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提高经济效益 加速地方工业发展的决议
关于大力提高经济效益 加速地方工业发展的决议
关于大力提高经济效益 加速地方工业发展的决议
(1986年2月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
鸡西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我市今年工业生产形势很好,各级政府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继续推进改革, 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狠抓技术改造, 大力发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通过开展“进档达标”活动,充分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积极消化不利因素,促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保证亍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市以煤炭生产为主体,多元结构的地方工业,将出现全面发展的新局面。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加速地方工业的发展,特作如下决议:
一、深入进行企业改革。要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认真贯彻落实“总体设计,配套改革,有主有次,分步实施”的方针,进一步推行以厂长负责制和离职经济责任审计公证制度。要改进企业内部各项经济责任制,真正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充分调动职工毕产积极性。扩大放开企业的经营范围,实行放开经营;对小型企业可实行集体经营、租赁经营和股份经营等多种形式,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把企业内部配套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二、加快生产速度。在保持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形势下,各级政府必须从战略上来认识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在组织生产中,要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截长留短,增加短线产品,加速煤炭、石墨等产品深加工,努力研制新产品,搞好新产品更新换代。开阔视野,引进入才、技术、设备和资金,搞好各种横向联合,实现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迅速提高工业生产能力。
三、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的决定,引导企业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素质。要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消耗开展升级活动。推行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强化产品监督,建立产品保证制度。要采取各种联合,生产名牌优质产品等有效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健全工厂、车间、班组三级经济核算制度,抓好原材料和能源节约,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巩固完善入手,把“进档达标”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四、搞好产品销售工作。要十分重视流通工作,完善销售系统,健全销售队伍,形成销售网络,以适应自产自销产品比重不断扩大的需要。要搞好市场预测,签订产销合同,实行以销定产。积极学习外地和总结本地经验,实行销售承包。对积压产品区别情况,积极处理,以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营水平。
五、推进技术进步。要尽快落实明年的技术改造计划,突出重点,尽快发挥效益。集中力量抓好截转、适销对路、节能和出口创汇项目,建立健全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制度,理顺技术改造的宏观与微观关
系,全局与局部关系,长远与当前关系,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关系。达到技改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技改与新产品开发、质量创优相结合;项目储备与引进相结合。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促进企业群体发展。
六、搞好企业协调。为了更好地发展工业生产,必须经常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要理顺工商之间、工农之间、城建、综合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的关系,不断解决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同时要搞好地方企业与中、省直企业的协调工作。特别是对生产同类的一般性产品,地方企业与中、省直单位要互相沟通情况,避免同时上一个产品。对中直、省直所需求的生产部件要尽量安排当地企业生产,做到肥水不外流,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七、改善企业外部条件。对企业要给政策,让利于企业,增强企业活力。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市政府申请提高折旧率。对出口创汇,技术改造,企业升级管理给予具体优惠政策。对历史包袱沉重的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
八、抓好“两个”文明建设。各级政府和企业单位要把“两个”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精神,注重培养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树立职工为四化贡献力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地进行观念变革,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推动经济建设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