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概况 【概况】 鸡西邮电机构始建于1937年 9月。在日伪统治时期,鸡西邮电主权完全操纵在日本人手中,成了日本侵略者用以掠夺鸡西煤炭资源的工具。1946年 4月,鸡宁县政府成立,邮电事业才真正属于祖国和人民,并在“人民邮电为人民”的服务方针指导下稳步向前发展。
1952年,省邮电管理局拨给鸡西县邮电局12辆自行车,使一半投递段的投递人员从步班中解脱出来。1957年,第一部55型电传机投入使用。1960年,全市投递实现自行车化。同年,省局又调拨给鸡西邮电局1辆汽车,取代了50年代接发邮件人背肩扛、手推车、马拉车的历史。
1967年,坐落在市区中心大街的邮电大楼竣工,安装的 1 000门步进制自动交换机经验收投入使用。市中心所在地结束了手摇电话、人工接续的历史,实现了自动拨号。 3月,长途电话更新为共电式交换机,1973年载话增音机首次投入使用,保证长途电话的音质音量。1974年,该局自制的“自动取包机”投入邮政生产,改善了作业条件,提高了劳动效率,1978年获省邮电管理局颁发的学大庆科技成果奖。
1981年,沿用几十年的人工振荡器电报机全部被淘汰,全市实现电传机收发电报。1983年6月 25日,城子河区电话与市局并网通话,鸡冠区与城子河区间按长途电话接续的历史从此结束。1984年12月19 日,第一次采用TQHy—1型中文译码机,该机储有7 000余个汉字,2 000多个电报局名,每分钟自动译字600个,比人工译电报快 30倍,电报差错率下降到万分之一以下。1985年6月29日,全市最后一个人工(磁石)交话机在梨树区被淘汰,更新的500门步进制自动交换机开通使用。至此,全市五区一县市内电话均实现自动拨号。1987年,邮运汽车增至11辆,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 (边庆普)
鸡西市邮电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元)
局长 王益林
副局长 李洪义 郑长友 崔爱菊