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二建公司

二建公司


 
  【概况】 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组建于1979年,是市预算外全民所有制企业。组建初期,技术力量薄弱,机械设备简陋,施工能力有限。1984年前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致使企业背经济包袱高达 100万元,严重地束缚了企业的发展。1986年以来,公司认真贯彻改革、开放、搞活政策,企业发生了明显变化。1987年,全公司有职工1 000余人,固定资产由初期的 35万元,增加到 310万元;工程技术人员由初期的十余人增加到五十余人,初步形成了一支适应于承建工业、民用建筑的技术队伍;施工承受能力增强,年承受工作量由初期的 400万元,增加到千万元以上;承建工程项目由初期的单一、低层次民用建筑,发展到难度较高的各类工业、民用建筑。公司组建 9年,共承建231项单位工程,总竣工面积222 019平方米,实现建安产值5 353万元。成为全市建筑行业骨干施工企业之一。
                                     (张 北)
  【改革焕发生机】 1986年初,二建公司针对公司和工区同为企业法人,宏观失控,指挥不灵的弊端,大胆进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把两级管理、两级核算变为一级管理、两级核算,吊销了各工区的营业执照和独立帐号,使公司经理成为唯一的法人代表;同时,撤销亏损严重的一、四工区,优化组合了新的生产机构,全公司初步实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法人、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领导。从而,使原来各自为政的松散型行政体制变为集中紧密的经济实体,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1987年初,公司在所属企业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包死基数,上缴还贷,超收多留,歉收自负”的原则,公司对工区实行按利润、产值、成本降低率、合同履约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上缴费用等7项指标承包;工区对班组按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工种消耗、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 6项指标实行栋号承包,把各项指标层层分解,直接落实到每个职工头上,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完整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网络。二○一、二○三两个工区在落实承包中,大胆试行承包经营风险抵押金办法,从承包者到职工,按不同档次交纳风险抵押金,共聚集资金5万多元,用于扩大再生产,调动了承包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公司针对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非生产人员比例偏高等问题,大胆地进行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原有的13个行政科室并为11个。各工区机关重新定编、定岗、定责。各级干部实行聘任制,从而使干部队伍得以优化,推动改革和建设。1987年公司一举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当年实现利润7.8万元。
                                     (张 北)
  【提高质量夺银牌】 1986每以来,二建公司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从加强管理人手,认真制定质量升级规划和目标,健全完善各级质量保证监督体系,层层落实质量升级管理责任制,严格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在创优夺牌活动中,各工号普遍推行质量管理“三三五”制,把个人所得与质量挂起钩来,促进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出现历史性转机。1986年首次创出省级信誉工程 2项,竣工工程合格率和优良品率分别达到100%和15.3%;1987年,又创出省级优质乙级工程1项,省信誉工程3项,市优质工程2项,竣工工程合格率和优良品率分别达到100%和 82.7%。从而结束了公司组建以来无名牌的历史。从根本上扭转了质量管理落后,经济效益差,社会信誉低,常年活源不足的被动局面。1987年末,承揽工程量一举达到1 500万元,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1986、1987年创优质工程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