目、铁人纪念馆新馆展厅布展、T47/48列车冠名等形式,展示大庆炼化人的风采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公司科技研发部高俊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聚合物研究室荣获“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林源建安钳工五班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状”,炼油二厂王东华荣获“中央企业学习型先进个人”称号。
(任美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