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公路交通
概况
【概况】 新中国建立初期,个市仅有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马车道和警备道 149.8公里,不仅数量少,而且由于多年失修失养,质量十分低劣,皆是砂石土路,全年晴雨通车里程不足20公里。建国后30多年来,全市公路建设迅速发掘,到1987年底,全市拥有公路 907.8公里,为建国初期全年通车里程的45倍。其中干线公路 164.1公里,县级公路 126.8公里,乡村公路206.6公里,专用公路 410.3公里;二级公路18.9公里,三级公路396.5公里,高级路面54.6公里,次高级路面105.5公里;有树里程469公里,已绿化里程258.5公里,晴雨通车里程630.5公里。全市拥有桥粱180座,总长3 960.8延米,其中永久性桥粱131座,3 520.2延米。全市有两条干线公路;鸡(鸡西)图(图们) 线、方 (方正)虎(虎林)线,纵横交错,有 4条县级公路,鸡(鸡西)勃(勃利)线、鸡 (鸡西)密(密山)线、鸡(鸡西) 滴(滴道)线、鸡(鸡东)古(古山子)线,贯通邻县,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经济新区的专用公路,绵长逶迤的边境公路,形成了以鸡匿市为中心向外辐射,把各矿、区、乡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公路交通网。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公路运输主要靠社会上骡马大车和人力车,汽车数量很少。50年代末,建立国营专业运输企业,集体运输和各行各业的运输发展很快。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关于国营、集体、个体三者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全市公路运输迅速发展,到 1987年底,全市拥有各种机动车辆 15 366辆,大型货车4 866辆,大型客车374辆;从事营运的大型货车有 3 175辆,14 839吨位,其中国营 1 461辆,7 058 个吨位,集体1 104辆,5 108个吨位,个体610辆,2 673个吨位,年平均运输能力达 470万吨;从事营运的大型客车107辆,其中国营89辆,4 935个座位,集体10 辆,390个座位,个体8辆,256个座位,运输市场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局面,不断发展和壮大了全市的运输能力。
(邹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