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决议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决议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决议
           (1986年10月6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
  鸡西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我市今年的农业生产形势很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深入,粮菜生产战胜了多种自然灾害,夺得了好收成。多种经营生产和乡镇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扶贫工作成效很大。为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特作如下决议:
  一、要提高对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各级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逐步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良性循环,效率较高的农业生产体系,迅速提高农业生产力。
  二、加强土地管理。土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要认真贯彻《土地法》,落实各项保护耕地的政策和措施,逐步恢复和利用已经废弃的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要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既要抓现有水利工程的维修、改造、配套和管理,又要对新建的水利工程做出具体规划,抓紧实施,讲究实效,要搞好农田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的规划。为农、林、牧三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四、认真落实土地承包长期不变的政策。鼓励农民向耕地增施有机肥,本着“甩养结合”的原则,科学培肥,建立必要的培肥地力基金制度。用政策和经济手段鼓励农民养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五、发挥农业机械的田间作用。针对农民自办农机的新特点、实行多种形式并存,大中小结合,向多功能、高效益的方向发展。积极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扩大机械整地的政策和措施,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增加田间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
  六、要积极选用良种。搞好种子建设是一项工省效宏的增产措施。要抓好高产、优质、早熟,抗逆优良品种的引进与选育工作。加快种子“四化一供” (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统一供应良种)的步伐。建立科研和生产一条龙的良种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体系,加快实现种子规范化。
  七,千方百计增加农业的资金投入。要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增加农业内部的自身积累能力,全面落实以工补农的政策,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更多的资金。
  八、加强对农业基础建设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农业基础建设纳入日程,加强领导,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服务工作。要继续抓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我市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